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舒適耐磨的恆壓車胎的製作方法
2023-05-03 13:46:12 2

本實用新型涉及輪胎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舒適耐磨的恆壓車胎。
背景技術:
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人們對日常交通工具使用便利性的要求越來越高,特別作為個人短途出行必備的自行車、電動車等,對日常生活的影響更加明顯。
目前的自行車車胎包括雙層車胎和真空胎,日常使用時,均需要配備氣筒為車胎充氣,耗時耗力,若車胎質量較差,氣體逃逸過快,更需要頻繁地為車胎充氣,這對使用的便利性影響較大;另外,無論是那種輪胎,一旦刺破後就會失壓,車輪無法正常行駛,只能推行,該突發情況對實際使用的體驗影響更為明顯。
隨著車輛的增加和交通擁堵,行駛的安全性也成為人們重視的焦點,然而現有的自行車需要另外購買螢光貼片和螢光衣物,以滿足夜間騎行的安全性需要,但實際使用麻煩,標準也不統一,效果並不理想。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舒適耐磨的恆壓車胎,它具有結構簡單、安裝方便和舒適耐用的優點。
本實用新型是這樣來實現的,一種舒適耐磨的恆壓車胎,它包括車胎主體以及設置在車胎主體外緣的胎面,其特徵在於,所述車胎主體包括橡膠層以及位於橡膠層中的帘布層,所述帘布層的兩端翻折後與位於橡膠層的鋼絲相連;所述車胎主體的內壁貼有用於恆壓的氣體釋放貼片。
所述胎面的中心花紋面為連續的沿著胎面圓周設置的直紋面,該直紋面還穿插有延伸至輪胎側緣的防滑溝紋。
優選的是:所述車胎主體靠近胎面的部分還設有表面塗覆有螢光塗層的防磨邊。
所述氣體釋放貼片包括若干個獨立的容納有氣體發生物質的囊狀腔室,每個囊狀腔室中設置有用於觸發氣體發生物質釋放氣體的觸發器,觸發器與帶有氣壓傳感器的延時控制單元相連。
優選的是:所述若干個囊狀腔室通過膠黏貼片連接成一個成體,並通過膠黏貼片貼在車胎主體的內壁上。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本實用新型使用方便,舒適穩定,顯著提高了車胎使用便利性和舒適性,它一方面對車胎結構以及胎面進行了改進,使得車胎結構強度更好,耐磨性和行駛的安全性更好,另一方面,在不改變傳統車胎主體生產工藝的基礎上,增加了具有穩壓功能的貼片,可解決日常胎壓低以及車胎刺穿失壓無法行駛的問題,且結構簡單,安裝更換方便,使用成本低廉。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的結構剖面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胎面中心花紋的結構示意圖。
在圖中,1、胎面 2、橡膠層 3、帘布層 4、鋼絲 5、氣體釋放貼片。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說明。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的,該舒適耐磨的恆壓車胎包括車胎主體以及設置在車胎主體外緣的胎面1,其結構特點是,所述車胎主體包括橡膠層2以及位於橡膠層2中的帘布層3,所述帘布層3的兩端翻折後與位於橡膠層2的鋼絲4相連;所述車胎主體的內壁貼有用於恆壓的氣體釋放貼片5;本實用新型在於對車胎主體的設計,它採用帘布層3與鋼絲4相結合的結構方式,可提高輪胎整體結構強度,使得帘布層3具有很好的延展性,其與橡膠層2的接觸性更好,也易於加工成型;另外為了克服現有輪胎長期放置時,內部氣體散逸,氣壓不足的問題,還在車胎主體的內壁設置了氣體釋放貼片5,可及時對低壓輪胎進行自動充氣,也避免了輪胎刺破後無法行駛的尷尬,滿足輪胎刺破失壓後的騎行需要。
在此基礎上,本實用新型還對胎面1進行了結構設計,使其獲得更好的行駛性能,其結構如圖2所示,該胎面1的中心花紋面為連續的沿著胎面圓周設置的直紋面101,該直紋面101還穿插有延伸至輪胎側緣的防滑溝紋102;所述直紋面101由若干個夾角為鈍角的連續直線槽紋連接而成,而防滑溝紋102則穿插在所述鈍角處;這樣的結構設計既能獲得低滾動阻力,使騎行更輕快,與防滑溝紋102相結合,又能夠及時排出泥水,防滑性更好,也降低噪音,提高了駕乘舒適性;在具體實施時,所述車胎主體靠近胎面1的部分還設有表面塗覆有螢光塗層的防磨邊103;這樣可通過螢光塗層的反射夜間燈光,提高行駛的安全性,還通過防磨邊103,提高過彎的摩擦力,也降低了對車胎側壁的磨損。
本實用新型為了獲得更好的恆壓使用效果,還對實現該功能的氣體釋放貼片5進行了結構設計,它包括若干個獨立的容納有氣體發生物質的囊狀腔室,每個囊狀腔室中設置有用於觸發氣體發生物質釋放氣體的觸發器,觸發器與帶有氣壓傳感器的延時控制單元相連;所述若干個囊狀腔室通過膠黏貼片連接成一個成體,並通過膠黏貼片貼在車胎主體的內壁上;在實際使用時,氣體釋放貼片5設置為沿著車胎主體內壁黏貼的環形結構,這樣不僅利於安裝,也不影響車胎的動態平衡;當車輛使用時間較長時,其內的胎壓降低,氣壓傳感器檢測到胎壓低於設定值,就會將信號傳遞給延時控制單元,延時控制單元就會通過觸發器控制相應的囊狀腔室中的氣體發生物質釋放氣體,直至胎壓正常,這就避免了用氣筒為車胎頻繁打氣的麻煩,由於各個囊狀腔室彼此獨立,可以反覆使用多次;該氣體釋放貼片5還能滿足車胎刺破後短暫騎行的需要,由延時控制單元根據氣壓衰減信號,控制囊狀腔室依次延時釋放氣體,避免了車胎失壓後無法騎行的尷尬,滿足了日常的實際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