並聯型隔振抗震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5-24 07:11:06 2
專利名稱:並聯型隔振抗震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於船舶、車輛、建築、橋梁、工程機械、各類機電設備和工程設施的隔振、抗震、緩衝、抗衝和降低結構噪聲的裝置,尤其是一種並聯型隔振抗震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鋼絲繩隔振器已廣泛應用於船舶、車輛、建築、橋梁、工程機械、各類機電設備和工程設施的隔振、抗震、緩衝、抗衝和降低結構噪聲。隨著經濟的發展,現代工程的振動與衝擊控制技術要求不斷提高,更加嚴酷的使用環境對隔振器正在提出更高的要求。組合化的隔振裝置除具有良好的隔振性能外,還具有各個方向安全可靠、穩定、使用方便等優點,是隔振器領域的發展趨勢之一。工程設備與設施在外來的振動和衝擊(如低頻多向衝擊波)幹擾下如何確保安全運行始終是工程界關注的技術難題,其技術關鍵是如何解決降低 低頻振動激勵下的響應幅值和大位移工況下的系統穩定性問題。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具有大載荷、高阻尼、耐高低溫、耐腐蝕、長壽命、抗衝擊、寬頻帶並具有多向低頻隔振、抗震、多方向穩定和結構安全可靠的並聯型隔振抗震裝置。按照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技術方案,所述並聯型隔振抗震裝置,它包括第一鋼絲繩隔振器、第二鋼絲繩隔振器、上聯接架、左下聯接架與右下聯接架;所述上聯接架包括上聯接固定板、第一上聯接安裝板與第二上聯接安裝板,在上聯接固定板上開設有上固定孔,上聯接固定板與第一上聯接安裝板一體連接,第一上聯接安裝板與第二上聯接安裝板一體連接,第二上聯接安裝板與上聯接固定板一體連接,上聯接固定板與第一上聯接安裝板之間的夾角為45°,第一上聯接安裝板與第二上聯接安裝板之間的夾角為90°,第二上聯接安裝板與上聯接固定板之間的夾角為45° ;所述第一鋼絲繩隔振器通過螺釘與第一上聯接安裝板固定,第二鋼絲繩隔振器通過螺釘與第二上聯接安裝板固定;所述左下聯接架包括左下聯接安裝板與左下聯接固定板,在左下聯接固定板上開設有下固定孔,左下聯接安裝板與左下聯接固定板一體連接,左下聯接安裝板與左下聯接固定板之間的夾角為45° ;所述第一鋼絲繩隔振器通過螺釘與左下聯接安裝板固定;所述右下聯接架包括右下聯接安裝板與右下聯接固定板,在右下聯接固定板上開設有下固定孔,右下聯接安裝板與右下聯接固定板一體連接,右下聯接安裝板與右下聯接固定板之間的夾角為45° ;所述第二鋼絲繩隔振器通過螺釘與右下聯接安裝板固定。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緊湊,合理;可實現系統多向低頻隔振、抗震、緩(抗)衝功能,提高了系統低頻隔振效果和系統在大能量衝擊工況下不同方向的安全穩定性。在重點工程領域和惡劣的外部使用環境條件下使用本實用新型的隔振緩衝裝置,可以確保滿足系統運行安全可靠、振動衝擊隔離效率高、維護成本低和使用壽命長的要求。
圖I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如圖所示該並聯型隔振抗震裝置,它包括第一鋼絲繩隔振器I、第二鋼絲繩隔振器2、上聯接架3、左下聯接架4與右下聯接架5 ;所述上聯接架3包括上聯接固定板3. I、第一上聯接安裝板3. 2與第二上聯接安裝板3. 3,在上聯接固定板3. I上開設有上固定孔3. 4,上聯接固定板3. I與第一上聯接安裝板3. 2 一體連接,第一上聯接安裝板3. 2與第二上聯接安裝板3. 3 一體連接,第二上聯接 安裝板3. 3與上聯接固定板3. I 一體連接,上聯接固定板3. I與第一上聯接安裝板3. 2之間的夾角為45°,第一上聯接安裝板3. 2與第二上聯接安裝板3. 3之間的夾角為90°,第二上聯接安裝板3. 3與上聯接固定板3. I之間的夾角為45° ;所述第一鋼絲繩隔振器I通過螺釘與第一上聯接安裝板3. 2固定,第二鋼絲繩隔振器2通過螺釘與第二上聯接安裝板3. 3固定;所述左下聯接架4包括左下聯接安裝板4. I與左下聯接固定板4. 2,在左下聯接固定板4. 2上開設有下固定孔4. 3,左下聯接安裝板4. I與左下聯接固定板4. 2 一體連接,左下聯接安裝板4. I與左下聯接固定板4. 