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容式接觸感應按鍵的製作方法
2023-05-03 02:11:26
專利名稱:電容式接觸感應按鍵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電容式接觸感應按鍵技術領域[0001]本實用新型屬於電子控制開關技術領域,更具體地說,是涉及一種電容式接觸感應按鍵。
背景技術:
[0002]在家電產品中,隨著客戶對操控體驗的需求不斷提升,通過用戶的接觸來觸發開關操作的應用越來越多,其中電容式觸摸感應按鍵便是其中之一,當中,導電觸摸彈性按鍵已得到廣泛應用。[0003]為了增加導電觸摸彈性按鍵的靈敏度,一種解決方法是增大按鍵與面板的接觸面積。如在導電觸摸彈簧或彈片上面安裝一個平板導電感應電極,其與面板的接觸面積比導電觸摸彈簧或彈片直接與面板的接觸面積大得多。[0004]另一種解決辦法為將導電觸摸彈簧面對面板的端部向外展開,底部比頂部密集。[0005]該兩種方案雖然增大了按鍵與面板的接觸面積來提高了按鍵的靈敏度,但是存在因導電觸摸彈簧或彈片的自由長度較長,除自身變形、安裝傾斜等影響外,在裝配觸摸面板時,導電觸摸彈簧或彈片容易發生撓性變形,導電觸摸彈簧或彈片的端部或平板導電感應電極在觸摸面板背面發生側向移動,使按鍵偏離預定位置。特別地,由多個按鍵近距離安裝組成的具有滑控功能的按鍵組,導電觸摸彈簧或彈片安裝時對傾斜偏位限制更高。實用新型內容[0006]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於提供一種電容式接觸感應按鍵,旨在限制導電觸摸彈簧或彈片撓性變形幅度,避免導電觸摸彈性按鍵發生側向移動而偏離預定位置或相鄰導電觸摸彈性按鍵頂部發生接觸導致按鍵短接失靈。[0007]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採用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電容式接觸感應按鍵包括觸摸面板、電路板和設於所述觸摸面板與電路板之間的至少一個導電觸摸彈性按鍵,所述觸摸面板與電路板之間還設有由絕緣材料製成的按鍵限位架,所述按鍵限位架設有至少一個按鍵限位孔,所述導電觸摸彈性按鍵固定在所述電路板上,且穿設於其中一個所述按鍵限位孔中。[0008]進一步地,所述導電觸摸彈性按鍵為彈簧按鍵,所述彈簧按鍵包括導電觸摸彈簧, 所述導電觸摸彈簧穿設於所述按鍵限位孔中。[0009]更進一步地,所述彈簧按鍵還包括平板感應電極,所述平板感應電極連接於所述導電觸摸彈簧的上端,所述平板導電感應電極的上表面通過所述導電觸摸彈簧抵貼於所述觸摸面板的下表面。[0010]進一步地,所述的導電觸摸彈性按鍵為彈片按鍵。[0011]進一步地,所述按鍵限位架上還設有至少一個引腳,所述電路板上對應設有可讓所述引腳穿過的至少一個第一通孔,所述按鍵限位架通過所述引腳對應插入所述第一通孔且安裝在所述電路板上。[0012]進一步地,所述按鍵限位架的按鍵限位孔的下端側壁開設有用於確認所述導電觸摸彈性按鍵是否正確安裝在所述電路板上的至少一開口。[0013]優化地,所述按鍵限位架的按鍵限位孔下端側壁對稱開設有兩個所述開口。[0014]具體地,所述電路板上還設有至少一個第二通孔,所述導電觸摸彈性按鍵的下端對應焊接設於所述第二通孔中。[0015]優選地,所述按鍵限位架的引腳為圓柱形或者稜柱形或其它任意柱狀形。[0016]優化地,所述按鍵限位架的引腳下端為錐形結構。[0017]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電容式接觸感應按鍵的有益效果在於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電容式接觸感應按鍵通過按鍵限位架套住導電觸摸彈性按鍵,限制彈簧或彈片的撓性變形幅度,可以在保證導電觸摸彈性按鍵自由長度的情況下,有效地避免導電觸摸彈性按鍵發生側向移動而偏離預定位置或相鄰導電觸摸彈性按鍵頂部發生接觸導致按鍵短接失靈。
[0018]圖I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提供的電容式接觸感應按鍵的主視圖;[0019]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中按鍵限位架的立體結構圖;[0020]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二提供的電容式接觸感應按鍵的主視圖;[0021]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二中按鍵限位架的立體結構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2]為了使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技術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
