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寶花唄額度為何會下降(支付寶緊急按下暫停鍵)
2023-05-24 14:58:16 3
什麼叫理性消費?有人歡喜有人愁,12月23號,國內權威媒體報導,支付寶悄然下手,針對年輕用戶進行大規模花唄降額。理由比較含蓄,官方聲稱這是提倡「理性消費」,適當調整額度。
有的年輕人幸運些,額度砍半;有的年輕人倒黴些,甚至從26000元直接降到了3000元;有的年輕人未富先老,被大數據定義成中老年人,從而躲過了一劫。
提倡理性消費的潛臺詞就是說:以前給的花唄額度,都是非理性的?
根據2020年的螞蟻金服招股書顯示,螞蟻金服促成的消費信貸逾期率在1%到3%左右,和銀行信用卡的不良率相當。不過要注意,2020年1月到6月,螞蟻金服的消費信貸逾期率幾乎翻了一倍。
表面上風平浪靜,背地裡暗流湧動。風險從來就不會憑空消失,它只是轉移到了一個看似安全的地方,默默地倒計時,然後驚豔所有人。
我希望能從3個角度來解讀,提前消費,到底帶來了哪些負面影響。
1,虛幻的消費主義單身人士顧影自憐的光棍節,被包裝成11.11購物節;一年一度的國際勞動婦女節,被包裝成了女神購物節;可能是覺得業績不夠,又弄出來一個雙十二購物節。
不知道大家是不是和我一樣,在雙十一當天,我明明沒有任何想買的東西,卻總是覺得「不花點錢心裡難受」。人都是有從眾心理的:全世界的人在這一天都好像在拼命花錢,不跟風是不是會顯得特別窮?
沒錯,我被消費主義洗腦了——和你們一樣,我的家裡堆滿了我不需要的物資。
2,如果借貸變成習慣經濟學上有一個概念,叫有效需求。你想要,買不起,這叫無效需求。比如深圳一千萬的房子,誰都想要,但是大多數人都買不起。
你想要,同時買得起,這才叫有效需求。花唄、借唄的存在,把無效需求變成了有效需求,提前滿足了欲望。但是收入是穩定的,借貸是有利息的,利息是肯定要還的。
「五塊錢也是錢,一樣很重要。」——暗金醜島君
在淘寶買過東西的人應該都知道,平臺是鼓勵通過花唄進行消費的,就像是養蠱一樣。你以為花唄有40天免息期,花了等於白花。其實平臺根本不相信你下個月就能全額還款,所以必將會產生利息。借貸已經變成了一種習慣,利息不斷吸血,膨脹。
3,過度授信是變相毀滅有多少人每個月領著3000元的工資,還著60000元貸款的最低還款額,每個月都得支付1000元的利息?長期如此,現實世界一旦有風吹草動,根本就沒有應對風險的能力。2020年初發生的事就是最好的例子——2020年,你的貸款違約了嗎?
根據平臺規則,額度會根據螞蟻信用而水漲船高,而不是根據資產現狀,我甚至見過50000額度的支付寶用戶。遲早有一天,忠誠的花唄用戶會連利息都無法償還——無抵押信用貸款,不應該沒有上限!
總結支付寶作為一個基礎設施級別的第三方支付工具,它的影響力實在是太廣了,簡直就是「提前消費」的代言詞。支付寶的觸角並不局限於網購,隨著線下付款碼的普及,連菜市場的大媽都知道花唄,提前消費的概念早已侵入了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便利店,可以刷花唄;看電影,可以刷花唄;給遊戲充值,也可以刷花唄。誘惑你一千遍,總有一次你會忍不住,把花唄當作餘額去用。
我個人的建議是,支付寶降低年輕用戶的授信額度,看上去很體面,但是還不夠。在沒有特殊情況下,任何人的消費額度、網貸額度都應該有個上限,你覺得呢?
文 | 黑貓評測,校對 | Schu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