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無洩漏低電壓電磁閥的製作方法
2023-05-24 22:02:21 1
專利名稱:微型無洩漏低電壓電磁閥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電磁閥,屬於電磁優化設計領域。
背景技術:
目前,我國市場上現有的電磁閥,包括部分從國外引進的電磁閥,存在著體積相對較大、啟動電壓相對較高、連接電磁閥的接口容易滲漏和長期使用密封口不嚴的缺陷。這些問題和缺陷存在的原因在於1.使用的材質材料不能符合其流動介質的要求;2.用於密封的橡膠長期受力和介質腐蝕容易變形;3.電磁閥體積相對較大其結構設計不合理。
微型無洩漏低電壓電磁閥從「介質不報漏」的理念出發,採用緊湊結構,克服了現有電磁閥存在的缺陷。利用管道自身的柔性彈力實現通斷控制。微型無洩漏低電壓電磁閥應用在使用環境和使用條件要求十分苛刻的場合,其特點是無洩漏(管道中的介質不通過電磁閥的接口得到通斷控制)、低電壓、體積小。能夠廣泛的應用在航空航天軍事領域及科研、工業領域。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發明目的是為了實現電磁閥體積的微型化,避免流體介質傳導過程中出現洩漏問題。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微型無洩漏低電壓電磁閥,包括閥體,閥蓋安裝在閥體上,在閥蓋上固定安裝有線圈骨架,線圈安裝在線圈骨架上,線圈骨架中設置有活動銜鐵,其特徵在於,閥體的上方設置有閥口,閥口上方固定安裝有壓緊墊片,壓緊墊片上設置有能夠穿過活動銜鐵的通孔,閥口處設置有一端固定在壓緊墊片上的彈簧,彈簧的內徑大於銜鐵的外徑,閥體設置有通道,閥口和通道相連。
本發明的微型無洩漏低電壓電磁閥,閥體通道位於閥口下端部分最好設置有與活動銜鐵下端相配合的凹槽。
本發明在電磁閥閥體下部設置通道,用來放置介質管道軟管,從而液體或氣體流過電磁閥時不需要切斷管路,杜絕了介質洩露的問題。由於本發明結構簡單,去掉了傳統電磁閥連接管路的接口,使得閥體的體積大大縮小。本發明尤其適用於可靠性高,零汙染、空間小的應用場合,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
圖1本發明的電磁閥總裝圖;
圖2(a)閥體正視圖;(b)閥體側視圖;(c)閥體俯視圖(d)閥體底視圖。
附圖標記1中間體外套;2鎖緊螺母;3線圈骨架;4閥蓋;5線圈;6活動銜鐵;7閥體;8通道;9壓緊墊片;10彈簧;11出線端;12閥口;13裝入閥體通道的軟管;14軟管安裝壓板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做進一步說明。
本發明的電磁閥整體結構如圖1所示。閥體7採用鋁合金或鈦合金材料製成,閥體7開有閥口12,閥口12能夠容納活動銜鐵6和彈簧10。閥體7的下方設置有通道8,通道8用來放置傳導介質的軟管13,通道8的大小應當與軟管13相配,與閥口12的下端與通道8是相連的,閥口12正下方的通道8壁上還設置有凹槽(圖中未畫出),活動銜鐵6被壓緊時,正好落入凹槽中。閥蓋2上面固定安裝有線圈骨架3,線圈5安裝在線圈骨架3上,線圈骨架3中空,活動銜鐵6放置在線圈骨架3中。為防止活動銜鐵6在電磁閥倒置時脫落,在閥蓋2上還通過鎖緊螺母2固定安裝有中間體外套1。閥口12上方固定安裝有壓緊墊片9,位於閥體7的閥口12上方,閥口12內置有一端固定在壓緊墊片9上的彈簧10,彈簧10的內徑大於活動銜鐵6的外徑,活動銜鐵6從壓緊墊片9上的開口穿過。閥體7上還設置有與線圈5相連的出線端11。閥體結構如圖2所示,圖中的14為軟管安裝壓板,用於固定軟管13。
電磁閥使用時,先將傳導介質的軟管13插入電磁閥閥體7的通道8,再將固定有彈簧10的壓緊墊片9通過螺絲固定在閥體7上,之後安裝活動銜鐵6、閥蓋2以及閥蓋2上的中間體外套1。當線圈5未接通電源時,靠壓緊墊片9和彈簧10的作用,將活動銜鐵6的下端緊緊壓住軟管13,並使其落入通道8壁上的凹槽,從而完全切斷管路,當需要接通管路時,線圈5接通電源,活動銜鐵6克服彈簧10的壓力上行使管路導通。
權利要求
1.一種微型無洩漏低電壓電磁閥,包括閥體,閥蓋安裝在閥體上,在閥蓋上固定安裝有線圈骨架,線圈安裝在線圈骨架上,線圈骨架中設置有活動銜鐵,其特徵在於,閥體的上方設置有閥口,閥口上方固定安裝有壓緊墊片,壓緊墊片上設置有能夠穿過活動銜鐵的通孔,閥口處設置有一端固定在壓緊墊片上的彈簧,彈簧的內徑大於銜鐵的外徑,閥體設置有通道,閥口和通道相連。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無洩漏低電壓電磁閥,其特徵在於,所述通道位於閥口下端部分設置有與活動銜鐵下端相配合的凹槽。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電磁閥,包括閥體,閥蓋安裝在閥體上,在閥蓋上固定安裝有線圈骨架,線圈安裝在線圈骨架上,線圈骨架中設置有活動銜鐵,其特徵在於,閥體的上方設置有閥口,閥口上方固定安裝有壓緊墊片,壓緊墊片上設置有能夠穿過活動銜鐵的通孔,閥口處設置有一端固定在壓緊墊片上的彈簧,彈簧的內徑大於銜鐵的外徑,閥體設置有通道,閥口和通道相連。本發明提供的電磁閥,結構簡單,去掉了傳統電磁閥連接管路的接口,使得閥體體積大大縮小,並能防止洩露,尤其適用於可靠性高,零汙染、空間小的應用場合。
文檔編號F16K7/00GK1987179SQ20061013027
公開日2007年6月27日 申請日期2006年12月15日 優先權日2006年12月15日
發明者姜印平, 衛立珩 申請人:天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