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釘牽開器的製作方法
2023-05-02 17:34:31 1
專利名稱:骨釘牽開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器械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是一種骨釘牽開器。
背景技術:
以往在骨折固定手術中都是靠雙人或多人用人力將骨折的錯位拉開再進行復位,這樣方式費時費力,而且還給患者增加痛苦,甚至還會在手術中發生意外;現階段的醫療技術在骨科一般都藉助一些手術器械來輔助完成操作,尤其是採用骨釘來配合動作進行骨折的復位。但是骨釘打入點的選擇也有相當高的要求。在實施骨骼牽開或牽拉時,對於軸向不在同一平面的骨釘很難用現有的骨骼牽開鉗或復位鉗來完成。若強行使用,一旦操作不準確則會對患者造成意外的傷害;並且骨骼的手術操作要求很高,一般的牽開鉗或復位鉗都不能準確的控制其動作距離。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種在實施骨骼牽開或牽拉時,操作簡便,省時省力,能準確控制其動作距離的骨釘牽開器。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該骨釘牽開器由套筒、滑塊、螺杆、搖把、固定杆、移動杆、骨釘套管組成,方形套筒內滑動套裝著與其內腔相適應的滑塊,螺紋連接在套筒筒底中心孔內的螺杆外端連有搖把,內端與固定在滑塊右端面上的軸承內套固定相連;套筒右端下側管壁上連接固定著固定杆,與固定杆相對應的移動杆上端穿過套筒下側管壁上面的軸向通孔後與滑塊下端面固定相連,固定杆和移動杆下端面的球形凹槽內分別通過緊固螺栓固定著上面連有骨釘套管的鉸接球。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在實施骨骼牽開或牽拉時,操作簡便,省時省力,能準確控制其動作距離,尤其適用於軸線在異面上的兩個骨釘的牽開。
附圖I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I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該骨釘牽開器由套筒I、滑塊2、螺杆3、搖把4、固定杆5、移動杆6、骨釘套管7組成,方形套筒I內滑動套裝著與其內腔相適應的滑塊2,螺紋連接在套筒I筒底中心孔內的螺杆3外端連有搖把4,內端與固定在滑塊2右端面上的軸承8內套固定相連;套筒I右端下側管壁上連接固定著固定杆5,與固定杆5相對應的移動杆6上端穿過套筒I下側管壁上面的軸向通孔後與滑塊2下端面固定相連,固定杆5和移動杆6下端面的球形凹槽內分別通過緊固螺栓固定著上面連有骨釘套管7的鉸接球9。
權利要求1. 一種骨釘牽開器,由套筒(I)、滑塊(2)、螺杆(3)、搖把(4)、固定杆(5)、移動杆(6)、骨釘套管⑵組成,其特徵在於方形套筒⑴內滑動套裝著與其內腔相適應的滑塊⑵,螺紋連接在套筒(I)筒底中心孔內的螺杆(3)外端連有搖把(4),內端與固定在滑塊(2)右端面上的軸承(8)內套固定相連;套筒(I)右端下側管壁上連接固定著固定杆(5),與固定杆(5)相對應的移動杆(6)上端穿過套筒(I)下側管壁上面的軸向通孔後與滑塊(2)下端面固定相連,固定杆(5)和移動杆(6)下端面的球形凹槽內分別通過緊固螺栓固定著上面連有骨釘套管(7)的鉸接球(9)。
專利摘要一種骨釘牽開器,涉及醫療器械技術領域,它由套筒、滑塊、螺杆、搖把、固定杆、移動杆、骨釘套管組成,其特徵在於方形套筒內滑動套裝著與其內腔相適應的滑塊,螺紋連接在套筒筒底中心孔內的螺杆外端連有搖把,內端與固定在滑塊右端面上的軸承內套固定相連;套筒右端下側管壁上連接固定著固定杆,與固定杆相對應的移動杆上端穿過套筒下側管壁上面的軸向通孔後與滑塊下端面固定相連,固定杆和移動杆下端面的球形凹槽內分別通過緊固螺栓固定著上面連有骨釘套管的鉸接球。在實施骨骼牽開或牽拉時,操作簡便,省時省力,能準確控制其動作距離,尤其適用於軸線在異面上的兩個骨釘的牽開。
文檔編號A61B17/58GK202801769SQ20122037504
公開日2013年3月20日 申請日期2012年7月14日 優先權日2012年7月14日
發明者徐建華 申請人:徐建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