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酵素腐殖酸鈣有機肥及其製備方法
2023-09-13 21:59:35 1
一種酵素腐殖酸鈣有機肥及其製備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了一種酵素腐殖酸鈣有機肥及其製備方法,其製備方法為:將生石灰3%溶解於水中後加入2%的小蘇打粉,反應時間0.5H後製取碳酸鈉;將70%水葫蘆與秸稈用旋刀粉碎機粉碎後放進發酵釜中並投入酵母菌群投,發酵時間24H,溫度45-55度,每0.5H攪拌一次;將發酵完成後的產物送到二次發酵釜中加入1:1的水與碳酸鈣20%,水解發酵時間為48H,溫度55-65度,2H攪拌一次,取得的黃色液體即為酵素腐殖酸鈣有機肥,酵素腐殖酸鈣有機肥的含量有機質50%,腐殖酸鈣28%,氮4%,磷1.8%,鉀2.2%,其他微量元素2.2%,具有肥料增效、改良土壤、刺激作物生長、改善農產品質量等功能。
【專利說明】一種酵素腐殖酸鈣有機肥及其製備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酵素腐殖酸鈣有機肥及其製備方法,屬於農業生物肥料與防治病蟲害的【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0002]腐殖酸在農業種植上,具有肥料增效、改良土壤、刺激作物生長、改善農產品質量等功能;可用作水稻育秧調酸劑;補充土壤缺鎂、玉米缺鋅、果樹缺鐵上,起到良好的效果;在畜牧業方面,可用於鹿茸止血,牛飼料添加劑,也有良好的效果;但是目前的腐殖酸取得有用風化煤經過化學反應提取後再加入其它的礦物質,如鈣、鈉、鎂、鋅等;另一種方法是從河道的淤泥,森林中的腐殖層直接挖取曬乾,不經任何處理的腐殖酸,然而風化煤原料產生是植物動物的屍體在土壤裡經過萬年以上的自然腐熟後的產物。現在因為人類對地球資源的過度開採,原料的取得將會慢慢枯竭,從而風化煤製取的腐殖酸,生產工藝中需要的催化劑,處理不當又會產生二次汙染;河道中淤泥提取的腐殖酸,因為河道的汙染對於重金屬,病菌沒有有效的處理,對於肥料的安全使用更是一大隱患。在河道或水池中的水葫蘆生長速度快,容易造成水質的汙染與河道的阻塞,其生理特徵是營養吸收快而造成水體的營養不足與水體含氧量下降,造成了水生動物的生長與水質變差的問題;然而水葫蘆能從汙水中吸收氮、磷、鎘、鉛、汞、鉈、銀、鈷、鍶等重金屬元素能力強的特性,用於現在水質汙染的淨化起到重大的作用。秸杆在自然界中分解時間長,常常採用焚燒處理,然而秸杆的熱值不足,焚燒秸杆會產生大量的煙霾,造成空氣的汙染,但秸杆含有豐富的纖維素,粗蛋白,而腐殖酸在農作物的營養上又佔有很大的效果如能將上述的原料其有效的利用,不但可以解決其對環境的汙染問題,更可變廢為寶,做成營養均衡的有機肥料。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種對水葫蘆、秸杆等廢棄物的回收處理方法,充分利用這些廢棄物並利用微生物技術轉換為腐殖酸,不但降低環境汙染,更可製成具有經濟價值的有機腐殖酸肥料。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水葫蘆,秸杆等廢棄物的回收處理方法,充分利用這些廢棄物並利用微生物技術製成腐殖酸產品,不但降低環境汙染,更可製成具有經濟價值的有機腐殖酸肥料。
[0004]本發明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而採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酵素腐殖酸鈣有機肥及 其製備方法,其工藝步驟如下
