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建築物控溫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5-24 11:52:06
專利名稱:一種建築物控溫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建築物控溫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進步,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空調作為一種現代化的降溫製冷設備已經廣泛的被人們所接受。空調的大範圍應用,給人們創造了舒適的室內環境, 但也帶來了一系列的問題,據統計,每年隨著炎熱天氣的到來,我國的用電負荷也會隨之上升,每年夏季都會出現供電緊張的狀況,其中大部分用電負荷的增加都是由於大量使用空調造成的;溫室氣體的大量排放也是空調大範圍使用所帶來的一個直接後果,目前全球的溫室效應已成逐年增長的趨勢;另外,由於開啟空調後室內通風條件較差,大大影響室內空氣品質,人們長期生活在開有空調的房間內,患病的機率會大大增加。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種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建築物控溫裝置。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既節能又有利於人體健康的建築物
控溫裝置。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採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建築物控溫裝置,所述建築物控溫裝置包括安裝在室內或室外的第一水管及第二水管、安裝在室內的第三水管及安裝於第一水管上的循環泵,所述第三水管的一端與第一水管相貫通,所述第三水管的另一端與第二水管相貫通,所述第一水管與第二水管均延伸至地底下,所述第一、第二水管在地底下相互貫通,所述第一水管與第二水管的外側均包覆有保溫層,所述第一、第二水管的上方均設有蓋子。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過採用上述建築物控溫裝置,不但有利於節能,還有利於人體健康。
圖1為建築物控溫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1中1、室外水管,10、第一水管,100、建築物控溫裝置,11、第二水管,101、110、 蓋子,2、室內水管,3、循環泵,4、電纜,5、控制開關,6、地面,7、保溫層。
具體實施方式
請參閱圖1,一種建築物控溫裝置100,其包括安裝在室內或室外的第一水管10 及第二水管11、安裝在室內的第三水管及安裝於第一水管上的循環泵3,所述循環泵3與電纜4連接,電纜4與建築物內的控制開關5連接。在本實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水管10及第二水管11均安裝於室外,當然在其他實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水管10及第二水管11也可以安裝於室內。所述第三水管2的一端與第一水管10相貫通,所述第三水管2的另一端與第二水管11相貫通,所述第一水管10與第二水管11均延伸至地底下,所述第一、第二水管在地底下相互貫通,所述第一水管10與第二水管11的外側均包覆有保溫層7,所述保溫層7 的設置可使第一、第二水管內的水保溫,所述第一、第二水管的上方均設有蓋子101、110。 使用時,分別將第一、第二水管上方的蓋子101、110打開,將水灌入第一、第二水管中,灌水結束後,所述第一水管中的水位與第二水管中的水位齊平,這樣就沒有壓差,能夠節能,接著將蓋子101、110關閉,再將控制開關5打開,使循環泵3運轉,然後使第一、第二水管中的水循環流動,因地下「恆溫層」,溫度一般穩定在18度左右,當管內的水流入地底下時,所述管內的水與恆溫土壤進行熱交換,進行熱交換後的水通過循環泵3又流入室內水管內,然後室內水管2內的水又流下地底下,以此循環往復,從而使建築物室內的溫度不會太熱也不會太冷,保持在人體較舒適的範圍內,該種建築物控溫裝置100不但有利於節能,還有利於人體健康。
權利要求1.一種建築物控溫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建築物控溫裝置包括安裝在室內或室外的第一水管及第二水管、安裝在室內的第三水管及安裝於第一水管上的循環泵,所述第三水管的一端與第一水管相貫通,所述第三水管的另一端與第二水管相貫通,所述第一水管與第二水管均延伸至地底下,所述第一、第二水管在地底下相互貫通,所述第一水管與第二水管的外側均包覆有保溫層,所述第一、第二水管的上方均設有蓋子。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建築物控溫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循環泵與電纜連接,電纜與建築物內的控制開關連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建築物控溫裝置,所述建築物控溫裝置包括安裝在室內或室外的第一水管及第二水管、安裝在室內的第三水管及安裝於第一水管上的循環泵,所述第三水管的一端與第一水管相貫通,所述第三水管的另一端與第二水管相貫通,所述第一水管與第二水管均延伸至地底下,所述第一、第二水管在地底下相互貫通,所述第一水管與第二水管的外側均包覆有保溫層,所述第一、第二水管的上方均設有蓋子,該種建築物控溫裝置不但有利於節能,還有利於人體健康。
文檔編號F24F5/00GK202254032SQ20112026333
公開日2012年5月30日 申請日期2011年7月25日 優先權日2011年7月25日
發明者唐建業 申請人:江蘇第一金合金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