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並不用於限定本實用新型。[0023]請一併參照圖I至圖3,現對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電容式接觸感應按鍵進行說明。[0024]所述電容式接觸感應按鍵,包括觸摸面板I、電路板2和設於所述觸摸面板I與電路板2之間的至少一個導電觸摸彈性按鍵3,所述觸摸面板I與電路板2之間還設有由絕緣材料製成的按鍵限位架4,可選擇塑料但不限於塑料的非導電材料,所述按鍵限位架4設有至少一個按鍵限位孔40,所述導電觸摸彈性按鍵3固定在所述電路板2上且穿設於其中一個所述按鍵限位孔40中。[0025]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電容式接觸感應按鍵,通過按鍵限位架4套住導電觸摸彈性按鍵3,限制彈簧或彈片的撓性變形幅度,可以在保證導電觸摸彈性按鍵3自由長度的情況下,有效地避免導電觸摸彈性按鍵3發生側向移動而偏離預定位置或相鄰導電觸摸彈性按鍵3頂部發生接觸導致按鍵短接失靈。[0026]進一步地,請參見圖I至圖4,作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電容式接觸感應按鍵的一種較優的實施方式,所述導電觸摸彈性按鍵3為彈簧按鍵,所述彈簧按鍵包括導電觸摸彈簧 31和平板感應電極32,所述導電觸摸彈簧31穿設於所述按鍵限位孔40中,所述平板感應電極32連接於所述導電觸摸彈簧31的上端,兩者間可鉚接或者焊接,使得兩者之間的連接牢固可靠,導電性好;所述平板導電感應電極32的上表面通過所述導電觸摸彈簧31抵貼於所述觸摸面板I的下表面,使兩者始終保持接觸,當用戶操作時,觸摸面板I上的電信號可傳遞到平板導電感應電極32,此外,平板導電感應電極32可加大感應面積,使得接觸感應按鍵更加靈敏。當然,可以理解地,導電觸摸彈簧31也可以採用彈片等其它彈性部件替代。[0027]進一步地,請參見圖I至圖4,作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電容式接觸感應按鍵的一種具體實施方式
,所述按鍵限位架4上還設有至少一個引腳41,所述電路板2上對應設有可讓所述引腳41穿過的至少一個第一通孔,所述按鍵限位架4通過所述引腳41對應插入所述第一通孔且安裝在所述電路板2上,這樣,按鍵限位架4就被固定在電路板2上。為了防止按鍵限位架4相對於電路板2轉動,如引腳41的數量為一個,則其形狀可以為稜柱形,如引腳41的數量為兩個以上,其形狀可以為稜柱形、圓柱形或其它任意形狀柱形,相應的所述第一通孔為與所述引腳41相適配的形狀的通孔。[0028]進一步地,請參見圖2及圖4,作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電容式接觸感應按鍵的一種具體實施方式
,所述按鍵限位架4的按鍵限位孔40的下端側壁開設有至少一個開口 42,通過開口 42可以確認導電觸摸彈性按鍵3是否正確安裝在所述電路板2上。[0029]進一步地,再請參見圖2及圖4,作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電容式接觸感應按鍵的一種具體實施方式
,所述按鍵限位架4的按鍵限位孔40的下端側壁對稱開設有兩所述開口 42,這樣,從兩側均能看到導電觸摸彈性按鍵3是否正確安裝在所述電路板2上,更為方便。[0030]進一步地,還請參見圖I及圖3,作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電容式接觸感應按鍵的一種具體實施方式
,所述電路板2上還設有至少一個第二通孔,所述導電觸摸彈簧31的下端對應焊接設於所述第二通孔中。其具體為導電觸摸彈簧31的下端穿過按鍵限位架4的按鍵限位孔40,由按鍵限位架4套住限位後再焊接固定在電路板2的第二通孔中,這樣就通過導電觸摸彈簧31將整個導電觸摸彈性按鍵3固定在電路板2上。[0031]進一步地,請參見圖I及圖2,作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電容式接觸感應按鍵的一種具體實施方式
,每個導電觸摸彈性按鍵3匹配一個具有一個按鍵限位孔40的按鍵限位架4。 所述導電觸摸彈性按鍵限位架4的個數依據導電觸摸彈性按鍵3的個數而定可為一個或多個。[0032]進一步地,請參見圖3及圖4,作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電容式接觸感應按鍵的一種具體實施方式
,每個按鍵限位架4具有多個彈簧限位通孔40,其中多個導電觸摸彈性按鍵3 匹配一個按鍵限位架4。這種按鍵限位架結構可以保證相鄰彈簧按鍵之間間距的一致性,實現滑控功能。[0033]進一步地,請參見圖I至圖4,作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電容式接觸感應按鍵的一種具體實施方式
