桌面處理器的供電架構系統的製作方法
2023-05-02 23:46:01 1

本發明涉及顯示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桌面處理器的供電架構系統。
背景技術:
數字光處理(Digital Light Procession,DLP)技術是一種具有極高可靠性的全數字顯示技術,能夠為各類產品如大屏幕數位電視、公司/家庭/專業會議投影、數位相機等提供最佳圖像效果,目前,DLP技術已被廣泛應用於滿足各種追求視覺圖像優異質量的需求之中,是市場上最具發展潛力的多功能顯示技術之一。在DLP技術顯示應用中,需要利用桌面處理器,而桌面處理器的供電可靠性對桌面處理器的正常工作至關重要,桌面處理器電源架構的優劣將直接影響DLP技術的顯示應用效果和可靠性。通常情況下,DLP技術顯示應用中的桌面處理器的供電架構採用的是ATX標準電源,而為了保證供電的可靠性,一般採用冗餘ATX標準的電源為桌面處理器供電,但採用冗餘ATX標準的電源為桌面處理器供電,往往存在不支持熱插拔以及由於冗餘ATX標準的電源為一個整體、不便於拆裝而導致的維護性較差的問題,同時,由於外購的ATX冗餘電源提供的5V功率較大,而桌面處理器對於5V功率的消耗並不大,最終造成電源冗餘過剩,導致電源利用率不高。
技術實現要素:
基於此,有必要針對現有為桌面處理器供電的冗餘ATX標準的電源存在不支持熱插拔、維護性較差以及電源利用率不高的問題,提供一種桌面處理器的供電架構系統。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採取如下的技術方案:
一種桌面處理器的供電架構系統,包括設置於桌面處理器上的轉接底板、第一供電支路以及通過所述第一供電支路為所述桌面處理器供電的系統電源,
所述第一供電支路包括並聯的第一待機供電子支路、第一供電子支路和第二供電子支路,所述第一待機供電子支路、所述第一供電子支路和所述第二供電子支路分別與所述桌面處理器連接並為所述桌面處理器供電;
所述轉接底板與所述第一供電子支路連接,且所述轉接底板對所述第一供電子支路的輸出電壓進行轉換處理後為所述桌面處理器供電。
在上述桌面處理器的供電架構系統中,系統電源通過其中一路供電子支路供電到轉接底板上,在轉接底板上實現輸出電壓的轉換,系統電源原有的供電子支路與轉接底板共同為桌面處理器供電,在保證能夠為桌面處理器提供需要的電源的同時,減少了系統電源與桌面處理器之間的供電子支路的總路數,利用較低的成本實現桌面處理器的供電架構的冗餘功能的同時,提升了電源的利用率,並實現了電源的熱插拔,有利於後期的維護。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桌面處理器的供電架構系統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另一個實施例中桌面處理器的供電架構系統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又一個實施例中桌面處理器的供電架構系統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附圖及較佳實施例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進行詳細描述。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參見圖1所示,一種桌面處理器的供電架構系統,包括設置於桌面處理器上的轉接底板100、第一供電支路200以及通過第一供電支路為桌面處理器供電的系統電源300,其中,第一供電支路200包括並聯的第一供電子支路210、第一待機供電子支路220和第二供電子支路230,第一供電子支路210、第一待機供電子支路220和第二供電子支路230分別與桌面處理器連接並為桌面處理器供電;並且,轉接底板100與第一供電子支路連接,轉接底板100對第一供電子支路210的輸出電壓進行轉換處理後為桌面處理器供電,例如轉接底板100對第一供電子支路210的輸出電壓進行降壓轉換處理後為桌面處理器供電。
在本實施例中,系統電源不僅通過第一供電子支路和第二供電子支路直接為桌面處理器供電,同時通過桌面處理器上設置的轉接底板,該轉接底板作為桌面處理器的一塊板卡,將第一供電子支路的輸出電壓為轉換成其它電壓值,再由轉接底板為桌面處理器供電,由於桌面處理器對於某些電源的功率消耗小,因此本實施例所提出的桌面處理器的供電架構系統能夠有效避免系統電源直接為桌面處理器提供功耗消耗小的電源而造成的冗餘過剩,在保證能夠為桌面處理器提供需要的電源的同時,減少了系統電源與桌面處理器之間的供電子支路的總路數,利用較低的成本實現桌面處理器的供電架構的冗餘功能的同時,提升了電源的利用率,並實現了電源的熱插拔,有利於後期的維護。
