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葉攤涼搖青機的製作方法
2023-05-24 14:35:51 1
專利名稱:茶葉攤涼搖青機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茶葉加工設備,尤其是一種攤涼與搖青工藝中使用的茶葉攤涼搖青機。
背景技術:
攤放或稱攤涼是綠茶,尤其是名優綠茶加工前必不可少的工序,茶葉經過適當的攤放可提高茶葉品質。如龍井茶鮮葉經過攤放後炒制,品質優於現採現制的茶葉,主要是因為攤放能使鮮葉發生一系列的理化特性變化,如部分蛋白質發生水解,胺基酸含量會增加; 結合態的芳香化合物降解為游離態成分,增加可揮發芳香物質,提高香氣。隨著鮮葉的化學變化,鮮葉的含水量也發生變化,細胞膨壓減小,鮮葉脆性降低,鮮葉的可塑性增強。同時由於水分降低,殺青過程蒸發量減少,殺青鍋鍋溫易於穩定,容易控制殺青質量,製成的茶葉顏色翠綠,鮮度好。如果茶葉採摘後未經過攤放即行加工,製成的幹茶青氣重。含水較多的肥壯芽葉和雨水葉,不經過攤放就加工,茶葉容易褐變,嚴重影響茶葉的色澤。目前,攤放的設備和方法有以下幾種一、在地面放置竹製篾簟對茶鮮葉進行貯存和攤放,該方式所需的廠房面積大,衛生情況難以保證;二、簾架式設備,其設備包括框架和攤葉網盤兩部分,但該設備網盤間溼度和溫度易提高,須安裝空調或通風、除溼設備,以保證貯放質量,同時需要手工翻動茶葉,耗費很多人力物力;三、貯青槽,其基本結構是在地面上開出的一條長槽,兩邊留出放置孔板的缺口,該方法受環境溫度和溼度影響較大,衛生質量難以保證,且需要手工翻動茶葉,費時費力;四、車式設備,包括鼓風機和貯青小車,這種方法同樣需要手動翻動茶葉,不能實現自動化加工,且效率低。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加工質量好、佔地面積小、自動化程度高的茶葉攤涼搖青機。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茶葉攤涼搖青機,包括機架、電機、至少一個搖青筒;所述搖青筒包括出料門、由金屬網或金屬多孔板製成的筒體,所述筒體的軸線傾斜設置其兩端分別為進料端、出料端,其中進料端高於出料端,所述出料門安裝在出料端並通過出料門封閉筒體出料端;所述筒體安裝在機架上,並通過電機驅動筒體自轉。進一步的,所述進料端設置有固定在筒體上的環形擋板,並由擋板的通孔構成進料口 ;設置有料鬥、由料鬥經進料口延伸至筒體內的進料管;設置有輸送槽、由筒體出料端下方延伸至輸送槽上方的出料滑槽。進一步的,在料筒外部沿料筒軸向設置有送風系統。進一步的,所述送風系統有一組沿料筒軸向布置的風機構成。進一步的,設置有控制系統,所述電機、風機分別與控制系統相連。進一步的,設置有與機架螺紋配合的絲杆,所述絲杆一端與出料門軸向限位固定並轉動配合、另一端設置有搖柄或者通過傳動機構與搖柄相連,所述出料門隨絲杆軸向運動並與筒體接觸固定。進一步的,所述筒體為圓柱形,所述筒體通過安裝在機架上的至少兩對滾輪支撐安裝。進一步的,所述筒體兩端分別設有滾動環,在筒體兩端分別設置有一對滾輪,並通過滾動環與滾輪相配合;所述筒體外壁設置有至少一個環形加強筋、內壁設置有至少一組筋條,所述加強筋數量和筋條組數一致且兩者位置相對應;組內各筋條沿筒體內壁圓周間隔並傾斜布置,所述筋條所在平面與料筒軸線相交。進一步的,所述筒體的下方設置有收料鬥。進一步的,所述出料門由金屬網或金屬多孔板製成。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加工時,鮮葉攤放於筒體內,通過電機間斷或連續的驅動筒體自轉,進而帶動茶葉翻轉,筒體內外的空氣不斷由金屬網或多孔板的孔眼進行循環, 從而實現對茶葉的攤涼與搖青作業過程,可大大降低人力操作強度,並能有效提高對茶葉的攤涼與搖青效果,加工出的茶葉衛生、環保,通過加工工藝的固定,能保證茶葉品質的一致性,因此加工質量好,無需手工翻動茶葉,自動化程度高。通過送風系統對茶葉進行吹風, 進一步提高了加工效率,避免了外界環境的影響。而通過控制系統對風量和筒體轉速的控制,能模擬人工攤涼過程,使茶葉在最佳的時間範圍內得到最好的加工效果。與現有的平麵攤涼相比,大大減小茶葉攤涼所佔面積。