,所述按鍵限位架4的引腳41為至少兩個,且為圓柱形、稜柱形或其它任意柱狀形,兩個以上的引腳41插入電路板2上的第一通孔中,可將按鍵限位架4可靠地固定在電路板2上而使兩者不能發生相對轉動。[0034]進一步地,參見圖I至圖4,作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電容式接觸感應按鍵的一種具體實施方式
,所述按鍵限位架4的引腳41的下端為錐形結構,可為椎臺,圓錐臺和其它多邊形椎臺,方便安裝按鍵限位架4時其引腳41更為容易插入電路板2上的第一通孔中。[0035]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並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
權利要求1.一種電容式接觸感應按鍵,包括觸摸面板、電路板和設於所述觸摸面板與電路板之間的至少一個導電觸摸彈性按鍵,其特徵在於所述觸摸面板與電路板之間還設有由絕緣材料製成的按鍵限位架,所述按鍵限位架設有至少一個按鍵限位孔,所述導電觸摸彈性按鍵固定在所述電路板上且穿設於其中一個所述按鍵限位孔中。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電容式接觸感應按鍵,其特徵在於所述導電觸摸彈性按鍵為彈簧按鍵,所述彈簧按鍵包括導電觸摸彈簧,所述導電觸摸彈簧穿設於所述按鍵限位孔中。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電容式接觸感應按鍵,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彈簧按鍵還包括平板感應電極,所述平板感應電極連接於所述導電觸摸彈簧的上端,所述平板導電感應電極的上表面通過所述導電觸摸彈簧抵貼於所述觸摸面板的下表面。
4.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電容式接觸感應按鍵,其特徵在於所述導電觸摸彈性按鍵為彈片按鍵。
5.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電容式接觸感應按鍵,其特徵在於所述按鍵限位架上還設有至少一個引腳,所述電路板上對應設有可讓所述引腳穿過的至少一個第一通孔,所述按鍵限位架通過所述弓I腳對應插入所述第一通孔且安裝在所述電路板上。
6.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電容式接觸感應按鍵,其特徵在於所述按鍵限位架的所述按鍵限位孔的下端側壁開設有用於確認所述導電觸摸彈性按鍵是否正確安裝在所述電路板上的至少一開口。
7.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電容式接觸感應按鍵,其特徵在於所述電路板上還設有至少一個第二通孔,所述導電觸摸彈性按鍵的下端對應焊接設於所述第二通孔中。
8.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電容式接觸感應按鍵,其特徵在於所述每個按鍵限位架僅有一個所述按鍵限位孔,所述按鍵限位架的個數依據導電觸摸彈性按鍵的個數而定可以為一個或多個。
9.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電容式接觸感應按鍵,其特徵在於所述按鍵限位架的引腳為圓柱形或者稜柱形或其它任意柱狀形。
10.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電容式接觸感應按鍵,其特徵在於所述按鍵限位架的引腳下端為錐形結構。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適用於電子控制開關技術領域,提供了一種電容式接觸感應按鍵,包括觸摸面板、電路板和設於所述觸摸面板與電路板之間的至少一個導電觸摸彈性按鍵,所述觸摸面板與電路板之間還設有由絕緣材料製成的按鍵限位架,所述按鍵限位架設有至少一個按鍵限位孔,所述導電觸摸彈性按鍵固定在所述電路板上,且穿設於其中一個所述按鍵限位孔中。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電容式接觸感應按鍵,其導電觸摸彈簧或彈片撓性變形幅度小,不會因導電觸摸彈性按鍵發生側向移動而偏離預定位置或導電觸摸彈性按鍵頂部發生接觸導致按鍵短接失靈。
文檔編號H03K17/975GK202818265SQ20122044294
公開日2013年3月20日 申請日期2012年8月31日 優先權日2012年8月31日
發明者姚振華, 肖勝清, 林娜 申請人:美的集團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