齒輪堆放架的製作方法
2023-05-03 01:04:41 1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齒輪堆放架。
背景技術:
在齒輪加工領域,無論是毛坯齒輪還是成品齒輪,均需要不斷轉運和堆放。目前採用的齒輪堆放裝置,對齒輪固定不可靠,相鄰齒輪之間易發生相互碰撞,從而損壞齒輪的輪齒。
技術實現要素:
有鑑於此,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齒輪堆放架,解決上述問題。
本實用新型通過以下技術手段解決上述問題:一種齒輪堆放架,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設置有立杆,底板上方設置有載板,所述載板與底板之間設置有支撐彈簧,所述立杆穿過載板且與載板滑動連接。
進一步,所述立杆外包覆有氣囊墊,所述氣囊墊包括多層囊體,相鄰囊體之間通過通道連通,所述通道內設置有溢流閥,所述載板與底板之間設置有充氣囊,最底層的囊體通過充氣管與充氣囊連通。
進一步,所述支撐彈簧外部套設有導向套,所述導向套為伸縮套。
進一步,所述囊體充滿氣體後在兩側形成沿邊。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的齒輪堆放架,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設置有立杆,底板上方設置有載板,所述載板與底板之間設置有支撐彈簧,所述立杆穿過載板且與載板滑動連接。該結構的齒輪堆放架,存放齒輪時,使齒輪依次穿過立杆進行疊置,齒輪被載板接住,隨著齒輪的不斷疊置,載板不斷下移;每取下一個齒輪,支撐彈簧推動載板上移一定距離,使最頂層的齒輪始終靠近立杆頂部,方便取下齒輪。綜上所述,該結構的齒輪堆放架,能保證齒輪疊置的穩固性,避免了齒輪的輪齒之間發生相互碰撞。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說明,如圖1所示:一種齒輪堆放架,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上設置有立杆2,底板上方設置有載板3,所述載板與底板之間設置有支撐彈簧4,所述支撐彈簧外部套設有導向套9,所述導向套為伸縮套,所述立杆穿過載板且與載板滑動連接。該結構的齒輪堆放架,存放齒輪時,使齒輪依次穿過立杆進行疊置,齒輪被載板接住,隨著齒輪的不斷疊置,載板不斷下移;每取下一個齒輪,支撐彈簧推動載板上移一定距離,使最頂層的齒輪始終靠近立杆頂部,方便取下齒輪。綜上所述,該結構的齒輪堆放架,能保證齒輪疊置的穩固性,避免了齒輪的輪齒之間發生相互碰撞。
作為對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立杆外包覆有氣囊墊,所述氣囊墊包括多層囊體5,相鄰囊體之間通過通道連通,所述通道內設置有溢流閥6,所述載板與底板之間設置有充氣囊7,最底層的囊體通過充氣管8與充氣囊連通。在逐漸疊置齒輪的過程中,載板逐漸下移,從而擠壓充氣囊往氣囊墊內充氣,每套入一個齒輪,對應的囊體內就會充滿氣體,囊體卡在齒輪與立杆之間,避免了齒輪晃動,進一步提高了齒輪的穩固性。溢流閥的作用是:只有一個囊體內充滿氣體達到一定壓力時,才會向另一個囊體內充氣,這樣囊體就會是從下至上依次充滿氣體,從而方便齒輪的疊置。
作為對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囊體充滿氣體後在兩側形成沿邊。在疊置齒輪的過程中,沿邊使相鄰的兩個齒輪分隔開,避免了相鄰齒輪之間出現摩擦損傷。
最後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限制,儘管參照較佳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可以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宗旨和範圍,其均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範圍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