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車用發動機中冷後進氣管的製作方法
2023-05-03 18:54:01 2
專利名稱:一種車用發動機中冷後進氣管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及一種車用發動機中冷後進氣管,屬於機械領域。
背景技術:
以往的車用發動機中冷後進氣管結構簡單,功能簡陋,無法適應新型汽車的要求,被新的設計所取代。
實用新型內容針對上述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車用發動機中冷後進氣管。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結構方案實現的一種車用發動機中冷後進氣管,主要由入氣口、出氣口、加熱電器安裝孔、火焰預熱器噴嘴安裝孔、溫度壓力傳感器安裝孔、發電機支架、線束支架一和線束支架二組成。如圖6所示發動機中冷後進氣管為S形的一體式結構,其中,自上而下分別設計有出氣口,在出氣口下方的左側有溫度壓力傳感器安裝孔和線束支架二,在向下設計有火焰預熱器噴嘴安裝孔,在火焰預熱器噴嘴安裝孔右側設計有加熱電器安裝孔,在加熱電器安裝孔左側下方設計有入氣口和線束支架一,在加熱電器安裝孔右側設計有發電機支架,本實用新型為鑄模一體式結構。工作原理該件為發動機中冷後進氣管,發動機進氣在被中冷器冷卻後從入氣口進入管子,經出氣口進入發動機氣缸蓋上的進氣流道;該中冷管上設計了電加熱器安裝孔以及火焰預熱器噴孔,可以針對發動機不同工作環境的需求靈活選裝電加熱器或火焰預熱器對發動機進氣進行加熱以輔助冷啟動;該中冷管上還開有溫度壓力傳感器安裝孔,通過溫度壓力傳感器可以採集發動機進氣溫度和壓力信號給控制單元(E⑶)以實現發動機的正常運行;為減少發動機零部件數量,節省發動機安裝空間,該中冷管上還集成了發電機支架和兩個線束支架,分別用於固定發電機和線束。本設計為車用發動機中冷後進氣管,其流道具有良好的空氣動力學性能,氣體流動損失小;該進氣管上還設計了電加熱器安裝孔、火焰預熱噴嘴安裝孔、溫度與壓力傳感器安裝孔和發電機安裝支架,設計兼顧功能及造型;具有集成性好,整體過渡平順、自然,外觀簡潔美觀,模具加工方便,生產成本低,安裝方便,耐久性好等特點。
圖I為車用發動機中冷前進氣管主視圖;圖2為車用發動機中冷前進氣管左視圖;圖3為車用發動機中冷前進氣管右視圖;圖4為車用發動機中冷前進氣管俯視圖;圖5為車用發動機中冷前進氣管仰視圖;圖6為車用發動機中冷前進氣管後視圖。、[0014]其中1、入氣口,2、出氣口,3、加熱電器安裝孔,4、火焰預熱器噴嘴安裝孔,5、溫度壓力傳感器安裝孔,6、發電機支架,7、線束支架一,8、線束支架二。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與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如圖6所示,一種車用發動機中冷後進氣管,主要由入氣口 I、出氣口 2、加熱電器安裝孔3、火焰預熱器噴嘴安裝孔4、溫度壓力傳感器安裝孔5、發電機支架6、線束支架一 7和線束支架二 8組成。如圖6所示發動機中冷後進氣管為S形的一體式結構,其中,自上而下分別設計有出氣口 2,在出氣口 2下方的左側有溫度壓力傳感器安裝孔5和線束支架二8,再向下設計有火焰預熱器噴嘴安裝孔4,在火焰預熱器噴嘴安裝孔4右側設計有加熱電器安裝孔3,在加熱電器安裝孔3左側下方設計有入氣口 I和線束支架一 7,在加熱電器安裝孔3右側下方設計有發電機支架5,本實用新型為鑄模一體式結構。工作原理該件為發動機中冷後進氣管,發動機進氣在被中冷器冷卻後從入氣口I進入管子,經出氣口 2進入發動機氣缸蓋上的進氣流道;該中冷管上設計了加熱器安裝孔3以及火焰預熱器噴嘴安裝孔4,可以針對發動機不同工作環境的需求靈活選裝電加熱器或火焰預熱器對發動機進氣進行加熱以輔助冷啟動;該中冷管上還開有溫度壓力傳感器安裝孔5,通過溫度壓力傳感器可以採集發動機進氣溫度和壓力信號給控制單元(ECU)以實現發動機的正常運行;為減少發動機零部件數量,節省發動機安裝空間,該中冷管上還集成了發電機支架6和兩個線束支架,分別用於固定發電機和線束。本設計為車用發動機中冷後進氣管,其流道具有良好的空氣動力學性能,氣體流動損失小;該進氣管上還設計了電加熱器安裝孔、火焰預熱噴嘴安裝孔、溫度與壓力傳感器安裝孔和發電機安裝支架,設計兼顧功能及造型;具有集成性好,整體過渡平順、自然,外觀簡潔美觀,模具加工方便,生產成本低,安裝方便,耐久性好等優點。
權利要求1.一種車用發動機中冷後進氣管,主要由入氣口、出氣口、加熱電器安裝孔、火焰預熱器噴嘴安裝孔、溫度壓力傳感器安裝孔、發電機支架、線束支架一和線束支架二組成;其特徵在於,自上而下分別設計有出氣口,在出氣口下方的左側有溫度壓力傳感器安裝孔和線束支架二,在向下設計有火焰預熱器噴嘴安裝孔,在火焰預熱器噴嘴安裝孔右側設計有加熱電器安裝孔,在加熱電器安裝孔左側下方設計有入氣口和線束支架一,在加熱電器安裝孔右側設計有發電機支架,進氣管為鑄模一體式結構。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車用發動機中冷後進氣管,主要由入氣口、出氣口、加熱電器安裝孔、火焰預熱器噴嘴安裝孔、溫度壓力傳感器安裝孔、發電機支架、線束支架一和線束支架二組成;本設計為車用發動機中冷後進氣管,其流道具有良好的空氣動力學性能,氣體流動損失小;該進氣管上還設計了電加熱器安裝孔、火焰預熱噴嘴安裝孔、溫度與壓力傳感器安裝孔和發電機安裝支架,設計兼顧功能及造型;具有集成性好,整體過渡平順、自然,外觀簡潔美觀,模具加工方便,生產成本低,安裝方便,耐久性好等優點。
文檔編號F02B29/04GK202441477SQ20122009025
公開日2012年9月19日 申請日期2012年3月12日 優先權日2012年3月12日
發明者丁彬, 孫萬於, 李中泰 申請人:中國重汽集團濟南動力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