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浮動式地漏的製作方法
2023-05-24 20:36:16 1
一種浮動式地漏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浮動式地漏,它涉及五金【技術領域】,它包含外框架、浮動內膽、墊層、漏鬥,外框架內架設有浮動內膽,且外框架內中下部設有墊層,外框架下部設有漏鬥,所述的外框架下緣一側設有外框架排汙孔,外框架中部設有外框架導流孔;所述的浮動內膽上部設有內膽導流孔,浮動內膽中上部邊緣開設有數個內膽側嚮導流孔,浮動內膽中下部邊緣設有內膽浮囊;所述的墊層下部邊緣一側設有墊層滲漏孔。它結構簡單,設計合理,避免了地漏阻塞現象,易於拆卸衝洗,能清理汙泥。
【專利說明】一種浮動式地漏
【技術領域】
: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五金【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地漏。
【背景技術】
:
[0002]地漏,是連接排水管道系統與室內地面的重要接口,作為住宅中排水系統的重要部件,它的性能好壞直接影響室內空氣的質量,對衛浴間的異味控制非常重要。現有的地漏經常出現堵塞現象,經常不得不臨時拆開地漏,比較麻煩。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浮動式地漏,它結構簡單,設計合理,避免了地漏阻塞現象,易於拆卸衝洗,能清理汙泥。
[0004]為了解決【背景技術】所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是採用以下技術方案:它包含外框架、浮動內膽、墊層、漏鬥,外框架內架設有浮動內膽,且外框架內中下部設有墊層,外框架下部設有漏鬥,所述的外框架下緣一側設有外框架排汙孔,外框架中部設有外框架導流孔;所述的浮動內膽上部設有內膽導流孔,浮動內膽中上部邊緣開設有數個內膽側嚮導流孔,浮動內膽中下部邊緣設有內膽浮囊;所述的墊層下部邊緣一側設有墊層滲漏孔。
[0005]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水從內膽導流孔及浮動內膽與外框架之間間隙流入,儲水槽水位上升,當浮動內膽上浮時,水除了從浮動內膽與外框架之間的間隙流入以外,還從內膽側嚮導流孔流入,地漏排汙水主要從外框架導流孔排入排汙管,當地面水已盡,由於浮動內膽的自重壓力,隨著外框架排汙孔與墊層滲漏孔之間錯位的滲漏,儲水槽水位緩緩下降,浮動內膽隨之也緩緩下降,直至復位,當墊層與儲水槽底部沉澱汙泥而需要清理時,先取出浮動內膽,再取出墊層,然後用清水對著墊層衝洗,最後對著儲水槽衝洗,汙泥與水從外框架排汙孔流向漏鬥,排入排汙管。
[0006]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它結構簡單,設計合理,避免了地漏阻塞現象,易於拆卸衝洗,能清理汙泥。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
[0007]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08]圖2是本實用新型中外框架的結構示意圖。
[0009]圖3是本實用新型中墊層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
[0010]參看圖1-圖3,本【具體實施方式】是採用以下技術方案:它包含外框架1、浮動內膽2、墊層3、漏鬥4,外框架I內架設有浮動內膽2,且外框架I內中下部設有墊層3,外框架I下部設有漏鬥4,所述的外框架I下緣一側設有外框架排汙孔1-1,外框架I中部設有外框架導流孔1-2 ;所述的浮動內膽2上部設有內膽導流孔2-1,浮動內膽2中上部邊緣開設有數個內膽側嚮導流孔2-2,浮動內膽2中下部邊緣設有內膽浮囊2-3 ;所述的墊層3下部邊緣一側設有墊層滲漏孔3-1。
[0011]本【具體實施方式】的工作原理:水從內膽導流孔2-1及浮動內膽2與外框架I之間間隙流入,儲水槽5水位上升,當浮動內膽2上浮時,水除了從浮動內膽2與外框架I之間的間隙流入以外,還從內膽側嚮導流孔2-2流入,地漏排汙水主要從外框架導流孔1-2排入排汙管,當地面水已盡,由於浮動內膽2的自重壓力,隨著外框架排汙孔1-1與墊層滲漏孔3-1之間錯位的滲漏,儲水槽5水位緩緩下降,浮動內膽2隨之也緩緩下降,直至復位,當墊層3與儲水槽5底部沉澱汙泥而需要清理時,先取出浮動內膽2,再取出墊層3,然後用清水對著墊層3衝洗,最後對著儲水槽5衝洗,汙泥與水從外框架排汙孔1-1流向漏鬥4,排入排汙管6。
[0012]本【具體實施方式】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它結構簡單,設計合理,避免了地漏阻塞現象,易於拆卸衝洗,能清理汙泥。
【權利要求】
1.一種浮動式地漏,其特徵在於它包含外框架(I)、浮動內膽(2)、墊層(3)、漏鬥(4),外框架(I)內架設有浮動內膽(2),且外框架(I)內中下部設有墊層(3),外框架(I)下部設有漏鬥(4),所述的外框架(I)下緣一側設有外框架排汙孔(1-1),外框架(I)中部設有外框架導流孔(1-2);所述的浮動內膽(2)上部設有內膽導流孔(2-1),浮動內膽⑵中上部邊緣開設有數個內膽側嚮導流孔(2-2),浮動內膽(2)中下部邊緣設有內膽浮囊(2-3);所述的墊層(3)下部邊緣一側設有墊層滲漏孔(3-1)。
【文檔編號】E03F5/04GK204139296SQ201420609130
【公開日】2015年2月4日 申請日期:2014年10月21日 優先權日:2014年10月21日
【發明者】餘志習 申請人:餘志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