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的海洋(澳洲海底發現神秘生物)
2023-05-24 11:42:40 2
如果你在睡夢中被叫醒,突然看到這些神秘的生物,估計你會瞪大眼睛,以為自己來到了某個外星球,地球上真有這樣的動物?
第一個出場的是踩著高蹺的魚,學名是短頭深海狗母魚,也稱三腳架魚或三腳架蜘蛛魚,是不是很形象?這傢伙的腹鰭和尾鰭上有特化的長鰭條,身體最長43.4釐米,但鰭條卻可延伸超過1米。這個鰭條是做什麼用的呢?
原來三腳架魚會用它站在海床上,前鰭條上有類似觸角的感覺器,當獵物從下面經過時,前鰭感覺到水中有可食用的物體,就會像手一樣,把它敲入口中,吞下肚去,是不是腦洞不夠用了?生命是怎樣想到這個進化方向的?
最令人匪夷所思的是,這傢伙遊泳的時候,這個鰭條竟然會變得非常柔軟,和一般的魚鰭沒什麼兩樣,從而讓它們的遊泳速度不會受到什麼影響。這其中是什麼機制呢?原來它用的是液壓原理,通過往鰭條中注入液體來調整鰭條的軟硬,適應潛伏捕食和運動遊獵之需。
第二個出場的是深海蝙蝠魚,廣泛存在於世界熱帶和亞熱帶海洋中,棲息地最深可達4000米。看起來是不是滿臉「快來喜歡我吧」的表情?就像一條沒毛的小奶狗,萌得人心都要融化了。
深海蝙蝠魚有著兩條粗短的小鰭腿,讓它們可以在海底行走,不過這種不規則的鰭腿也讓它們泳姿笨拙,遊速很慢。它們的背鰭異化為特殊的餌球,可以縮回嘴巴上方的吻腔中,但不會像其它琵琶魚一樣,通過共生菌發光來引誘獵物,而是持續分泌一種液體約兩分鐘,吸引螃蟹、蝸牛、蝦和小魚等獵物來吃掉。
最後出場的是一種潛在的新型盲鰻,不知道是科學家們拍照的原因,還是它本身就長成這樣,似乎有點量子化了,身體處於不確定狀態中。你不能準確知道它的嘴巴、眼睛在哪裡,也不能準確知道它皮膚的邊界在哪裡,因為它的皮膚是鬆弛的,鬆散的,透明凝膠狀的,整條魚就是一個波函數,身體上的每個點都處於不確定狀態,或許可以稱之為薛丁格的盲鰻吧。
這種魚又稱凝膠狀盲魚,是所在屬中已知的唯一成員,它實際不是鰻魚,而是鼬魚科或所謂的蛇䲁科,生活在700米以下的深海中,像蠑螈一樣,成體仍然有某些幼蟲的特徵,骨骼、肌肉和鰓似乎發育不全或鈣化不足,所以長成了這種模樣。
這些神秘的深海動物都是11月3日剛剛返航的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博物館等機構的深海科考船帶回的,在為期35天的考察中,科學家們來到澳大利亞西海岸2500公裡的聖誕島和科科斯(基林)群島的偏遠水域,從5500米深的海洋中用小拖網採集了標本,並繪製了海底巨大海山的地圖。圖像為以前的資料照片,來自維多利亞博物館及Ocean Exploration Trust/WoRM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