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4年日俄戰爭(1904年日俄戰爭到底有多殘酷)
2023-04-16 18:55:16 1
日俄戰爭
1904年到1905年間的日俄戰爭可以說是第一次將完成工業化的國家在戰場上的破壞力展現在人們面前,速射炮、機槍、卡賓槍等當時高新技術產物大規模應用於戰爭,在不到一年時間的大規模交戰中造成日俄雙方軍隊近40萬人的傷亡,這在此前的戰爭中是絕無僅有的。另外日俄戰爭的主戰場是在中國東北,為了籌集糧食等物資,雙方一路燒殺搶掠,戰場方圓千裡幾成白地,滿目瘡痍。
日俄戰爭
十九世紀中葉,沙俄在克裡米亞戰爭中一敗塗地,此後在沙皇亞歷山大二世的帶領下進行改革,廢除農奴制,推進國家工業化;1870年普法戰爭後,德國實現統一飛速崛起,法國認識到單靠自己難以抵禦德國,因此投入大筆資金和技術幫助沙俄發展,意圖拉攏沙俄東西夾擊德國。在多方面因素下,到19世紀末期沙俄初步完成工業化,國力暴漲,加速了向東方擴張的步伐。
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新興國家日本一戰全滅清朝號稱亞洲第一的北洋水師,籤訂《馬關條約》獲得兩億三千萬兩白銀巨款;最重要的是日本在甲午戰爭中表現出來的戰鬥力獲得了英國的青睞,英國為了讓日本有能力抑制沙俄在亞洲的擴張,要錢給錢、要技術給技術,讓日本迅速完成工業化。日俄兩國完成工業化後,使得雙方能夠快速的投入更多的軍隊,日俄戰爭中雙方集結兵力近百萬,日本四十多萬人,沙俄五十多萬人,更多的兵力自然帶來更大的傷亡。
日俄戰爭
另外經過1853年的克裡米亞戰爭、1870年的普法戰爭等多次歐洲列強大戰後,各國總結經驗教訓,在武器裝備和戰術戰法等方面都有了長足進步,而這些東西都在日俄戰爭中一一驗證,比如馬克沁重機槍、塹壕戰、戰術機動迂迴、步炮協同作戰等等,這些帶來的是戰場上更高效的殺人效率。
在日俄戰爭具有重要意義的旅順會戰中,日本雖然因為突然襲擊打了沙俄一個措手不及,但是沙俄守軍利用塹壕和馬克沁重機槍組成的防線重創日軍,造成日本軍人5萬餘人死亡,就連日軍統帥乃木希典的兒子都戰死了;之後是日本名將兒玉源太郎善用步炮協同戰術,集中炮火轟炸配合步兵衝鋒,一步步剷除了俄軍的火力點,進而逼降了駐守旅順的俄軍。
再比如遼陽會戰中,日軍13.5萬人、474門炮對陣俄軍16萬人、592門炮,日軍在兵力火力都劣勢的情況下取得進攻勝利佔領遼陽,靠的就是戰術機動,部隊穿插迂迴到俄軍後方,造成俄軍將領庫羅帕特金恐慌,下令全軍撤退放棄遼陽。
日俄戰爭傷亡
最重要的是日俄戰爭是發生在中國東北的戰爭,清政府懼怕日俄的威勢竟然宣布中立,實質上就是放棄了東北的百姓。日俄兩軍無所顧忌,為了籌集後勤物資燒殺搶掠,流離失所的難民有幾十萬人;而且日、俄都強拉中國百姓服勞役,修築防禦工事、運送彈藥,許多人死在炮火連天的戰場上;更可恨的是日、俄會將不服從其命令的中國平民當做間諜肆意殺害。在日俄戰爭期間到底有多少中國民眾無辜慘死根本難以統計,據當時的報紙稱僅蓋州海城地區,就有8400家,約5萬多人遇害。
日俄戰爭的慘狀完全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預演,可惜因為戰事發生在遠離歐洲的東方,交戰雙方還是列強中處於末流的沙俄和日本,對於工業化國家交戰造成的惡果歐洲列強並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一戰爆發前,各國都認為自己優勢很大,能夠快速結束戰爭,輕易的開啟了戰端,上演了一場長達4年、1000多萬人喪生、2000萬人受傷的更大規模的慘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