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簡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筒體、擋板、出料門的剖視結構簡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如圖1、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的茶葉攤涼搖青機,包括機架2、電機3、至少一個搖青筒1 ;所述搖青筒1包括出料門12、由金屬網或金屬多孔板製成的筒體11,所述筒體11的軸線傾斜設置其兩端分別為進料端、出料端,其中進料端高於出料端,所述出料門12安裝在出料端並通過出料門12封閉筒體11出料端;所述筒體11安裝在機架2上,並通過電機3 驅動筒體11自轉。在如圖所示的實例中,設置有兩個搖青筒1。為了提高筒體11的強度, 在如圖所示的實例中,筒體11採用金屬多孔板製成。加工時,鮮葉攤放於筒體11內,通過電機3間斷或連續的驅動筒體11自轉,進而帶動茶葉翻轉,筒體11內外的空氣不斷由金屬網或多孔板的孔眼進行循環。筒體11傾斜布置,進料端高於出料端,隨筒體11的轉動,加工過程中,茶葉由進料端逐漸翻動至出料端, 出料端通過出料門12封閉,因此能避免茶葉在加工過程中翻動至筒體11外,加工完成後, 打開出料門12,隨筒體11的轉動,筒體11內的茶葉逐漸由出料端出料。因此,通過本實用新型的茶葉攤涼搖青機,可以實現對茶葉的攤涼與搖青作業過程,進料、出料方便,無需手工翻動茶葉,自動化程度高,可大大降低人力操作強度,並能有效提高對茶葉的攤涼與搖青效果,加工出的茶葉衛生、環保,通過加工工藝的固定,能保證茶葉品質的一致性,因此加工質量好。為了避免茶葉在翻動過程中,由進料端轉移至出料端的時間足夠,筒體11的傾斜角度較小,因此進一步防止茶葉由進料端翻動至筒體11外,同時為了進一步方便進料、出料,所述進料端設置有固定在筒體11上的環形擋板13,並由擋板13的通孔構成進料口 ;設置有料鬥4、由料鬥4經進料口延伸至筒體11內的進料管5 ;設置有輸送槽6、由筒體11出料端下方延伸至輸送槽6上方的出料滑槽7。在具有多個搖青筒1的情況下,為便於控制各個搖青筒1的進料情況,具有多根進料管5,每根進料管5對應連接一個搖青筒1,在各進料管5的入口端分別設置有一個閘板,通過閘板可控制各個搖青筒1中茶葉的進料多少,達到對各個搖青筒1中茶葉進料的合理控制。為了進一步提高加工效率,避免外界環境對加工過程的影響,在料筒11外部沿料筒11軸向設置有送風系統,此時,通過送風系統的工作,將風從筒體11筒壁上的孔眼吹入筒體11內,結合筒體11的旋轉,強化攤放、搖青效果,加快工藝過程。送風系統可以是風管等機構,但為了方便調節,最好的,所述送風系統有一組沿料筒11軸向布置的風機10構成。為了進一步提高自動化程度,減少加工過程中的人工幹預,設置有控制系統,所述電機3、風機10分別與控制系統相連。通過控制系統調節電機3的轉速、調整風機10的功率,從而設置合適的轉速、風量,能夠模擬人工攤涼過程,使茶葉在最佳的時間範圍內得到最好的加工效果,進一步提高加工質量。出料門12可以安裝在筒體11上、也可以安裝在機架2上,但由於出料門12外徑與筒體11外徑一致,體積、重量均較大,因此為了方便出料門12的開啟,設置有與機架2螺紋配合的絲杆14,所述絲杆14 一端與出料門12軸向限位固定並轉動配合、另一端設置有搖柄15或者通過傳動機構與搖柄15相連,所述出料門12隨絲杆14軸向運動並與筒體11接觸固定。在如圖所示的實例中,為了方便操作,絲杆14另一端通過皮帶傳動機構與搖杆15 相連,統一安裝在機架2底部與操作人員手部高度相適應想位置。加工過程中,出料門12 隨筒體11轉動,出料時,通過搖動搖柄15帶動絲杆14自轉,通過絲杆14帶動出料門12軸向運動,進而完成出料門12的開啟和關閉。筒體11截面可以採用多邊形或圓形,其與電機3的連接可以是直驅、也可以通過鏈傳動、行星齒傳動、皮帶傳動等,其與機架2的安裝可以通過一端與機架2連接、一端與筒體11連接的軸,為了提高強度,可以在筒體11內的筒壁和軸之間設置支架;或者與電機3 相連的一端採用軸支撐,另一端採用安裝在機架2上的滾輪支撐。但為了簡化結構,所述筒體11為圓柱形,所述筒體11通過安裝在機架2上的至少兩對滾輪8支撐安裝。採用直驅模式,電機3的轉矩需求大,因此在如圖所示的實例中,採用電機3通過傳動機構帶動筒體 11自轉,同時為了進一步的簡化結構,電機3通過皮帶傳動驅動其中一個滾輪8,並通過滾輪8與筒體11的接觸形成摩擦傳動,從而使得筒體11自轉。為了提高筒體11的結構強度,延長其使用壽命,進一步的,所述筒體11兩端分別設有滾動環16,在筒體11兩端分別設置有一對滾輪8,並通過滾動環16與滾輪8相配合; 所述筒體11外壁設置有至少一個環形加強筋17、內壁設置有至少一組筋條18,所述加強筋 17數量和筋條18組數一致且兩者位置相對應;組內各筋條18沿筒體11內壁圓周間隔並傾斜布置,所述筋條18所在平面與料筒11軸線相交。筋條18的設置除了可以提高筒體11 的強度外,還有利於筒體11自轉過程中茶葉翻起,有利於攤涼、搖青作業;同時筋條18傾斜布置,通過對筒體11轉動方向的控制,能方便的阻止茶葉從筒體11的進料端往出料端運動、或者加快茶葉從筒體11的進料端往出料端運動,從而強化工藝的可控性,方便茶葉的出料。為了對筒體11翻轉過程中從筒壁孔眼落出的落料進行回收,所述筒體11的下方設置有收料鬥9。為了強化筒體11內的氣體流體,進一步的,所述出料門12由金屬網或金屬多孔板製成。在如圖所示的實例中,出料門12由金屬多孔板支撐。為了圖形表達的清楚,在圖1的筒體11、出料門12上未畫出相應的孔眼。
