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報警功能的熱保護器的製作方法
2023-05-03 02:35:46 1
專利名稱:具有報警功能的熱保護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家用電器的一種熱保護器。
背景技術:
傳統的熱保護器,不管是圓盤形的熱保護器,還是扁形熱保護器,在製冷壓縮機出現非正常工作(堵轉)時,由於電流比較大,雙金屬碟片很快到達動作溫度,立即反跳,觸點斷開,切斷電路;等碟片恢復到回復溫度,觸點重新閉合。由於故障尚未排除,通入壓縮機電機的電流仍是大電流,於是熱保護器再次反跳切斷電源。熱保護器就進入不斷斷開和接通電源的惡性循環當中。這種反覆斷開和接通,同樣會使壓縮機造成損壞。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具有報警功能的熱保護器。為此,本實用新型採用以下技術方案它包括底座和蓋,所述底座中設有雙金屬碟片、靜腳、動簧片, 所述報警器觸頭和靜腳分別處於動簧片的觸頭的上下方,可在報警器觸頭和零線端之間連接報警器。在採用上述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本實用新型還可採用以下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所述底座中設有發熱電阻絲,所述發熱電阻絲水平放置並處於雙金屬碟片的下方,所述動簧片處於雙金屬碟片的上方,所述報警器觸頭處於動簧片的觸頭的上方,靜腳處於動簧片的觸頭的下方。所述底座的背面向水平方向伸出一對定位座,所述一對定位座具有面向下的與三柱樁頭座外圓配合的定位圓弧面。由於採用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具有報警功能,在故障時,通過報警器觸頭與動簧片的接通,將報警迴路接入,提醒用戶及時採取措施,從而避免燒毀壓縮機電機的惡性事故。進一步地,本實用新型內部配置的發熱電阻絲的位置不同於傳統的圓盤形熱保護器和扁形熱保護器。圓盤形熱保護器在使用安裝中,其發熱電阻絲是處在垂直位置,當有電流通過電阻絲時,由於發熱很容易使電阻絲下沉和其它另部件相碰造成意外。扁形熱保護器在使用安裝中,其發熱電阻絲雖然處於水平位置,但卻擺在雙金屬碟片和其它另部件的上面;當有電流通過電阻絲時,由於發熱更易造成電阻絲下沉而和雙金屬碟片以及其它另部件相碰,造成意外。而且發生意外的概率比圓盤形熱保護器還大。本實用新型的發熱電阻絲放在所有五金件的最下面,且水平安置,杜絕了以上意外事故的發生。進一步地,本實用新型的安裝定位方式和其它熱保護器不同,它不像圓盤形熱保護器要使用專門的彈簧夾片,也不像扁形熱保護器採用兩隻腳伸出的、在三柱樁頭座的外側定位,或一隻腳伸出的、在三柱樁頭座的內側定位,而是利用三柱樁頭座的外圓來定位。 不像扁形熱保護器伸出的腳既長又單薄,經不起磕碰,而是既粗又壯的定位座,緊緊地卡在三柱樁頭座的外圓上,定位效果好,不易損壞。
圖1為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實施例的電路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實施例的剖視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實施例的後視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實施例的定位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附圖,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熱保護器100包括底座1和蓋2,所述底座中設有雙金屬碟片3、靜腳4、動簧片5,動簧片連接電源輸入端L,所述報警器觸頭6和靜腳4分處於動簧片5的觸頭50的上下方,在報警器觸頭6和零線端N之間連接報警器7。所述底座1中設有發熱電阻絲8,所述發熱電阻絲8水平放置並處於雙金屬碟片 3的下方,所述動簧片5處於雙金屬碟片3的上方,所述報警器觸頭6處於動簧片5的觸頭 50的上方,靜腳4處於動簧片5的觸頭50的下方。當發生故障時,雙金屬碟片3翻轉抬起動簧片5,斷開動簧片5的觸頭50與靜腳4的連接,使動簧片5的觸頭50的這一端轉而與報警器觸頭6連接,接通報警迴路報警。所述底座1的背面向水平方向伸出一對定位座9,所述一對定位座9具有面向下的與三柱樁頭座102外圓配合的定位圓弧面90。附圖標號101為壓縮機。
權利要求1.具有報警功能的熱保護器,包括底座和蓋,所述底座中設有雙金屬碟片、靜腳、動簧片,其特徵在於所述報警器觸頭和靜腳分別處於動簧片的觸頭的上下方,在報警器觸頭和零線端之間連接報警器。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報警功能的熱保護器,其特徵在於所述底座中設有發熱電阻絲,所述發熱電阻絲水平放置並處於雙金屬碟片的下方,所述動簧片處於雙金屬碟片的上方,所述報警器觸頭處於動簧片的觸頭的上方,靜腳處於動簧片的觸頭的下方。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具有報警功能的熱保護器,其特徵在於所述底座的背面向水平方向伸出一對定位座,所述一對定位座具有面向下的與三柱樁頭座外圓配合的定位圓弧面。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具有報警功能的熱保護器。它包括底座和蓋,所述底座中設有雙金屬碟片、靜腳、動簧片,所述報警器觸頭和靜腳分別處於動簧片的觸頭的上下方,可在報警器觸頭和零線端之間連接報警器。本實用新型具有報警功能,在故障時,通過報警器觸頭與動簧片的接通,將報警迴路接入,提醒用戶及時採取措施,從而避免燒毀壓縮機電機的惡性事故。
文檔編號H01H37/08GK202102961SQ20112018250
公開日2012年1月4日 申請日期2011年6月1日 優先權日2011年6月1日
發明者洪連春 申請人:富陽日博電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