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式拉力捆緊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5-10 21:04:01 3
專利名稱:機械式拉力捆緊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種捆緊裝置,特別涉及的是一種機械棘輪式物品移動及捆緊裝置。
手動鏈條式起重用葫蘆是目前國內用於大件不規則物品捆緊及與運輸工具固緊在一起的一種普遍採用的工具。這種結構由於鏈條的受力不能太大的原因故捆緊力不大。較大拉力的葫蘆則體積大、自重重,拉緊後鏈條的固定也不方便,且對鍵條的焊接要求高。鑑於以上原因,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提供一種結構緊湊、體積小、成本低、操作方便,捆緊力大、適用範圍廣的機械式拉力捆緊裝置。
本實用新型由捆緊器、張緊帶(2)、拉鉤(4、5)組成(參見
圖1、圖2),捆緊器包括頭部帶通孔的內架,分別位於內架頭部通孔兩側帶對稱月牙形孔的左右棘輪、包含分別位於左右棘輪兩側的帶孔左側板和帶孔右側板的外架、分別依次穿過左側板上的孔和左棘輪上的月牙形孔和內架頭部通孔和右棘輪上的月牙形孔和右側板上的孔而將左右側板和左右棘輪和內架聯為一體的橫截面形狀為月牙形的兩軸,兩軸之間形成能插入張緊帶的帶槽,在內架兩側與左右棘輪齒槽相對的位置上開有通槽,在內架上裝有兩端穿過內架兩側通槽而起棘爪作用的承力滑板,在外架左右側板的相對應位置上開有通槽,撥動板穿過左右側板上的通槽而安裝在外架上,張緊帶(2)的一端先插入月牙形兩軸間形成的帶槽中然後繞於兩軸上,張緊帶(2)的另一端與拉鉤(4)相聯,拉鉤(5)裝於內架與兩月牙形軸相對應的另一端位置上。
上述的拉鉤(5)上可聯接張緊帶(3)、張緊帶(3)的另一端裝於與內架兩月牙形軸相對應的另一端位置上(參見
圖1)。
在上述的撥動板中部有通孔,在左右側板與撥動板中部通孔間裝有扭簧(參見
圖1),如採用兩根扭簧受力更均勻,拉動撥動板時不致發生偏斜,減少了撥動板與側板間的摩擦。
在上述的滑板上裝有回位彈簧,使滑板有一定力量插入棘輪齒槽中(參見圖2)。
在上述的左右側板頭部分別有一段凸起高度超出左右棘輪外緣的凸起部,在內架與左右側板頭部凸起部起作用時的對應位置上有止動缺口(參見
圖1、圖3)。
本實用新型中的外架可與承受兩端拉力的內架收放在一起而佔據的空間較小,由於採用強度大的張緊帶(如可採用扁寬尼龍編織帶、柔軟而彎曲拉伸強度大),拉力均勻作用於半月牙型軸和拉鉤環上且合力的作用線與整個裝置的力作用線重合而無偏心附加力,提高了本實用新型的可靠性和使用壽命。本實用新型處於工作狀態時佔據空間較小,其平直底面與物品貼合好,外凸絕對高度小,適用範圍廣。
本實用新型具有結構緊湊、體積小、成本低,操作方便,捆緊力大,使用壽命長,適用範圍廣,特別適用於物品之間空隙要求較小或不允許外凸較多的場合等優點。
以下結合附圖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
圖1本實用新型結構主視圖圖2本實用新型結構俯視圖圖3圖2中A-A剖視圖本實用新型由捆緊器1、張緊帶2、3,分別與張緊帶2、3一端聯接的拉鉤4、5組成。捆緊器1包括頭部帶通孔的U型承力內架6,分別位於內架6頭部通孔兩側的帶對稱月牙形孔的左棘輪7、右棘輪8,包含分別位於左右棘輪兩側的帶孔左側板9和帶孔右側板10及裝於兩側板尾部間的手把11構成的外架12,分別依次穿過左右側板上的孔和左右棘輪月牙形孔和內架頭部通孔且將它們聯為一體的兩個橫截面形狀為月牙形的軸13、14。在兩軸13、14的兩端頭裝有鎖緊定位銷15。兩軸13、14間形成帶槽16。在外架12的左右側板相對應位置上開有與棘輪齒槽方向一致的斜通槽17,穿過左右側板上的斜通槽17而裝在外架12上的中部帶通孔18的撥動板19。左右側板與撥動板19中部上的通孔18之間裝有兩根扭簧20。在左右側板的中部有定位拉緊的定位加強杆21。在左右側板的頭部分別有一段凸起高度超出左右棘輪外緣的凸起部22。在內架6與左右側板頭部凸起部起作用時的相對位置上有止動缺口23。在內架6兩側與左右棘輪相對應的位置上也開有與棘輪齒槽方向一致的斜通槽24,在內架6上裝有兩端穿過斜通槽24的能通起棘爪使用的滑板25。滑板25中部有與滑板25成一體的尾部凸塊26。在內架6底部與尾部凸塊26相對應位置上有凸耳27,凸耳27上設有能允許滑板25尾部凸塊26通過的孔28。在尾部凸塊26與凸耳27間裝有回位彈簧29。在內架6上與兩軸13、14相對應位置上裝有拉力杆30(可採用螺栓代替)。張緊帶2的另一端插入兩月牙形軸13、14之間的帶槽15而繞在兩軸上。張緊帶3的另一端緊固在拉力杆30上。
本實用新型中僅內架、棘輪、滑板、撥動板和拉鉤均採用低合金鋼板料衝壓而成,而左右側板則可採用較便宜的碳鋼衝壓製成。拉力杆用低合金鋼而加強杆用碳鋼,故有成本低廉,工藝簡單的特點。張緊帶可採用扁形寬尼龍偏織帶。