2之間的夾角為45° ;所述第一鋼絲繩隔振器I通過螺釘與左下聯接安裝板4. I固定;所述右下聯接架5包括右下聯接安裝板5. I與右下聯接固定板5. 2,在右下聯接固定板5. 2上開設有下固定孔4. 3,右下聯接安裝板5. I與右下聯接固定板5. 2 一體連接,右下聯接安裝板5. I與右下聯接固定板5. 2之間的夾角為45° ;所述第二鋼絲繩隔振器2通過螺釘與右下聯接安裝板5. I固定。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設備通過螺紋聯接孔與上聯接架3聯接,左下聯接架4與右下聯接架5均通過螺紋下固定孔4. 3聯接至固定的地基、底座或地面上,當外界能量(如地震、爆炸衝擊、海浪或車載、艦載環境等)通過左下聯接架4與右下聯接架5輸入時,第一鋼絲繩隔振器I與第二鋼絲繩隔振器2會通過彈性變形來吸收和緩衝外界振動、衝擊,減小輸出,從而使上聯接架3上安裝的設備得到保護。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特點I、具有軟化型非線性剛度,最大動變形佔彈性體有效空間可達70%以上,動剛度隨變形增大而降低;2、幹摩擦非線性滯後阻尼,在標準規定的正常外激勵下的動力放大因子不大於3 ;3、全環境適應,耐鹽霧、黴菌、潮溼、臭氧、油脂、日照、核輻射、塵埃和各種有機溶劑的腐蝕;4、工作溫度範圍_75°C +175°C ;5、可在空間任意自由度方向上承受彈性變形,多向隔振緩衝。
權利要求1.一種並聯型隔振抗震裝置,其特徵是它包括第一鋼絲繩隔振器(I)、第二鋼絲繩隔振器(2)、上聯接架(3)、左下聯接架(4)與右下聯接架(5); 所述上聯接架(3)包括上聯接固定板(3. I)、第一上聯接安裝板(3. 2)與第二上聯接安裝板(3. 3),在上聯接固定板(3. I)上開設有上固定孔(3. 4),上聯接固定板(3. I)與第一上聯接安裝板(3. 2) 一體連接,第一上聯接安裝板(3. 2)與第二上聯接安裝板(3. 3) 一體連接,第二上聯接安裝板(3. 3)與上聯接固定板(3. I) 一體連接,上聯接固定板(3. I)與第一上聯接安裝板(3. 2)之間的夾角為45°,第一上聯接安裝板(3. 2)與第二上聯接安裝板(3. 3)之間的夾角為90°,第二上聯接安裝板(3. 3)與上聯接固定板(3. I)之間的夾角為45° ;所述第一鋼絲繩隔振器(I)通過螺釘與第一上聯接安裝板(3. 2)固定,第二鋼絲繩隔振器(2)通過螺釘與第二上聯接安裝板(3. 3)固定; 所述左下聯接架(4)包括左下聯接安裝板(4. I)與左下聯接固定板(4. 2),在左下聯接固定板(4. 2)上開設有下固定孔(4. 3),左下聯接安裝板(4. I)與左下聯接固定板(4. 2) 一體連接,左下聯接安裝板(4. I)與左下聯接固定板(4. 2 )之間的夾角為45 ° ;所述第一鋼絲繩隔振器(I)通過螺釘與左下聯接安裝板(4. I)固定; 所述右下聯接架(5)包括右下聯接安裝板(5. I)與右下聯接固定板(5. 2),在右下聯接固定板(5. 2)上開設有下固定孔(4. 3),右下聯接安裝板(5. I)與右下聯接固定板(5. 2) 一體連接,右下聯接安裝板(5. I)與右下聯接固定板(5. 2)之間的夾角為45° ;所述第二鋼絲繩隔振器(2)通過螺釘與右下聯接安裝板(5. I)固定。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並聯型隔振抗震裝置,其包括第一鋼絲繩隔振器、第二鋼絲繩隔振器、上聯接架、左下聯接架與右下聯接架;所述上聯接架包括上聯接固定板、第一上聯接安裝板與第二上聯接安裝板,在上聯接固定板上開設有上固定孔;所述左下聯接架包括左下聯接安裝板與左下聯接固定板,在左下聯接固定板上開設有下固定孔;所述右下聯接架包括右下聯接安裝板與右下聯接固定板,在右下聯接固定板上開設有下固定孔。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緊湊,合理;可以確保滿足系統多方向運行安全可靠、振動衝擊隔離效率高、維護成本低和使用壽命長的要求。
文檔編號F16F3/02GK202674132SQ20122031558
公開日2013年1月16日 申請日期2012年6月29日 優先權日2012年6月29日
發明者劉成龍, 黃峰, 王進 申請人:無錫市宏源彈性器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