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混凝土筒中筒結構儲油罐的製作方法
2023-05-04 05:37:36 2
本發明涉及一種混凝土筒中筒結構儲油罐。
背景技術:
水下儲油的方式可以減少海洋石油開採運輸,直接在海底儲存,提高設備的利用率,節約能源。但由於各種原因,儲油罐會發生不同部位、不同程度的腐燭,造成罐體受損,導致罐內石油洩漏,當發生嚴重洩漏事故後,油品急劇向外部空間洩漏,迅速轉移到大面積的水體區域,一旦發生此類汙染事故,其嚴重程度是巨大的,所以儲油罐的安全性極其重要,首先需要具備良好的防腐蝕性能,且強度能滿足使用要求。
現今通常使用的是雙層鋼罐,但是它們極易受腐蝕,若出現洩漏情況不易修復使用,同時造價也非常的高。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造價低廉的混凝土筒中筒結構儲油罐。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的解決方案是:
一種混凝土筒中筒結構儲油罐,包括內筒,還包括套設在內筒之外的外筒,內筒、外筒均具有鋼筋混凝土結構,所述鋼筋混凝土結構包括由混凝土澆注而成的筒身,筒身內設有沿內筒、外筒延伸方向上布設的若干根鋼筋,所述鋼筋沿筒身的周向上間隔布設,筒身內還設有箍筋,所述箍筋將筒身內的相鄰的鋼筋連接在一起。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內筒和外筒之間設有隔環,隔環內設有均布有若干個相互連通的容納孔。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容納孔內設有吸油材料。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吸油材料為碳海綿。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隔環設有缺口,所述缺口內設有靜壓式液位傳感器和電極式液位計。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缺口設在隔環的底部。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外筒的筒身的外周壁上設有若個向外伸出的防撞部,所述防撞部為防撞釘或防撞筋。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外筒所使用的鋼筋均採用奧氏體不鏽鋼材質或雙向不鏽鋼材質。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防撞部內部設有空腔。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防撞部內部設有空腔或所述防撞部由蜂窩狀蜂窩狀橡膠製成。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防撞部在筒身的周向上間隔設置。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一種混凝土筒中筒結構儲油罐,包括內筒,還包括套設在內筒之外的外筒,內筒、外筒均具有鋼筋混凝土結構,所述鋼筋混凝土結構包括由混凝土澆注而成的筒身,筒身內設有沿內筒、外筒延伸方向上布設的若干根鋼筋,所述鋼筋沿筒身的周向上間隔布設,筒身內還設有箍筋,所述箍筋將筒身內的相鄰的鋼筋連接在一起。本發明使用混凝土鋼筋結構,故其造價低廉,而由於有外筒和內筒的設置,能起到雙重的保護,而且就算外筒受損,也可以直接更換外筒,從而降低成本。本發明用於儲油罐。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說明。顯然,所描述的附圖只是本發明的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實施例,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設計方案和附圖。
圖1是本發明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將結合實施例和附圖對本發明的構思、具體結構及產生的技術效果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發明的目的、特徵和效果。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只是本發明的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實施例,基於本發明的實施例,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所獲得的其他實施例,均屬於本發明保護的範圍。另外,文中所提到的所有聯接/連接關係,並非單指構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據具體實施情況,通過添加或減少聯接輔件,來組成更優的聯接結構。本發明中的各個技術特徵,在不互相矛盾衝突的前提下可以交互組合。
參照圖1,這是本發明的實施例,具體地:
一種混凝土筒中筒結構儲油罐,包括呈豎直放置內筒1,還包括套設在內筒1之外的呈豎直放置的外筒2,內筒1、外筒2均具有鋼筋混凝土結構,所述鋼筋混凝土結構包括由混凝土澆注而成的筒身31,筒身31內設有呈豎直放置的若干個鋼筋32,所述鋼筋32沿筒身31的周向上間隔布設,筒身31內還設有箍筋33,所述箍筋33將筒身31內的相鄰的鋼筋32連接在一起。本發明使用混凝土鋼筋結構,故其造價低廉,而由於有外筒和內筒的設置,能起到雙重的保護,而且就算外筒受損,也可以直接更換外筒,從而降低成本。
內筒1和外筒2之間設有隔環41,隔環41內設有均布有若干個相互連通的容納孔。本實施例的隔環為塑料材質,隔環41不但隔環能起到緩衝的作用,容納孔也能鎖住滲液,同時塑料製成的隔環重量小。
本實施例是專門用於設置在海底的油罐,為了便於吸附洩漏油,防止汙染環境,所述容納孔內設有吸油材料。
為了提高吸附能力,所述吸油材料為碳海綿。
隔環41設有缺口,所述缺口內設有靜壓式液位傳感器5和電極式液位計6。當內筒發生破損,導致油洩漏,那麼若只有靜壓式液位傳感器5可獲得對應的壓力信號,人們可知道內筒發生洩漏,而當靜壓式液位傳感器5和電極式液位計6都發出信號,那麼人們可知道外筒發生洩漏。
為了讓人們儘早知道洩漏情況,所述缺口設在隔環41的底部。
因為本實施例是專門用於設置在海底的油罐,所以外筒2的筒身31的外周壁上設有若個向外伸出的防撞部34,所述防撞部34為防撞釘或防撞筋。這樣海底的巨大海流就不能將儲油罐衝走。
所述防撞部34內部設有空腔,當然所述防撞部34可以由橡膠製成且為蜂窩狀結構,這樣就能實現吸能,空腔可讓防撞部行變形或被破壞,實現吸能的效果,而橡膠製成的防撞部34能起到緩衝功能將衝擊力的峰值降低。
所述防撞部在筒身的周向上間隔設置。這樣相鄰的儲油罐就可以緊挨設置,讓相鄰的儲油罐的防撞部相互嵌合,提高空間的利用率,也便於讓相鄰的儲油罐連成一整體。
為了防止海水的侵蝕,外筒2所使用的鋼筋32均採用奧氏體不鏽鋼材質或雙向不鏽鋼材質。
為了該發明結構能保持穩定,在外筒的底部設有樁柱式鋼筋混凝土基礎,基礎承臺與外筒底部現澆。
以上對本發明的較佳實施方式進行了具體說明,但本發明並不限於所述實施例,熟悉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不違背本發明精神的前提下還可作出種種的等同變型或替換,這些等同的變型或替換均包含在
本技術:
權利要求所限定的範圍內。
技術特徵:
技術總結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混凝土筒中筒結構儲油罐,包括內筒,還包括套設在內筒之外的外筒,內筒、外筒均具有鋼筋混凝土結構,所述鋼筋混凝土結構包括由混凝土澆注而成的筒身,筒身內設有沿內筒、外筒延伸方向上布設的若干根鋼筋,所述鋼筋沿筒身的周向上間隔布設,筒身內還設有箍筋,所述箍筋將筒身內的相鄰的鋼筋連接在一起。本發明使用混凝土鋼筋結構,故其造價低廉,而由於有外筒和內筒的設置,能起到雙重的保護,而且就算外筒受損,也可以直接更換外筒,從而降低成本。本發明用於儲油罐。
技術研發人員:張國學;盧娟
受保護的技術使用者:佛山科學技術學院
技術研發日:2017.05.16
技術公布日:2017.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