本實用新型工作時,準備移位或捆緊的物品(成捆軟硬物品或貨櫃在車、船上的固緊及需拉緊和固定拉緊之處)的兩環形繩頭(或箱體的耳環)用本實用新型中的拉鉤鉤住,手握外架上的手把拉動外架離開內架至止動位置,從而使撥動板撥動棘輪帶動半月牙形軸轉動而使張緊帶慢慢收緊纏繞在半月牙形兩軸上,這樣待捆緊物品繩頭間的距離由於本實用新型的拉動而逐漸靠近達到捆緊物品或固定箱體之目的為止。在達到預期的拉緊狀態後將外架壓回原來與內架貼合的位置,這時本實用新型的體積最小。不管車船如何顛簸,由於兩端張緊帶的拉緊使一端的棘輪輪齒緊壓在內架通槽中的滑板上而將力傳給了內架,這樣使張緊帶拉緊半月牙形軸而使棘輪的旋轉趨向受到阻止。在需要取出本實用新型時,只需拉動裝於外架左右側板通槽中的撥動板而使其頭部從棘輪齒槽中撥出並轉動外架而使外架繞月牙形軸旋轉離開內架頭部越過止動位置時便鬆開撥動板再用力轉動外架至撥動板進入止動缺口為止。在外架轉動的最後階段,其頭部的凸起部便將內架上的滑板頂起而離開棘輪外緣。此時,棘輪因無棘爪而受張緊帶的拉動而迴轉,使張緊帶放鬆直至可把兩拉鉤取出為止。
權利要求1.一種機械式拉力捆緊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捆緊裝置由捆緊器(1)、張緊帶(2)、拉鉤(4、5)組成,捆緊器(1)包括頭部帶通孔的內架、分別位於內架頭部通孔兩側的帶對稱月牙形孔的左右棘輪、包含分別位於左右棘輪兩側的帶孔左側板和帶孔右側板的外架,分別依次穿過左側板上的孔和左棘輪上的月牙形孔和內架頭部通孔和右棘輪上的月牙形孔和右側板上的孔而將左右側板和左右棘輪和內架聯為一體的橫截面形狀為月牙形的兩軸,兩軸之間形成能使張緊帶插入的帶槽,在內架兩側與左右棘輪齒槽相對應的位置上開有通槽,在內架上裝有兩端穿過內架兩側通槽起棘爪作用的承力滑板,在外架左右側板的相對位置上開有通槽,撥動板穿過左右側板上的通槽而裝在外架上,張緊帶(2)的一端先插入月牙形兩軸間形成的帶槽中然後繞於兩軸上,張緊帶(2)的另一端與拉鉤(4)聯接,拉鉤(5)裝於內架與兩月牙形軸相對應的另一端位置上。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機械式拉力捆緊裝置,其特徵在於拉鉤(5)上可聯接張緊帶(3),張緊帶(3)的另一端裝於內架與兩月牙形軸相對的另一端位置上。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機械式拉力捆緊裝置,其特徵在於撥動板中部有通孔,在左右側板與撥動板通孔間裝有扭簧。
4.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機械式拉力捆緊裝置,其特徵在於滑板上裝有回位彈簧。
5.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機械式拉力捆緊裝置,其特徵在於滑板上裝有回位彈簧。
6.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機械式拉力捆緊裝置,其特徵在於外架中左右側板頭部分別有一段凸起高度超出左右棘輪外緣的凸起部,在內架與左右側板頭部凸起部起作用時的對應位置上有止動缺口。
7.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機械式拉力捆緊裝置,其特徵在於外架中左右側板頭部分別有一段凸起高度超出左右棘輪外緣的凸起部,在內架與左右側板凸起部起作用時的對應位置上有止動缺口。
8.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機械式拉力捆緊裝置,其特徵在於外架中左右側板頭部分別有一段凸起高度超出左右棘輪外緣的凸起部,在內架與左右側板凸起部起作用時的對應位置上有止動缺口。
9.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機械式拉力捆緊裝置,其特徵在於外架中左右側板頭部分別有一段凸起高度超出左右棘輪外緣的凸起部,在內架與左右側板凸起部起作用時的對應位置上有止動缺口。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機械式拉力捆緊裝置,由捆緊器、張緊帶、拉鉤組成。捆緊器包括內架、分別位於內架兩側的左右棘輪,包含分別位於左右棘輪外側的左右側板的外架,依次穿過左右側板和左右棘輪和內架而將它們聯為一體的兩月牙形軸。在內架兩側開有通槽,起棘爪作用的滑板穿過通槽而裝在內架上。左右側板上也開有通槽,撥動板穿過通槽而裝在外架上。結構緊湊、體積小、成本低、操作方便、捆緊力大、使用壽命長、適用範圍廣。
文檔編號B65B13/22GK2059424SQ8921331
公開日1990年7月18日 申請日期1989年11月22日 優先權日1989年11月22日
發明者程國梁, 邵文明 申請人:成都市崇慶縣西江萬成輕工機械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