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帶有可調節循環方式裝置的熱水鍋爐的製作方法
2023-09-22 18:35:10 2
專利名稱:一種帶有可調節循環方式裝置的熱水鍋爐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一種具有自身保護作用的熱水鍋爐。
熱水鍋爐,其水循環方式為與強制循環循環方式的裝置,使鍋爐突然停電或壓火停泵時鍋內形成兩個自然循環迴路,這樣,受熱面水循環就不會停滯,也就不會引起過熱變形。
本實用新型是通過在強制循環迴路上加裝帶有能夠快速啟閉的調節閥的下降管來實現這一目的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在採用純強制循環方式或同時採用自然循環和強制循環方式的承壓或無壓熱水鍋爐中,加裝一種可調節的循環方式的裝置。這種可調節的裝置可為至少一個的裝有可快速啟閉的調節閥的下降管,也可採用取其它調節形式的下降管。鍋爐分為上、下鍋筒、進水集箱、水冷壁(或水冷爐排)、對流管束等部分,本可調節裝置安裝在強制循環迴路的進水集箱和上鍋筒之間。
為了更好地進行水循環,還可在強制循環迴路出口處裝上槽形(或半圓形)的兩側不密封的導流板。
以下結合附圖敘述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
如附圖所示,這是一個採用雙層爐排燃燒裝置的熱水鍋爐。
圖1.是鍋爐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
圖1的A-A視圖。
圖中,1為進水集箱,2水冷爐排,3下降管,4調節閥,5上鍋筒,6導流板,7對流管束,8下鍋筒。
回水經進水集箱1分配給水冷爐排2,鍋水在水冷爐排2中以強制循環方式進行,進入上鍋筒5後,再在由上鍋筒5、對流管束7和下鍋筒8組成的自然循環迴路中自然循環。最後在上鍋筒5中混合送入系統。現行的自然循環和強制循環相結合的熱水鍋爐大都是採用這種結構方式。本實用新型在上鍋筒5和進水集箱1之間增加了不受熱的下降管3,並在下降管3中加裝了一隻能夠迅速啟閉的調節閥門4。當鍋爐正常運行時,調節閥門4關閉,鍋水的循環方式仍然如前所述。當鍋爐突然停電或正常壓火停爐循環水泵停止運轉時,可將閥門4迅速打開。此時,鍋內就形成二個自然循環迴路一個自然循環迴路由上鍋筒5,進水集箱1、水冷爐排2和下降管3組成;一個自然循環迴路由上鍋筒5,下鍋筒8和對流管束7組成。從而避免了循環水泵停止後,原強制循環迴路部分由於水循環停止而發生汽化或爐管過熱變形現象。
下降管的總流通截面積可為上升管的1/4~1/5本實用新型還在上鍋筒內加裝了導流板6,導流板為槽形(或半圓形)罩在強制循環迴路出口處,導流板兩側不密封,伸入自然循環迴路的下降區域,它將強制循環迴路出口的鍋水引向自然循環迴路下降區域,從而更加有效地保證了水循環的正常進行。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熱水鍋爐採用的技術相比具有較好的自身停電保護和正常壓火停爐防止鍋水汽化和爐管過熱變形的保護作用。
由於在強制循環迴路上加裝了帶有調節閥的下降管,當循環水泵停轉時,調節閥門即打開,原來的強制循環迴路就變成了自然循環迴路。這樣,爐管內的鍋水受熱上升後,下降管中的低溫水就可立即補充進來。從而有效地冷卻管壁,以避免管內鍋水汽化和由此引起的爐管過熱變形。
採用本實用新型鍋爐,其受熱面可得到充分冷卻,因此還可延長鍋爐夜間停爐停泵的時間,從而保證鍋爐房附近居民的夜間休息。
本實用新型的可調節循環方式裝置最好使用在具有鍋筒裝置的自然循環和強制循環相結合的熱水鍋爐上。在熱功率0.35MW~14MW的承壓或無壓熱水鍋爐上都可以採用。無論強制循環迴路是輻射受熱面還是對流受熱面,都可以通過在鍋筒和進水集箱之間加裝帶調節閥門的下降管來實現。其中,下降管的總流通截面積可按上升管的1/4~1/5選擇;調節閥門應採用閘閥(也可用快速排汙閥代替),其公稱通徑不得小於50mm。
權利要求1.一種帶有可調節循環方式裝置的熱水鍋爐,由上、下鍋筒、進水集箱、水冷壁(或水冷爐排)及對流管束等部分組成,其特徵在於在強制循環迴路的進水集箱與上鍋筒之間裝有至少一個帶可迅速啟閉的調節閥門的下降管。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熱水鍋爐,其特徵在於所說的下降管,其總流通截面積可為上升管的1/4~1/5。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熱水鍋爐,其特徵在於在強制循環迴路出口處裝有槽形、兩側不密封的導流板。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熱水鍋爐,其特徵在於所說的導流板為半圓形。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的特點是在同時採用自然循環和強制循環方式的熱水鍋爐中,在其強制循環迴路上加裝帶有能夠快速啟閉調節閥門的下降管。鍋爐正常運行時,該閥門關閉,鍋水以強制循環方式進行;停電和壓火停爐、停泵時,將調節閥門開啟,使輻射受熱面和對流受熱面組成二個自然循環迴路,可有效地防止或避免發生鍋水汽化或爐管過熱變形現象。
文檔編號F24H1/22GK2116171SQ9221113
公開日1992年9月16日 申請日期1992年1月21日 優先權日1992年1月21日
發明者賀藝科, 侯巖, 張忠祥 申請人:賀藝科, 侯巖, 張忠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