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低溫乾燥設備的製作方法
2023-09-18 13:51:55 1
新型低溫乾燥設備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新型低溫乾燥設備,包括內設乾燥循環系統的乾燥裝置,所述乾燥循環系統由壓縮機、冷凝器、蒸發器和節流裝置通過管路連接而成,乾燥裝置內還設置有送氣管道,所述送氣管道呈L形,一端從乾燥裝置側壁伸入,另一端從乾燥裝置頂部伸出,氣體從乾燥裝置側壁流入,頂部流出,冷凝器和蒸發器分別位於送氣管道內,乾燥裝置底部設置有萬向輪和腳杯,所述萬向輪採用硬質合金框架,外套實心的橡膠層,所述腳杯為高度可調的伸縮式結構。由於設置了萬向輪,方便本實用新型移動,避免了笨重的機器無法移動的問題,設有腳杯,當將本實用新型移動到所需位置時,可以利用腳杯固定,腳杯為高度可調的伸縮式結構,適合高低不平的地面。
【專利說明】新型低溫乾燥設備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乾燥裝置,尤其涉及一種新型低溫乾燥設備。
【背景技術】
[0002]傳統的木材幹燥都是高溫乾燥,一般是通過烘乾機、鍋爐房等設備加熱乾燥,溫度一般在70度以上,加熱循環是開式循環,進、排氣熱損失大,能耗高。另外現有的高溫乾燥先使木材表面乾燥硬化,使其心部不容易乾燥,乾燥時間長,乾燥的木材色澤差,容易發生變形和開裂。現有的高溫乾燥設備有火災隱患,安全性低,並且有煙塵、廢氣和噪音汙染,不利於環境保護。
【發明內容】
[0003]針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新型低溫乾燥設備,結構簡單,可以實現閉式循環,低溫乾燥,乾燥速度快,乾燥後的木材質量好,能耗低,無火災隱患,對環境汙染小,具有很好的實用性。
[0004]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新型低溫乾燥設備,包括內設乾燥循環系統的乾燥裝置,所述乾燥循環系統由壓縮機、冷凝器、蒸發器和節流裝置通過管路連接而成,乾燥裝置內還設置有送氣管道,所述送氣管道呈L形,一端從乾燥裝置側壁伸入,另一端從乾燥裝置頂部伸出,氣體從乾燥裝置側壁流入,頂部流出,冷凝器和蒸發器分別位於送氣管道內,乾燥裝置底部設置有萬向輪和腳杯,所述萬向輪採用硬質合金框架,外套實心的橡膠層,所述腳杯為高度可調的伸縮式結構。
[0005]作為優選:送氣管道的出風口設置有抽風機,進風口設置有送風機。
[0006]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可以實現閉式循環,從乾燥室排出的溼空氣經過乾燥循環系統乾燥脫溼後,變成幹風送回乾燥室繼續循環乾燥,與現有的高溫乾燥比減少了進、排氣熱損失,能耗明顯降低,,乾燥速度快,乾燥後的木材色澤好,基本保持原來的天然色,不會發生變形、開裂、表面硬化等高溫乾燥缺陷,適用於對乾燥質量要求高的出口材和珍貴材。
[0007]由於設置了萬向輪,方便本實用新型移動,避免了笨重的機器無法移動的問題,萬向輪採用硬質合金框架,外套實心的橡膠層,結構結實,且不易老化和損壞,設有腳杯,當將本實用新型移動到所需位置時,可以利用腳杯固定,腳杯為高度可調的伸縮式結構,適合高低不平的地面,方便人們調節,具有很好的實用性。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8]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09]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實施方式,如圖1所示,一種新型低溫乾燥設備,包括內設乾燥循環系統的乾燥裝置1,所述乾燥循環系統由壓縮機3、冷凝器4、蒸發器6和節流裝置5通過管路9連接而成,乾燥裝置I內還設置有送氣管道10,所述送氣管道10呈L形,一端從乾燥裝置I側壁伸入,另一端從乾燥裝置I頂部伸出,氣體從乾燥裝置I側壁流入,頂部流出,冷凝器4和蒸發器6分別位於送氣管道10內,乾燥裝置I底部設置有萬向輪8和腳杯2,所述萬向輪8採用硬質合金框架,外套實心的橡膠層,所述腳杯2為高度可調的伸縮式結構,送氣管道10的出風口設置有抽風機,進風口設置有送風機。
[0010]為了更好的實施本實用新型,管路9上設置有回熱器,送氣管道10的進風口內設置有空氣過濾網,蒸發器6與壓縮機3之間的管路上設置有液氣分離器。
【權利要求】
1.一種新型低溫乾燥設備,其特徵在於:包括內設乾燥循環系統的乾燥裝置,所述乾燥循環系統由壓縮機、冷凝器、蒸發器和節流裝置通過管路連接而成,乾燥裝置內還設置有送氣管道,所述送氣管道呈L形,一端從乾燥裝置側壁伸入,另一端從乾燥裝置頂部伸出,氣體從乾燥裝置側壁流入,頂部流出,冷凝器和蒸發器分別位於送氣管道內,乾燥裝置底部設置有萬向輪和腳杯,所述萬向輪採用硬質合金框架,外套實心的橡膠層,所述腳杯為高度可調的伸縮式結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低溫乾燥設備,其特徵在於:送氣管道的出風口設置有抽風機,進風口設置有送風機。
【文檔編號】F26B21/00GK204027263SQ201420355129
【公開日】2014年12月17日 申請日期:2014年6月30日 優先權日:2014年6月30日
【發明者】張洪 申請人:熊才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