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車門控制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5-24 13:33:51 2
專利名稱:一種車門控制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車門控制裝置。
二背景技術:
目前,汽車車門控制系統存在效率不高、控制效果不夠好的問題。
三、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種克服以上缺點的汽車車門控制裝置;其特徵在 於,作為汽車車身CAN網絡體系的四個節點,通過與車身網絡其他節點的結合實現了一系 列的車門智能控制功能;它包括微控制器模塊、電源管理及CAN通訊模塊、輸入信號調整模 塊和包括由玻璃升降電機控制晶片、中控門鎖控制晶片和後視鏡控制調整控制晶片構成的 輸出驅動模塊,所述微控制器模塊通過I/O接口與所述輸出驅動模塊連接;所述微控制器 模塊通過SPI方式分別與所述電源管理及CAN通訊模塊和所述輸入信號調整模塊連接,所 述微控制器模塊通過I/O接口與輸出驅動模塊連接。本實用新型具有效率高、控制效果好 的優點。網絡控制板安裝在一個由兩對半開的盒體與一個擋板組合構成的封閉盒體內,擋 板上可安裝控制盒內所需的各種類型的插座。兩對半開的盒體可以是由完全對稱的兩體通 過凹凸相配的筋條組合成一體,盒體採用金屬模具加工成型,在所述的兩對半開的盒體上 有高度稍大於擋板厚度的臺階面,擋板鑲嵌固定在盒體臺階面上,盒體上設置有水平安裝 孔及垂直安裝孔。在兩對半開的盒體之間和盒體與擋板的結合部之間還可以安裝有起密封 或電磁屏蔽作用的密封裝置。密封裝置可以是一種具有密封或電磁屏蔽作用的成型密封 構件,也可以是直接由具有密封或電磁屏蔽作用的密封膠塗盒體的各結合部之間構成的。
四
圖1為一種車門控制裝置的結構原理圖。
五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具體介紹,在圖1中,1為網絡;2…N為傳感器;3為控制模塊;4為 執行器;5為微處理器;其特徵在於,作為汽車車身CAN網絡體系的四個節點,通過與車身網 絡其他節點的結合實現了一系列的車門智能控制功能;它包括微控制器模塊、電源管理及 CAN通訊模塊、輸入信號調整模塊和包括由玻璃升降電機控制晶片、中控門鎖控制晶片和後 視鏡控制調整控制晶片構成的輸出驅動模塊,所述微控制器模塊通過I/O接口與所述輸出 驅動模塊連接;所述微控制器模塊通過SPI方式分別與所述電源管理及CAN通訊模塊和所 述輸入信號調整模塊連接,所述微控制器模塊通過I/O接口與輸出驅動模塊連接;網絡控 制板安裝在一個由兩對半開的盒體與一個擋板組合構成的封閉盒體內,擋板上可安裝控制 盒內所需的各種類型的插座。兩對半開的盒體可以是由完全對稱的兩體通過凹凸相配的筋條組合成一體,盒體採用金屬模具加工成型,在所述的兩對半開的盒體上有高度稍大於擋 板厚度的臺階面,擋板鑲嵌固定在盒體臺階面上,盒體上設置有水平安裝孔及垂直安裝孔。 在兩對半開的盒體之間和盒體與擋板的結合部之間還可以安裝有起密封或電磁屏蔽作用 的密封裝置。密封裝置可以是一種具有密封或電磁屏蔽作用的成型密封構件,也可以是直 接由具有密封或電磁屏蔽作用的密封膠塗盒體的各結合部之間構成的。
權利要求一種車門控制裝置,其特徵在於它包括微控制器模塊、電源管理及CAN通訊模塊、輸入信號調整模塊和包括由玻璃升降電機控制晶片、中控門鎖控制晶片和後視鏡控制調整控制晶片構成的輸出驅動模塊,所述微控制器模塊通過I/O接口與所述輸出驅動模塊連接;所述微控制器模塊通過SPI方式分別與所述電源管理及CAN通訊模塊和所述輸入信號調整模塊連接,所述微控制器模塊通過I/O接口與輸出驅動模塊連接;網絡控制板安裝在一個由兩對半開的盒體與一個擋板組合構成的封閉盒體內,擋板上可安裝控制盒內所需的各種類型的插座;兩對半開的盒體可以是由完全對稱的兩體通過凹凸相配的筋條組合成一體,盒體採用金屬模具加工成型,在所述的兩對半開的盒體上有高度稍大於擋板厚度的臺階面,擋板鑲嵌固定在盒體臺階面上,盒體上設置有水平安裝孔及垂直安裝孔;在兩對半開的盒體之間和盒體與擋板的結合部之間還可以安裝有起密封或電磁屏蔽作用的密封裝置;密封裝置可以是一種具有密封或電磁屏蔽作用的成型密封構件,也可以是直接由具有密封或電磁屏蔽作用的密封膠塗盒體的各結合部之間構成的。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效率高、控制效果好的汽車車門控制裝置;其特徵在於,作為汽車車身CAN網絡體系的四個節點,通過與車身網絡其他節點的結合實現了一系列的車門智能控制功能;它包括微控制器模塊、電源管理及CAN通訊模塊、輸入信號調整模塊和包括由玻璃升降電機控制晶片、中控門鎖控制晶片和後視鏡控制調整控制晶片構成的輸出驅動模塊,所述微控制器模塊通過I/O接口與所述輸出驅動模塊連接;所述微控制器模塊通過SPI方式分別與所述電源管理及CAN通訊模塊和所述輸入信號調整模塊連接。
文檔編號G05B19/418GK201749347SQ201020228389
公開日2011年2月16日 申請日期2010年6月18日 優先權日2010年6月18日
發明者李代虹 申請人:成都市獵戶座科技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