A:原料製備:
(Al)、將水葫蘆依據配比的70%,經旋刀粉碎機粉碎成泥狀體;
(A2)、將秸杆依據配比的30%,經旋刀粉碎機粉碎成5-lOcm的片段;
(A3)、將粉碎後泥狀的水葫蘆與秸杆段,平鋪於發酵釜中;
(A4)、將發酵菌群投入發酵釜內進行發酵,發酵時間24H,發酵期間維持發酵釜內的溫度45-55度,每0.5小時攪拌一次;(A5)、將發酵完成後的產物送到二次發酵釜中加入1:1的水後再加入B)流程製取的碳酸鈣20%,攪拌混合後進行二次發酵水解,發酵水解時間為48小時,二次發酵釜的溫度維持在55-65度之間,每2H攪拌一次,完成後經固液分離後,取得的黃色液體即為酵素腐殖酸鈣有機肥;
B:螯合劑製備:
(BI)、將生石灰溶解於水中製成3%的石灰水,放入反應釜中;
(B2)、將2%的小蘇打粉加入反應釜中,經0.5H攪拌反應,反應釜的溫度維持在55-60度,反應完成後,經固液分離後製取固態的碳酸鈉備用;
所述發酵菌群為黑根黴、黑麴黴、紅麴黴、米麴黴、綠色木黴、赤黴菌、漢遜酵母變種、紅色鏈黴菌、黃色鏈黴菌、高溫放線菌、枯草芽孢桿菌、短小芽孢桿菌、側孢芽孢桿菌、多粘芽孢桿菌、蘇雲金芽孢桿菌組成的發酵菌群。
[0005]本發明的優點:
本發明對比現有技術有如下的有益效果:本發明提供的水葫蘆、秸杆的回收處理方法,通過發酵菌群將其轉換成腐殖酸,利用微生物自身降解重金屬的能力,將無機重金屬轉換成有機重金屬,形成植物生長時所需的礦物質,從而循環利用水葫蘆、秸杆等廢棄物,達到降低環境汙染,並利用小蘇打與生石灰的自然原料經化學作用後取得的有機鈣,生產過程中不產生任何的汙染物,利用微生物的代謝功能將其螯合成有機腐殖酸鈣,產生有經濟價值的酵素腐殖酸鈣有機肥,變廢為寶,增加回收處理的經濟效益,適合大規模推廣應用。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6]圖1 一種酵素腐殖酸鈣有機肥及其製備方法的工藝流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0007]圖1為本發明的一種酵素腐殖酸鈣有機肥及其製備方法的工藝流程示意圖 請參見圖1,本發明酵素腐殖酸鈣有機肥及其製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本發明的工藝流程分為A,B兩個流程,同時進行生產 A:原料製備:
(Al)、將水葫蘆依據配比的70%,經旋刀粉碎機粉碎成泥狀體;
(A2)、將秸杆依據配比的30%,經旋刀粉碎機粉碎成5-lOcm的片段;
(A3)、將粉碎後泥狀的水葫蘆與秸杆段,平鋪於發酵釜中;
(A4)、將發酵菌群投入發酵釜內進行發酵,發酵時間24H,發酵期間維持發酵釜內的溫度45-55度,每0.5小時攪拌一次,其中的發酵菌群為黑根黴、黑麴黴、紅麴黴、米麴黴、綠色木黴、赤黴菌、漢遜酵母變種、紅色鏈黴菌、黃色鏈黴菌、高溫放線菌、枯草芽孢桿菌、短小芽孢桿菌、側孢芽孢桿菌、多粘芽孢桿菌、蘇雲金芽孢桿菌組成的發酵菌群,發酵菌群與原料配比為1:100 ;
(A5)、將發酵完成後的產物送到二次發酵釜中加入1:1的水後再加入B)流程製取的碳酸鈣20%,攪拌混合後進行二次發酵水解,發酵水解時間為48小時,二次發酵釜的溫度維持在55-65度之間,每2H攪拌一次,完成後經固液分離後,取得的黃色液體即為酵素腐殖酸鈣有機肥;B:螯合劑製備:
(BI)、將生石灰溶解於水中製成3%的石灰水,放入反應釜中;
