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拋、碰撞兩用實驗器的製作方法
2023-09-13 19:23:55 2
專利名稱:平拋、碰撞兩用實驗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教學實驗儀器。
現行高中物理課本第三冊(選修)中的「碰撞中的動量守恆」實驗,是用兩個大小相同但質量不相等的小球的碰撞來驗證動量守恆定律的。然而,按照課本所給的原理、裝置、方法和步驟做該實驗,一方面操作麻煩,另一方面實驗結果缺乏科學性。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操作簡便、實驗結果可靠的平拋、碰撞兩用實驗器。
本實用新型從三個方面對原有實驗裝置進行了改進,一是採用兩個大小不相同,質量不相等的小球;二是設計了一描跡器;三是採用電磁鐵控制鋼球的釋放。
以下結合附圖
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加以說明。
附圖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從附圖中可以看到,本實用新型由電磁鐵1、平拋軌道2、定位板3、鋼球4、膠球5、小支柱6、X標尺7、定位螺栓8、描跡器9、Y標尺10、吊錘11、底座12、調平螺栓13、接球槽14、紙夾15、平板16組成。電磁鐵1安裝在平拋軌道2的頂端,可在一定範圍內移動。鋼球4的半徑為膠球5半徑的1/2,其質量為膠球質量的13倍。描跡器9與X標尺7固定為一整體,並通過定位螺栓8的控制可在Y標尺10上移動。
鋼球的釋放用電磁鐵控制後,避免了手操作時鋼球所產生的不同的初速度,從而保證鋼球每次所做平拋運動時的初速度相同。同時,鋼球的半徑為膠球半徑的1/2,鋼球的下邊沿比膠球的下邊沿高,當鋼球從適當高度沿平拋軌邊下滑時,就能有效地避免鋼球碰後平拋運動時與支撐膠球的小支柱6的擦碰,從而使實驗更具科學性。另外,實驗時,描述器9的框架上表面覆蓋著剪成細條的紙須,紙須與平板垂直,當兩球碰撞後,均可平拋運動而穿過部分紙須,將紙須撞彎曲,留下孔跡,因而可同時直接找到兩拋體落點的坐標,以此取代了原實驗中白紙與複寫紙的作用,並可重複使用,節約了材料,節省了實驗的時間。
權利要求1.一種平拋、碰撞兩用實驗器,本實用新型的特徵在於它由電磁鐵1、平拋軌邊2、定位板3、鋼球4、膠球5、小支柱6、X標尺7、定位螺栓8、描跡器9、Y標尺10、吊錘11、底座12、調平螺栓13、接球槽14、紙夾15、平板16組成,電磁鐵1安裝在平拋軌道2的頂端並可在一定範圍內移動,鋼球4的半徑為膠球5半徑的1/2,描跡器9與X標尺7固定為一整體並在定位螺栓8的控制下可在Y標尺10上移動。
專利摘要平拋、碰撞兩用實驗器。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教學實驗儀器,其技術特徵主要在三個方面對原有實驗裝置進行了改進,一是採用兩個大小不同、質量不相等的小球;二是增設了一描跡器;三是採用電磁鐵控制鋼球的釋放。與原有實驗裝置相比,本實用新型操作方便,結果更具科學性。
文檔編號G09B23/00GK2264948SQ9623468
公開日1997年10月15日 申請日期1996年4月23日 優先權日1996年4月23日
發明者向明華 申請人:向明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