作為一種具體的實施方式,轉接底板包括用於將第一供電子支路的輸出電壓進行轉換處理的直流電壓轉換器。在本實施方式中,直流電壓轉換器集成於轉接底板之上,其具體可以為一種降壓轉換器或者升降壓轉換器,該降壓轉換器或者升降壓轉換器可以利用目前現有的PWM(Pulse Width Modulation,脈衝寬度調製)控制型轉換器或者PFM(Pulse Frequency Modulation,脈衝頻率調製)控制型轉換器實現。
作為一種可選的實施方式,直流電壓轉換器可以為DC-DC電源管理晶片,如DC-DC Boost開關變換器等,DC-DC Boost開關變換器是電源管理晶片中比較常見的一種直流變換器,其在降壓的過程中能量損耗比較小,晶片的發熱現象不明顯,晶片封裝較小,便於集成,且能夠實現PWM控制,因此可以利用DC-DC電源管理晶片實現電壓轉換並為桌面處理器提供功耗相對較小的電源。
作為一種具體的實施方式,第一待機供電子支路的輸出電壓為5V,第一供電子支路的輸出電壓為12V,第二供電子支路的輸出電壓為3.3V。本實施方式對第一待機供電子支路、第一供電子支路和第二供電子支路的輸出電壓的具體參數進行了限定,限定第一待機供電子支路、第一供電子支路和第二供電子支路的輸出電壓分別為5V、12V和3.3V,符合桌面處理器的實際工作電源需求。
作為一種具體的實施方式,如圖2所示,桌面處理器的供電架構系統還包括作為系統電源的冗餘電源的備份電源400和第二供電支路500,第二供電支路500包括並聯的第三供電子路510、第二待機供電子支路520和第四供電子支路530,其中第三供電子支路510、第二待機供電子支路520和第四供電子支路530分別與桌面處理器連接並為桌面處理器供電;轉接底板100與第三供電子支路510連接,並且轉接底板100對第三供電子支路510的輸出電壓進行轉換處理後為桌面處理器供電,例如轉接底板100對第三供電子支路510的輸出電壓進行降壓轉換處理後為桌面處理器供電。本實施方式中桌面處理器的供電架構系統採用系統電源與備份電源互為冗餘電源的方式,提高了供電架構系統的整體可靠性,避免由於供電單元出現問題而導致桌面處理器無法正常工作的狀況發生,同時提高了系統電源和備份電源的利用率。
與第一待機供電子支路、第一供電子支路和第二供電子支路類似地,第二待機供電子支路的輸出電壓為5V,第三供電子支路的輸出電壓為12V,第四供電子支路的輸出電壓為3.3V,這裡對第二待機供電子支路、第三供電子支路和第四供電子支路的輸出電壓的具體參數也進行了限定,限定第一待機供電子支路、第一供電子支路和第二供電子支路的輸出電壓分別為5V、12V和3.3V,符合桌面處理器的實際工作電源需求。
在另一個具體實施方式中,如圖3所示,桌面處理器採用冗餘供電的方式,第一待機供電子支路和第二待機供電子支路的輸出電壓均為5V(圖3中標記為+5VSB),第一供電子支路和第三供電子支路的輸出電壓均為12V(圖3中標記為+12V),第二供電子支路和第四供電子支路的輸出電壓均為3.3V(圖3中標記為+3.3V),並且第一供電子支路和第三供電子支路還分別與轉接底板連接,這裡轉接底板為設置在桌面處理器上的一塊板卡,轉接底板將第一供電子支路和第三供電子支路的輸出電壓由12V轉換為5V後,為桌面處理器提供5V的供電。在本實施方式所提出的桌面處理器的供電架構系統中,第一供電支路中的各個子支路與第二供電支路中的各個子支路互為冗餘,當其中任何一個子支路發生故障時,對應的互為冗餘的子支路將能夠繼續為桌面處理器供電,從而提高了桌面處理器的供電架構系統的可靠性,同時,本實施方式分別以桌面處理器常用的電源電壓作為各個供電子支路的輸出電壓,並利用轉接底板為桌面處理器提供5V的供電,避免了直接為桌面處理器提供功耗消耗小的電源而造成的冗餘過剩,同時提高了電源的利用率。
以上所述實施例的各技術特徵可以進行任意的組合,為使描述簡潔,未對上述實施例中的各個技術特徵所有可能的組合都進行描述,然而,只要這些技術特徵的組合不存在矛盾,都應當認為是本說明書記載的範圍。
以上所述實施例僅表達了本發明的幾種實施方式,其描述較為具體和詳細,但並不能因此而理解為對發明專利範圍的限制。應當指出的是,對於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於本發明的保護範圍。因此,本發明專利的保護範圍應以所附權利要求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