(B2)、將2%的小蘇打粉加入反應釜中,經0.5H攪拌反應,反應釜的溫度維持在55-60度,反應完成後,經固液分離後製取固態的碳酸鈉備用;
本發明的酵素腐殖酸鈣有機肥的含量為有機質50%,腐殖酸鈣28%,氮4%,磷1.8%,鉀
2.2%,其他微量元素2.2%,具有肥料增效、改良土壤、刺激作物生長、改善農產品質量等功能;本發明可用作水稻育秧調酸劑;補充土壤缺鈣,對玉米,小麥,水稻,棉花,大豆,花生等缺鈣有良好的補充效果,並添加生物防治菌種,使植物產生抗拮功能,增進植株對病蟲害的抵抗力,適合大規模的擴展應用。
[0008]雖然本發明已以較佳實施例揭示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本領域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的修改和完善,因此本發明的保護範圍當以權利要求書所界定的為準。
【權利要求】
1.一種酵素腐殖酸鈣有機肥及其製備方法,其特徵是:所述的發酵方法是經發酵菌群與有機螯合劑在3天的時間製取酵素腐殖酸有機鈣肥。
2.一種酵素腐殖酸鈣有機肥及其製備方法,其特徵採用以下工藝步驟: A (原料製備) (Al)、將水葫蘆依據配比的70%,經旋刀粉碎機粉碎成泥狀體; (A2)、將秸杆依據配比的30%,經旋刀粉碎機粉碎成5-lOcm的片段; (A3)、將粉碎後泥狀的水葫蘆與秸杆段,平鋪於發酵釜中; (A4)、將發酵菌群投入發酵釜內進行發酵,發酵時間24H,發酵期間維持發酵釜內的溫度45-55度,每0.5小時攪拌一次; (A5)、將發酵完成後的產物送到二次發酵釜中加入1:1的水後再加入B)流程製取的碳酸鈣20%,攪拌混合後進行二次發酵水解,發酵水解時間為48小時,二次發酵釜的溫度維持在55-65度之間,每2H攪拌一次,完成後經固液分離後,取得的黃色液體即為酵素腐殖酸鈣有機肥; B (螯合劑製備) (BI)、將生石灰溶解於水中製成3%的石灰水,放入反應釜中; (B2)、將2%的小蘇打粉加入反應釜中,經0.5H攪拌反應,反應釜的溫度維持在55-60度,反應完成後,經固液分離後製取固態的碳酸鈉備用。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酵素`腐殖酸鈣有機肥及其製備方法,其特徵是:所述發酵菌群為黑根黴、黑麴黴、紅麴黴、米麴黴、綠色木黴、赤黴菌、漢遜酵母變種、紅色鏈黴菌、黃色鏈黴菌、高溫放線菌、枯草芽孢桿菌、短小芽孢桿菌、側孢芽孢桿菌、多粘芽孢桿菌、蘇雲金芽孢桿菌組成的發酵菌群。
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酵素腐殖酸鈣有機肥及其製備方法,其特徵是:所述水葫蘆為水池,河道上的水葫蘆又名鳳眼藍、水葫蘆、葫蘆苗、水浮蓮。
5.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酵素腐殖酸鈣有機肥及其製備方法,其特徵是:所述的秸杆為玉米稻杆、油菜稻杆、稻杆的一種或多種。
6.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酵素腐殖酸鈣有機肥及其製備方法,其特徵是:所述的螯合劑由生石灰與小蘇打反應後的碳酸鈉。
【文檔編號】C05F11/00GK103755399SQ201310741976
【公開日】2014年4月30日 申請日期:2013年12月30日 優先權日:2013年12月30日
【發明者】王猛 申請人:蘇州科大微龍信息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