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心不古」從什麼時候開始的:泓水之戰後(說法之一)
2024-06-22 09:46:48
現在的人常說「世風日下,人心不古」用來感慨世事變遷,人們變得更加狡詐了,人們總是對於古代仁義禮智信的社會嚮往不已,不過,總說古人守信知禮,那到底是什麼時候人心才變得「不古」的呢?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人心不古」到底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
我們總說古代人十分淳樸,而現在的人都越來越狡詐,那麼到底是什麼時候人心變得「不古」的呢?有一種說法,是說自從著名的泓水之戰後,大家就開始爾虞我詐了起來,套路也越來越多了。在有些人眼中,泓水之戰的戰敗者宋襄公其實就是一個仁義之輩。
據說宋恆公有兩個兒子,分別叫茲甫和子魚,茲甫是嫡次子,而子魚是庶長子,於是宋恆公打算立茲甫為太子,但是茲甫以子魚「仁義」為由推薦他當太子,不過子魚認為茲甫讓太子位的行為更仁義,於是茲甫還是當上太子,也就是後來的宋襄公。
後來泓水之戰發生,宋襄公卻因為他的「仁義」而死,從某種方面來說,他這也是一種「愚蠢的仁義」了,因為當時宋國地勢比較平坦,比較難防守,只有一個泓水攔在那裡,然而在楚軍攻打過來時宋襄公卻一定要等到他們全部渡河,並且還要等到他們排好陣式後才開始攻擊,本來人數懸殊就比較大,因此這場戰爭宋襄公理所當然的敗了,後來還因傷去世了。
雖然有許多人認為宋襄公比較迂腐,不過還是有不少人對他感到同情,認為他是禮樂崩壞的時代裡一個不可多得的楷模。此後,大家打仗都不在「為戰以禮,古風粹然」了,因此大家都認為在這次戰役之後人心就開始「不古」了。感興趣的朋友可以了解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