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加強型轉角結構分戶牆板的製作方法
2023-05-24 11:40:26 4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加強型轉角結構分戶牆板,屬於新型建築材料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隔牆板是指JG/T169-2005《建築隔牆用輕質條板》規定的用於建築物內部隔牆的牆體預製條板,隔牆板包括玻璃纖維增強水泥條板、玻璃纖維增強石膏空心條板、鋼絲(鋼絲網)增強水泥條板、輕混凝土條板、複合夾芯輕質條板等等。一般用於工業建築、居住建築、公共建築工程的非承重內隔牆主要結構。其中,發泡水泥複合板又作為一種新型隔牆板,具有環保節能無汙染,輕質、抗震、防火、保溫、隔音、施工快捷的明顯優點,自投放市場以來,倍受建材專家青睞,引起了眾多建築公司的熱切關注。
現有的隔牆板大多為板狀結構,對於高層住宅中,常常需要設計出直角隔牆,此時需要針對性的設計出直角形狀的隔牆板,現有技術中,此類形狀的隔牆板內轉角處結構牢固性欠佳,特別是在芯體壓制後未完全固化成型期間,轉角處容易產生微裂紋,因此使用後結構強度可靠性不理想,存在安全隱患。
技術實現要素:
為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加強型轉角結構分戶牆板,具體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加強型轉角結構分戶牆板,包括直角形芯體,所述芯體轉角處開設有貫穿的第一減重孔,所述芯體兩側邊上分別開設有對稱的第二減重孔和第三減重孔,所述第一減重孔側壁上附著有第一玻璃纖維網層,所述第二減重孔側壁上附著有第二玻璃纖維網層,所述第三減重孔側壁上附著有第三玻璃纖維網層。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改進,所述第一玻璃纖維網層和第二玻璃纖維網層外側約束有第一環形加強筋。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改進,所述第一玻璃纖維網層和第三玻璃纖維網層外側約束有第二環形加強筋。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改進,所述第一環形加強筋和第二環形加強筋採用鋼絲製成。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改進,所述第一環形加強筋和第二環形加強筋的數目為多個、且相互交錯分布。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改進,所述芯體側面覆蓋有水泥面層,所述水泥面層兩側分別具有連接凸起和連接凹陷,所述連接凸起和連接凹陷上鄰近兩側直角面的位置設置有密封槽。
上述技術方案通過減重孔的設計,減輕了該轉角結構的牆板的自重,同時,利用附著到減重孔上的玻璃纖維網層,提高牆板自身的結構強度,具有有益的技術效果。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加強型轉角結構分戶牆板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中各個玻璃纖維網之間環形加強筋的布置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加強型轉角結構分戶牆板,包括直角形芯體10,所述芯體10轉角處開設有貫穿的第一減重孔11,所述芯體10兩側邊上分別開設有對稱的第二減重孔12和第三減重孔13,所述第一減重孔11側壁上附著有第一玻璃纖維網層30,所述第二減重孔12側壁上附著有第二玻璃纖維網層31,所述第三減重孔13側壁上附著有第三玻璃纖維網層32。
上述方案中,減重孔有三個,分別是第一減重孔11、第二減重孔12和第三減重孔13,其中第一減重孔11的設置於牆板的轉角處,生產時通過將成型機的芯棒上覆蓋第一玻璃纖維網層30,成型後抽出芯棒,即可制出附著有第一玻璃纖維網層30的第一減重孔11,第二減重孔12和第三減重孔13的生產方法與此類似。該方案通過減重孔的設計,減輕了該轉角結構的牆板的自重,同時,利用附著到減重孔上的玻璃纖維網層,提高牆板自身的結構強度。
進一步的,第一玻璃纖維網層30和第二玻璃纖維網層31外側約束有第一環形加強筋40;第一玻璃纖維網層30和第三玻璃纖維網層32外側約束有第二環形加強筋41。該優選方案中通過在各個玻璃纖維網層之間設置加強筋,即第一環形加強筋40和第二環形加強筋41,來提高芯體壓制後未完全固化成型期間,牆板自身的結構強度,防止微裂紋的產生,優選的,第一環形加強筋40和第二環形加強筋41採用鋼絲製成。
上述方案中,第一環形加強筋40和第二環形加強筋41的數目為多個、且相互交錯分布,通過對第一環形加強筋40和第二環形加強筋41的數目和設置方式的限定,從而提高牆板整體結構的一致性。
更進一步的,所述芯體10側面覆蓋有水泥面層20,所述水泥面層20兩側分別具有連接凸起21和連接凹陷22,所述連接凸起21和連接凹陷22上鄰近兩側直角面的位置設置有密封槽23。安裝時,本案中的牆板可以與其他條形板狀的牆板進行嵌合安裝,即通過連接凸起21和連接凹陷22的嵌合結構進行對接,對接後在密封槽23的位置鋪設一層膩子條,即可將對接產生的縫隙密封起來。
以上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進行了詳細說明,但所述內容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不能被認為用於限定本實用新型的實施範圍,凡依本實用新型範圍所作的均等變化與改進等,均應仍歸屬於本實用新型涵蓋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