權利要求1.茶葉攤涼搖青機,其特徵在於包括機架O)、電機⑶、至少一個搖青筒⑴;所述搖青筒⑴包括出料門(12)、由金屬網或金屬多孔板製成的筒體(11),所述筒體(11)的軸線傾斜設置其兩端分別為進料端、出料端,其中進料端高於出料端,所述出料門(1 安裝在出料端並通過出料門(12)封閉筒體(11)出料端;所述筒體(11)安裝在機架(2)上,並通過電機(3)驅動筒體(11)自轉。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茶葉攤涼搖青機,其特徵在於所述進料端設置有固定在筒體 (11)上的環形擋板(13),並由擋板(13)的通孔構成進料口 ;設置有料鬥G)、由料鬥⑷經進料口延伸至筒體(11)內的進料管(5);設置有輸送槽(6)、由筒體(11)出料端下方延伸至輸送槽(6)上方的出料滑槽(7)。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茶葉攤涼搖青機,其特徵在於在料筒(11)外部沿料筒(U)軸向設置有送風系統。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茶葉攤涼搖青機,其特徵在於所述送風系統有一組沿料筒 (11)軸向布置的風機(10)構成。
5.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茶葉攤涼搖青機,其特徵在於設置有控制系統,所述電機(3)、 風機(10)分別與控制系統相連。
6.如權利要求1、2或3所述的茶葉攤涼搖青機,其特徵在於設置有與機架( 螺紋配合的絲杆(14),所述絲杆(14) 一端與出料門(1 軸向限位固定並轉動配合、另一端設置有搖柄(1 或者通過傳動機構與搖柄(1 相連,所述出料門(1 隨絲杆(14)軸向運動並與筒體(11)接觸固定。
7.如權利要求1、2或3所述的茶葉攤涼搖青機,其特徵在於所述筒體(11)為圓柱形, 所述筒體(11)通過安裝在機架(2)上的至少兩對滾輪(8)支撐安裝。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茶葉攤涼搖青機,其特徵在於所述筒體(11)兩端分別設有滾動環(16),在筒體(11)兩端分別設置有一對滾輪(8),並通過滾動環(16)與滾輪(8)相配合;所述筒體(11)外壁設置有至少一個環形加強筋(17)、內壁設置有至少一組筋條(18), 所述加強筋(17)數量和筋條(18)組數一致且兩者位置相對應;組內各筋條(18)沿筒體 (11)內壁圓周間隔並傾斜布置,所述筋條(18)所在平面與料筒(11)軸線相交。
9.如權利要求1、2或3所述的茶葉攤涼搖青機,其特徵在於所述筒體(11)的下方設置有收料鬥(9)。
10.如權利要求1、2或3所述的茶葉攤涼搖青機,其特徵在於所述出料門(12)由金屬網或金屬多孔板製成。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茶葉加工設備,提供了一種攤涼與搖青工藝中使用的茶葉攤涼搖青機,包括機架、電機、至少一個搖青筒;所述搖青筒包括出料門、由金屬網或金屬多孔板製成的筒體,所述筒體的軸線傾斜設置其兩端分別為進料端、出料端,其中進料端高於出料端,所述出料門安裝在出料端並通過出料門封閉筒體出料端;所述筒體安裝在機架上,並通過電機驅動筒體自轉。通過電機間斷或連續的驅動筒體自轉,進而帶動茶葉翻轉,筒體內外的空氣不斷由金屬網或多孔板的孔眼進行循環,從而實現對茶葉的攤涼與搖青作業過程,加工出的茶葉衛生、環保,茶葉品質好、一致性好,自動化程度高。適合各種需要攤涼搖青的茶葉生產。
文檔編號A23F3/06GK201928918SQ2011200234
公開日2011年8月17日 申請日期2011年1月25日 優先權日2011年1月25日
發明者徐海衛, 曹江萍, 曾瀟, 謝開強, 譚和平 申請人:四川中測量儀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