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環狀雙面加熱的發熱管的製作方法
2023-09-12 17:09:30 2
專利名稱:一種環狀雙面加熱的發熱管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及液體電加熱的領域,特別是淋浴熱水器或開水器的電加熱部件。
以往淋浴電熱水器或電開水器的加熱方式,是將電阻絲造的加熱管置於容器內、浸沒於水中進行加熱,其缺陷是線性發熱,發熱面積小,熱效率差,使用壽命短。隨著電熱膜技術的日益成熟,人生又設計出在水容器或水管表面塗覆電熱膜對容器內或水管內的水進行加熱的新加熱部件,其熱效率雖然有所提高,但由於表面積大,其表面散熱也大,相對熱損失大,安裝使用又不便,因此,其熱效率和結構仍有待提高。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為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之處,提供一種可環狀雙面加熱,加熱面積大而熱量散失小的發熱管。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實現的雙面加熱的發熱管,由軸向套裝的外管和金屬內管構成,外管兩端分別有進水口和出水口,金屬內管兩端有電源引線電極,特別之處是金屬內管的外壁呈層狀結構,第一層是絕緣材料構成的絕緣層;第二層是發熱體;發熱體之上是另一層絕緣層;最外一層是金屬層。進一步地,發熱體可採用電熱膜或纏繞式電熱絲。
這樣的結構使流經金屬內管的水,無論外或內均受到加熱,加熱面積大,熱量散失小,熱效率高。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參見圖1,本實施例主要由外管1、金屬內管2構成,金屬內管2軸向套裝於外管1內,外管1兩端分別為進水口10和出水口9,外管1進水口端附近的金屬內管2管端是封閉密封的,金屬內管2的另一端則是敞開的,還有一小管8沿軸線插入金屬內管2內,作為外管1的出水口9。金屬內管2的外壁上呈層狀結構,外壁基體為銅,第一層是絕緣層3;第二層是塗覆於絕緣層3上的電熱膜4;電熱膜4上再覆蓋另一絕緣層5;最外一層是防止水滲透的金屬層6。在金屬內管2兩端還接有電源引線電極7,以便使電熱膜4通電發熱。當水從進水口10進入外管1後,由於該端金屬內管2是封閉的,水流只能沿金屬內管2的外表面流至金屬內管2的另一埠,再進入金屬內管2的內部,這樣,金屬內管2的內、外兩面均對水進行加熱,最後水流入小管8,從出水口9流出。
由於採用迂迴密封的水流路徑,迫使管內某一點的水流介質在通過發熱管時,接觸更多的發熱面積,使熱效率大大提高。而且,水流由外而內流動,在出水口9處的溫度達至最高,而外管1管壁的溫度低,把熱損失降到最低。
當然,除上述實施例的電熱膜外,發熱體也可採用傳統的電熱絲纏繞於金屬內管2上,夾於兩絕緣層3、5之間,實現由線性發熱,轉為面狀發熱的高效加熱,只是管體結構複雜粗大一些。如果管路足夠長,金屬內管2一端無須封閉,外管1和金屬內管2採用兩端直通的方式,實現雙面加熱。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是一種熱效率高、溫升快、使用壽命長的環狀雙面加熱管。
權利要求1.一種環狀雙面加熱的發熱管,由軸向套裝的外管(1)和金屬內管(2)構成,外管(1)兩端分別有進水口和出水口,金屬內管(2)兩端有電源引線電極(7),其特徵在於金屬內管(2)的外壁呈層狀結構,第一層是絕緣材料構成的絕緣層(3);第二層是發熱體(4);發熱體(4)之上是另一絕緣層(5);最外一層是金屬層(6)。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發熱管,其特徵是發熱體(4)採用電熱膜,塗覆於兩絕緣層(3、5)之間。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發熱管,其特徵是發熱體(4)採用電熱絲,纏繞並夾於兩絕緣層(3、5)之間。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發熱管,其特徵是外管(1)進水口端附近的金屬內管(2)管端是封閉密封的,金屬內管(2)的另一端則是敞開的,且有一小管(8)沿軸線套插入金屬內管(2)內,作為出水口(9),形成迂迴的水流路徑。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是一種環狀雙面加熱的發熱管,包括有軸向套裝的外管和金屬內管,外管兩端分別有進水口和出水口,將金屬內管設計成層狀結構,第一層是絕緣層;第二層是發熱體;第三層是絕緣層;最外一層是金屬層,電源引線電極從金屬內管兩端引出。這樣的結構,使流經金屬內管的水在內、外表面均受到加熱,加熱面積大,熱散失小,熱效率高,特別適合熱水器、開水器等水暖設備的使用。
文檔編號H05B3/40GK2311910SQ9722900
公開日1999年3月24日 申請日期1997年10月17日 優先權日1997年10月17日
發明者盧海南 申請人:盧海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