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活塞式連續給料機構的製作方法
2023-05-24 15:31:41 2

本發明屬於給料機構,具體說的是一種活塞式連續給料機構。
背景技術:
連續輸送機構廣泛應用於建築、礦用以及相關化學領域,但是常採用的連續輸送機構,設計複雜、操作繁瑣、安全穩定性差、故障率高。雖然現有的一些連續輸送裝置或機構已做出進一步的改進和優化,但是其整體設計還是比較複雜,安全穩定性和工作效率還不太令人滿意,如專利號:ZL201220248680.5,一種粉體高壓連續輸送裝置;專利號:201420792892.9,名稱為可攜式速凝劑加注系統。
技術實現要素:
為克服現有技術中連續輸送機構設計複雜、工作效率低的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活塞式連續給料機構,它具有有效率高、體積小、操作簡便、穩定性強等優點,並且其能夠廣泛適用於建築、化工、醫藥、煤礦等不同行業的輕型顆粒的輸送。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所採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活塞式連續給料機構,包括由缸體和設置在缸體內部的活塞構成的料缸,且活塞由動力機構驅動其在缸體內往復運動,所述缸體側壁設有進料口,在進料口兩側分別設有一個貫穿軸線的通孔,兩個通孔一端與進風管口連接,另一端與出料管口連接,每個通孔與進風管口和出料管口構成出料通道,所述的活塞通過活塞板和連接柱與缸體圍成儲料室Ⅰ和儲料室Ⅱ,以使活塞運動過程中,一個儲料室與進料口相通,另一個儲料室與一個出料通道連通。
所述活塞包括活塞板Ⅰ、活塞板Ⅱ和活塞板Ⅲ,活塞板Ⅰ和活塞板Ⅱ通過小於其直徑的連接柱Ⅰ連接,並與缸體組成儲料室Ⅰ,活塞板Ⅱ和活塞板Ⅲ通過小於其直徑的連接柱Ⅱ連接,並與缸體組成儲料室Ⅱ,活塞板Ⅲ另一端與連接有傳動裝置的連接柱Ⅲ連接。
所述的活塞板Ⅰ、活塞板Ⅱ和活塞板Ⅲ環繞其外側壁設有密封圈。
所述的動力機構為氣動機或電動機。
所述的料缸和動力機構採用螺栓或者焊接方式固定在底座上。
有益效果:本發明結構設計合理、體積小、操作簡便,設計的料缸活塞通過活塞板和連接柱與缸體組成兩個儲料室,配合缸體側壁開設的進料口和出料通道,在動力機構帶動活塞運動過程中,始終保持一個儲料室進料,另外一個儲料室出料,通過控制調節進風量,使一個儲料室進料滿時,另一個儲料室剛好完成出料,可以保證出料的均勻性、穩定性強、工作效率高;同時還可以通過調節傳動裝置的轉速實現單位時間內輸送量的控制。
附圖說明
圖1為發明的示意圖;
圖2為料缸的示意圖;
附圖標記:1、料缸,101、缸體,102、活塞,1021、活塞板Ⅰ,1022、連接柱Ⅰ,1023、活塞板Ⅱ,1024、連接柱Ⅱ,1025、活塞板Ⅲ,1026、連接柱Ⅲ,1027、密封圈,103、進風管口,104、進料口,105、出料管口,106、儲料室Ⅰ,107、儲料室Ⅱ,2、動力機構,3、底座。
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1和2對本發明進行詳細的闡述,一種活塞式連續給料機構,包括由缸體101和設置在缸體101內部的活塞102構成的料缸1,且活塞102由動力機構2驅動其在缸體101內往復運動,所述缸體101側壁設有進料口104,在進料口104兩側分別設有一個貫穿軸線的通孔,兩個通孔一端與進風管口103連接,另一端與出料管口105連接,每個通孔與進風管口103和出料管口105構成出料通道,所述的活塞102通過活塞板和連接柱與缸體圍成儲料室Ⅰ106和儲料室Ⅱ107,以使活塞102運動過程中,一個儲料室與進料口相通,另一個儲料室與一個出料通道連通。
以上為本發明的基本實施方式,可在以上基礎上做進一步的改進、優化和限定:
如,所述活塞102包括活塞板Ⅰ1021、活塞板Ⅱ1023和活塞板Ⅲ1025,活塞板Ⅰ1021和活塞板Ⅱ1023通過小於其直徑的連接柱Ⅰ1022連接,並與缸體101組成儲料室Ⅰ106,活塞板Ⅱ1023和活塞板Ⅲ1025通過小於其直徑的連接柱Ⅱ1024連接,並與缸體101組成儲料室Ⅱ107,活塞板Ⅲ1025另一端與連接有動力機構2的連接柱Ⅲ1026連接;
進一步,所述的活塞板Ⅰ1021、活塞板Ⅱ1023和活塞板Ⅲ1025環繞其外側壁設有密封圈1027;
又如,所述的動力機構2為氣動機或電動機;
最後,所述的料缸1和動力機構2採用螺栓或者焊接方式固定在底座3上。
本發明採用在活塞102通過活塞板和連接柱與缸體組成兩個儲料室,配合缸體101側壁開設的進料口和出料通道,在動力機構2帶動活塞102運動過程中,始終保持一個儲料室進料,另外一個儲料室與出料通道連通。使用過程中,粉體物料通過進料口104進入料缸1,通過調節進風量,使一個儲料室儲滿料時,另一個儲料室恰好出料完畢,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並且穩定性高。
以上所列舉的技術方案和實施方式並非是限制,與本發明所列舉的技術方案和實施方式等同或者效果相同方案都在本發明所保護的範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