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生產氣凝膠粉體的後處理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5-10 19:41:16 3

本實用新型屬於裝置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生產氣凝膠粉體的後處理裝置。
背景技術:
氣凝膠是一種低密度、高孔隙率的納米多孔材料,具有連續的納米級三維網絡結構及孔洞,是目前世界上已知的密度最小和導熱係數最低的固體材料,在力學、聲學、熱學、光學等多方面有獨特性質,在航天航空、軍工、石化、礦產、電子、醫用、冶金等領域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目前國內外製備氣凝膠大多採用超臨界乾燥技術,在超臨界狀態下,氣體和液體之間的界面消失,變成一種界於氣體和液體之間的均勻流體。這種流體逐漸從凝膠中排出,由於不存在氣-液界面,也就不存在毛細作用,不會引起凝膠體的體積收縮和孔結構的破壞,得到的產品結構和納米孔洞保存完好,但是該方法對設備要求高、能耗大、生產成本高。常壓乾燥是在常壓和加熱的條件下,對溼凝膠進行緩慢乾燥,這種方法存在乾燥周期長、凝膠收縮率大,比表面積和空隙率降低。
現在國內外工業化的氣凝膠裝置較少,為了解決氣凝膠材料製備技術中存在的製備工藝複雜、生產效率低下、溶劑回收困難等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常壓乾燥法生產氣凝膠粉體的後處理裝置,包括乾燥釜、溶劑回收釜、粉碎釜和自動稱重封裝釜四部分。本裝置結構合理,能夠連續大量處理生產出來的氣凝膠粉末,且產品粒度均勻,設備自動化程度高,生產效率高。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缺點與不足,本實用新型的首要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生產氣凝膠粉體的後處理裝置。該裝置可對採用常壓乾燥法生產的氣凝膠粉體進行連續處理,從而實現連續生產。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通過下述方案實現:
一種生產氣凝膠粉體的後處理裝置,包括乾燥釜、溶劑回收釜、粉碎釜和自動稱重封裝釜四部分。
所述的乾燥釜通過進料口與反應釜連接。
所述的乾燥釜通過溶劑管與溶劑回收釜連接。
所述的乾燥釜、粉碎釜和自動稱重封裝釜依次連接,各釜之間的物料通過氣力輸送機進行輸送。
所述的乾燥釜採用常壓蒸汽乾燥。
所述的乾燥釜中間設有攪拌槳,可對釜中的溼凝膠進行攪拌,使其受熱均勻,達到提高幹燥速度、實現初步粉碎的目的。
所述的溶劑回收釜採用減壓蒸餾和循環水冷凝的方式進行。
所述的粉碎釜採用高速剪切設備,如所述粉碎釜中間可設有高速剪切機,或,所述粉碎釜中設有超聲波發生器,從而利用超聲波熔接技術與傳統剪切相結合,對氣凝膠物料進行剪切粉碎。
所述的自動稱重封裝釜,當氣凝膠粉體進入累積達到預設體積或重量時,即自動進行分裝打包,預設體積或重量可按需求進行調整設定。
在上述生產氣凝膠粉體的後處理裝置中,反應釜製備得到的溼凝膠通過進料口進入乾燥釜,在乾燥釜內實現均勻乾燥和初步粉碎;經過乾燥和初步粉碎後的氣凝膠物料通過氣力輸送機運送到粉碎釜,利用超聲波熔接技術與傳統剪切相結合,剪切效果更顯著,生產效率更高效;粉碎後的氣凝膠粉體通過氣力輸送機運送到粉體自動稱重封裝釜,當釜內的氣凝膠粉體達到設定體積或重量後,即進行自動分裝打包。
本實用新型相對於現有技術,具有如下的優點及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生產氣凝膠粉體的後處理裝置,生產操作過程簡單、可降低勞動強度、節約人力成本;本實用新型設備安裝與拆卸方便、快捷,可快速實現易地生產;本實用新型設備自動化程度高,產品性能穩定。
本實用新型針對常壓乾燥法製備氣凝膠粉體的特點,將乾燥、粉碎、溶劑回收、封裝四部分結合在一起,並採用自動封裝技術,製備的氣凝膠顆粒表面光滑、粒徑分布均勻,節約了人力成本,實現了生產自動化。
附圖說明
圖1為實施例中生產氣凝膠粉體後處理裝置的生產流程圖。
圖2為實施例中生產氣凝膠粉體後處理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其中,1為進料口;2為電機;3為溶劑管;4為溶劑回收釜;5為高速剪切機;6為自動稱重封裝釜;7為氣力輸送機;8為粉碎釜;9為連通管道;10為乾燥釜;11為攪拌槳。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和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描述,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不限於此。
實施例1:如圖2所示,一種採用常壓乾燥法生產氣凝膠粉體的後處理裝置,包括乾燥釜10、溶劑回收釜4、粉碎釜8和自動稱重封裝釜6四部分。所述的乾燥釜10通過進料口1與反應釜連接。所述的乾燥釜10通過溶劑管3與溶劑回收釜4連接。所述的乾燥釜10、粉碎釜8和自動稱重封裝釜6依次連接,各釜之間的物料通過氣力輸送機7進行輸送。
其中,所述乾燥釜採用常壓蒸汽乾燥;乾燥釜中間設有攪拌槳11,可對釜中的溼凝膠進行攪拌,使其受熱均勻,達到提高幹燥速度、實現初步粉碎的目的,所述攪拌槳由電機2帶動;所述溶劑回收釜採用減壓蒸餾和循環水冷凝的方式進行;所述的粉碎釜採用高速剪切設備,如所述粉碎釜中間可設有高速剪切機5,或,所述粉碎釜中設有超聲波發生器,從而利用超聲波熔接技術與傳統剪切相結合,對氣凝膠物料進行剪切粉碎;自動稱重封裝釜中,在氣凝膠粉體累積達到預設體積或重量時,即自動進行分裝打包,並從出料口中輸出,預設體積或重量可按需求進行調整設定。
實施例2:生產流程圖如圖1所示,在上述生產氣凝膠粉體的後處理裝置中,反應釜製備得到的溼凝膠通過進料口1進入乾燥釜10,在乾燥釜內實現均勻乾燥和初步粉碎,溶劑經溶劑管3進入溶劑回收釜4,經減壓蒸餾和循環水冷凝的方式回收;經過乾燥和初步粉碎後的氣凝膠物料通過氣力輸送機7運送到粉碎釜8,利用超聲波熔接技術與傳統剪切相結合,剪切效果更顯著,生產效率更高效;粉碎後的氣凝膠粉體通過氣力輸送機7運送到粉體自動稱重封裝釜6,當釜內的氣凝膠粉體達到設定體積或重量後,即進行自動分裝打包,從出料口輸出。
上述實施例為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實施方式,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並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實質與原理下所作的改變、修飾、替代、組合、簡化,均應為等效的置換方式,都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