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降低輻射噪聲的貫通型驅動橋用圓柱齒輪殼體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05-11 02:42:46 1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降低輻射噪聲的貫通型驅動橋用圓柱齒輪殼體結構,屬於汽車驅動橋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汽車驅動橋在使用過程中,易產生噪聲問題,嚴重影響乘駕舒適性,同時對外部環境造成噪聲汙染。驅動橋噪聲產生的主要原因如下:一是主、從動錐齒輪等因齒面嚙合位置不正確、傳動誤差波動大和重合度係數不高等原因產生的嚙合噪聲,二是軸承在高速旋轉運動時因滾道表面及滾動體的形狀誤差彼此相互碰撞而形成的接觸噪聲。上述的兩種噪聲的傳遞路徑,其中一種方式是通過位於貫通型驅動橋前端位置的圓柱齒輪殼體向外界輻射出去。普通的貫通型驅動橋圓柱齒輪殼體採用外表面無加強筋、少加強筋或發散型加強筋結構,當裝配到橋總成上時,殼體的整體模態及聲學特性差,輻射噪聲較大。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降低輻射噪聲的貫通型驅動橋用圓柱齒輪殼體結構,其採用在圓柱齒輪殼外表面進行平行筋及圓周向發散筋綜合布置,改善圓柱齒輪殼體模態及聲學特性,降低貫通型驅動橋圓柱齒輪殼向外界輻射噪聲等級。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一種降低輻射噪聲的貫通型驅動橋用圓柱齒輪殼體結構,其特徵在於:齒輪殼體的邊沿為一圈法蘭體,齒輪殼體上設有一個軸承支撐體和軸間差速鎖支撐體,其他位置均為圓柱齒輪包容體,齒輪殼體的表面布置有5條加強筋,加強筋的厚度為6-12mm,加強筋具體布置結構是從軸承支撐體外周緣延伸到法蘭體的外緣位置,其中第一加強筋和第二加強筋布置在軸承支撐體一側,第三加強筋布置於軸承支撐體另一側,第一加強筋和第二加強筋以及第三加強筋相互平行,每側加強筋之間間隔距離為30-80mm,第四加強筋和第五加強筋以軸承支撐體為中心圓周向外延伸,第四加強筋和第五加強筋與第一加強筋、第二加強筋、第三加強筋呈夾角布置,具體角度範圍為30°-80°;齒輪殼體的圓柱齒輪包容體按從動錐齒輪外輪廓仿形設計,圓柱齒輪包容體與圓柱齒輪外輪廓間隙為5-25mm。
本實用新型的積極效果是圓柱齒輪殼體外表面平行筋和圓周發散筋綜合布置以及小內腔體結構,改善圓柱齒輪殼體模態特性及聲學性能,能有效降低殼體向外界輻射噪聲的級別;加強筋的布置增加了圓柱齒輪殼外表面的散熱面積,降低殼內的潤滑油溫度,改善了齒輪等部件的工作環境,延長驅動橋運行壽命。
附圖說明
圖1 為本實用新型的正面結構圖。
圖2 為本實用新型的底面結構圖。
圖3 為本實用新型在貫通橋上的連接結構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如圖1-3所示,一種降低輻射噪聲的貫通型驅動橋用圓柱齒輪殼體結構,其特徵在於:齒輪殼體的邊沿為一圈法蘭體1,齒輪殼體上設有一個軸承支撐體3和軸間差速鎖支撐體4,其他位置均為圓柱齒輪包容體2,齒輪殼體的表面布置有5條加強筋,加強筋的厚度為6-12mm,加強筋具體布置結構是從軸承支撐體3外周緣延伸到法蘭體1的外緣位置,其中第一加強筋5和第二加強筋6布置在軸承支撐體3一側,第三加強筋7布置於軸承支撐體3另一側,第一加強筋5和第二加強筋6以及第三加強筋7相互平行,每側加強筋之間間隔距離為30-80mm,第四加強筋8和第五加強筋9以軸承支撐體3為中心圓周向外延伸,第四加強筋8和第五加強筋9與第一加強筋5、第二加強筋6、第三加強筋7呈夾角布置,具體角度範圍為30°-80°,形成對圓柱齒輪嚙合時作用力的控制;齒輪殼體的圓柱齒輪包容體2按從動錐齒輪外輪廓仿形設計,,減少殼體型腔的體積,圓柱齒輪包容體2與圓柱齒輪外輪廓間隙為5-25mm,,同時與法蘭體1和軸承座支撐體3融合連接。
圓柱齒輪殼體聲學和模態特性優化分析結論:在400~3000Hz內,本實用新型輻射聲功率級減小了2.1dB(A)。
綜合以上對圓柱齒輪殼體的對比分析,本實用新型能有效改善殼體的模態特性,降低殼體向外界輻射噪聲的級別,提高汽車驅動橋的使用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