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瀝青改性劑及其製備方法與流程
2023-09-12 21:36:50 2
本發明涉及改性材料技術領域,具體是一種瀝青改性劑及其製備方法。
背景技術:
瀝青具有防水性和防腐蝕性,目前被廣泛用作道路的鋪裝材料和覆蓋材料等。但我國道路瀝青的比重一般較小、含蠟量較高、延度較小、軟化點測定值較高,但是熱穩定性不好、脆點較高、低溫抗裂性能差。普遍存在高溫穩定性差、低溫開裂嚴重、耐久性不好等問題。因此常規的瀝青已經不能滿足瀝青路面的高強、安全、穩定、耐久等使用性能的要求,同時,進口優質稠油瀝青和改性瀝青又非常昂貴。必需對其加以處理以改善瀝青的使用性能。改性劑可溶解或分散在瀝青中,改善或提高瀝青的路用性能,減少瀝青路面的各種病害,延長路面的使用年限。當前公路工程中瀝青改性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加入高聚物的方法,採用一定的技術手段如直接攪拌、高速剪切等方法使基質瀝青與改性劑共混,由於高聚物本身結構的特殊性,在瀝青中形成物理纏結點,從而制約瀝青的移動,降低瀝青對溫度的敏感性和瀝青的力學性能。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針對現有瀝青改性劑的不足之處,提供能顯著改善瀝青性能,具有很好的穩定性,軟化點高、分散性能好的瀝青改性劑及其製備方法。
為了實現以上目的,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瀝青改性劑,以重量份數計,包括以下原料:聚乙烯60-80份、乙烯-馬來酸酐共聚物20-40份、月桂醇聚醚硫酸酯鈉5-10份、季戊四醇硬脂酸酯5-10份、木質素磺酸鈉10-15份、十二烷基硫酸鈉10-15份和石墨烯10-15份。
進一步地,所述改性劑由以下重量份數的原料組成:聚乙烯65份、乙烯-馬來酸酐共聚物35份、月桂醇聚醚硫酸酯鈉9份、季戊四醇硬脂酸酯8份、木質素磺酸鈉12份、十二烷基硫酸鈉12份和石墨烯13份。
進一步地,所述瀝青改性劑的製備方法,是將各原料加入攪拌機,常溫下攪拌10-20分鐘,即得瀝青改性劑。
進一步地,所述瀝青改性劑的摻雜量為瀝青重量的1-3%。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為:
1、本發明的瀝青改性劑分散性好、軟化點高、穩定性好、安全環保、流動性能好、耐候性好、與瀝青粘結性強能改善瀝青的力學性能,能顯著提高瀝青的韌性,增強瀝青路面的路用性。
2、本發明在改性劑中加入具有耐高溫、化學性質穩定、潤滑性能好、比表面積大、力學性能強、導電導熱性能強等特性的石墨烯,可以顯著提高瀝青的流動性和穩定性。
3、本發明的改性劑在瀝青施工時摻雜量低,製備工藝簡單那,成本低廉,容易實現工業化生產。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進一步詳細說明,但不限於本發明的保護範圍。
實施例1
一種瀝青改性劑,由以下重量份數的原料組成:聚乙烯60份、乙烯-馬來酸酐共聚物30份、月桂醇聚醚硫酸酯鈉5份、季戊四醇硬脂酸酯8份、木質素磺酸鈉10份、十二烷基硫酸鈉10份和石墨烯10份。其製備是將各原料加入攪拌機,常溫下在150r/min下攪拌10分鐘,即得瀝青改性劑。所述瀝青改性劑的摻雜量為瀝青重量的2.5%。
對本實施例製備的瀝青改性劑按照《公路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規範》(jtgf-40-2004)進行性能測試,低溫彎曲破壞應變為4348με。從測試結果得知本實施例的瀝青改性劑具有良好的瀝青增韌作用。
實施例2
一種瀝青改性劑,由以下重量份數的原料組成:聚乙烯70份、乙烯-馬來酸酐共聚物20份、月桂醇聚醚硫酸酯鈉8份、季戊四醇硬脂酸酯7份、木質素磺酸鈉12份、十二烷基硫酸鈉12份和石墨烯12份。其製備是將各原料加入攪拌機,常溫下在120r/min下攪拌15分鐘,即得瀝青改性劑。所述瀝青改性劑的摻雜量為瀝青重量的1.0%。
對本實施例製備的瀝青改性劑按照《公路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規範》(jtgf-40-2004)進行性能測試,低溫彎曲破壞應變為4127με。從測試結果得知本實施例的瀝青改性劑具有良好的瀝青增韌作用。
實施例3
一種瀝青改性劑,由以下重量份數的原料組成:聚乙烯65份、乙烯-馬來酸酐共聚物35份、月桂醇聚醚硫酸酯鈉9份、季戊四醇硬脂酸酯8份、木質素磺酸鈉12份、十二烷基硫酸鈉12份和石墨烯13份。其製備是將各原料加入攪拌機,常溫下在150r/min下攪拌15分鐘,即得瀝青改性劑。所述瀝青改性劑的摻雜量為瀝青重量的2.0%。
對本實施例製備的瀝青改性劑按照《公路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規範》(jtgf-40-2004)進行性能測試,低溫彎曲破壞應變為4676με。從測試結果得知本實施例的瀝青改性劑具有良好的瀝青增韌作用。
實施例4
一種瀝青改性劑,由以下重量份數的原料組成:聚乙烯80份、乙烯-馬來酸酐共聚物25份、月桂醇聚醚硫酸酯鈉10份、季戊四醇硬脂酸酯5份、木質素磺酸鈉15份、十二烷基硫酸鈉15份和石墨烯15份。其製備是將各原料加入攪拌機,常溫下在100r/min下攪拌20分鐘,即得瀝青改性劑。所述瀝青改性劑的摻雜量為瀝青重量的3.0%。
對本實施例製備的瀝青改性劑按照《公路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規範》(jtgf-40-2004)進行性能測試,低溫彎曲破壞應變為4419με。從測試結果得知本實施例的瀝青改性劑具有良好的瀝青增韌作用。
實施例5
一種瀝青改性劑,由以下重量份數的原料組成:聚乙烯70份、乙烯-馬來酸酐共聚物40份、月桂醇聚醚硫酸酯鈉7份、季戊四醇硬脂酸酯6份、木質素磺酸鈉12份、十二烷基硫酸鈉12份和石墨烯13份。其製備是將各原料加入攪拌機,常溫下在100r/min下攪拌15分鐘,即得瀝青改性劑。所述瀝青改性劑的摻雜量為瀝青重量的1.5%。
對本實施例製備的瀝青改性劑按照《公路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規範》(jtgf-40-2004)進行性能測試,低溫彎曲破壞應變為4257με。從測試結果得知本實施例的瀝青改性劑具有良好的瀝青增韌作用。
技術特徵:
技術總結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瀝青改性劑及其製備方法,以重量份數計,包括以下原料:聚乙烯60‑80份、乙烯‑馬來酸酐共聚物20‑40份、月桂醇聚醚硫酸酯鈉5‑10份、季戊四醇硬脂酸酯5‑10份、木質素磺酸鈉3‑5份、十二烷基硫酸鈉10‑15份和石墨烯5‑10份。本發明提供的瀝青改性劑分散性好、軟化點高、穩定性好、安全環保、流動性能好、耐候性好、與瀝青粘結性強能改善瀝青的力學性能,能顯著提高瀝青的韌性,增強瀝青路面的路用性。
技術研發人員:不公告發明人
受保護的技術使用者:柳州博澤科技有限公司
技術研發日:2017.05.15
技術公布日:2017.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