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於鰭片管換熱器的h形鰭片的製作方法
2023-09-18 13:39:00 4
專利名稱:用於鰭片管換熱器的h形鰭片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鰭片管換熱器,尤其是涉及一種鰭片管換熱器上的H形鰭片。
背景技術:
傳統的鰭片管換熱器中所使用的鰭片一般為H形鰭片,H形鰭片能有效擴展鰭片管換熱器的附加受熱面,增強鰭片管的換熱效果,減少鰭片管的積灰、磨損等,但傳統的鰭片管換熱器上的H形鰭片與基管的焊著率低,熔合度差,鰭片與基管間熱阻大;另外,鰭片作為擴展受熱面,其效能並未能得到充分的利用,鰭片管的傳熱效果受到影響,換熱效果不佳。申請號為200920042111. 3,名稱為「H形鰭片換熱管上的鰭片」的實用新型專利雖然提高了 H形鰭片與基管之間的焊著率,增加了鰭片與基管的熔合度,增強了鰭片管的傳熱效果。但在這種情況下,H形鰭片的利用效率仍然沒有得到最佳的改善,換熱效率也沒有達成令人滿意的效果;同時相對來說,整個鰭片管換熱器的製造成本仍然偏高。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主要解決現有技術所存在的換熱效率低的技術問題,提供一種換熱效率更高、成本更低的H形鰭片。本實用新型的上述技術問題主要是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得以解決的本實用新型包括鰭片本體,鰭片本體的一側開設有與基管的數量、外緣均相匹配的弧形槽,其特徵在於 在鰭片本體與基管接觸的側面以外的其他三個側面上開設有若干強化傳熱槽。作為優選,強化傳熱槽是均布的。作為優選,強化傳熱槽的形狀呈鋸齒狀。作為優選,弧形槽的表面設置有若干波浪齒。作為優選,波浪齒呈鋸齒狀,而且是均布的。因此,本實用新型結構合理,具有以下優點使用了本實用新型所述的H形鰭片, 在鰭片與基管接觸側以外的三個側面上分別設置了強化傳熱槽,不但能增強流過鰭片處的煙氣的擾動,而且也有效增加了鰭片的周邊面積,因而能有效的增強鰭片與煙氣間的傳熱效果;隨著鰭片傳熱效率的增加,整個鰭片管換熱器的傳熱效果得到了加強,因而可縮短基管的使用長度,進而降低整個鰭片管換熱器的製造成本。
附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一種結構示意圖;附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種結構示意圖;附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第三種結構示意圖;附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第四種結構示意圖;[0015]附圖5是一對附圖1或附圖2所示的鰭片與基管的裝配結構圖;附圖6是焊有多對附圖1或附圖2所示的鰭片的鰭片管換熱器的結構示意圖;附圖7 —對附圖3或附圖4所示的鰭片與基管的裝配結構圖;附圖8是焊有多對附圖3或附圖4所示的鰭片的鰭片管換熱器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實施例,並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具體的說明。實施例1 本實用新型包括鰭片本體1,鰭片本體1的一側開設一個與基管2的外緣均相匹配的弧形槽4,在鰭片本體1與基管2接觸的側面以外的其他三個側面上開設有4 個強化傳熱槽3 (參見圖1),強化傳熱槽3是均布的且形狀呈鋸齒狀。在本實施例焊接時,將多對如圖1所示的H形鰭片本體1與基管2按圖5所示進行焊接,形成如圖6所示的鰭片管換熱器。由於在鰭片本體1與基管2接觸側以外的三個側面上分別設置了強化傳熱槽3,不但能增強流過鰭片處的煙氣的擾動,而且也有效增加了鰭片的周邊面積,因而能有效的增強鰭片與煙氣間的傳熱效果;隨著鰭片傳熱效率的增加, 整個鰭片管換熱器的傳熱效果得到了加強,因而可縮短基管的使用長度,進而降低整個鰭片管換熱器的製造成本。實施例2 本實用新型包括鰭片本體1,鰭片本體1的一側開設一個與基管2的外緣均相匹配的弧形槽4,在鰭片本體1與基管2接觸的側面以外的其他三個側面上開設有4 個強化傳熱槽3 (參見圖2),強化傳熱槽3是均布的且形狀呈鋸齒狀,同時在弧形槽4的表面設置有若干波浪齒5,波浪齒5呈鋸齒狀且是均布的。在本實施例焊接時,將多對如圖2所示的H形鰭片本體1與基管2按圖5所示進行焊接,形成如圖6所示的鰭片管換熱器。由於在鰭片本體1與基管2接觸側以外的三個側面上分別設置了強化傳熱槽3,不但能增強流過鰭片處的煙氣的擾動,而且也有效增加了鰭片的周邊面積,因而能有效的增強鰭片與煙氣間的傳熱效果;隨著鰭片傳熱效率的增加, 整個鰭片管換熱器的傳熱效果得到了加強,因而可縮短基管的使用長度,進而降低整個鰭片管換熱器的製造成本。同時由於在弧形槽4中設置了若干波浪齒5,有效地提高了焊接時的焊著率、融合率,降低了熱阻,提高了熱效率。實施例3 本實用新型包括鰭片本體1,鰭片本體1的一側開設兩個與基管2的外緣均相匹配的弧形槽4,在鰭片本體1與基管2接觸的側面以外的其他三個側面上開設有7 個強化傳熱槽3 (參見圖3),強化傳熱槽3是均布的且形狀呈鋸齒狀。在本實施例焊接時,將多對如圖3所示的H形鰭片本體1與基管2按圖7所示進行焊接,形成如圖8所示的鰭片管換熱器。由於在鰭片本體1與基管2接觸側以外的三個側面上分別設置了強化傳熱槽3,不但能增強流過鰭片處的煙氣的擾動,而且也有效增加了鰭片的周邊面積,因而能有效的增強鰭片與煙氣間的傳熱效果;隨著鰭片傳熱效率的增加, 整個鰭片管換熱器的傳熱效果得到了加強,因而可縮短基管的使用長度,進而降低整個鰭片管換熱器的製造成本。實施例4 本實用新型包括鰭片本體1,鰭片本體1的一側開設兩個與基管2的外緣均相匹配的弧形槽4,在鰭片本體1與基管2接觸的側面以外的其他三個側面上開設有4 個強化傳熱槽3 (參見圖4),強化傳熱槽3是均布的且形狀呈鋸齒狀,同時在弧形槽4的表面設置有若干波浪齒5,波浪齒5呈鋸齒狀且是均布的。在本實施例焊接時,將多對如圖4所示的H形鰭片本體1與基管2按圖7所示進行焊接,形成如圖8所示的鰭片管換熱器。由於在鰭片本體1與基管2接觸側以外的三個側面上分別設置了強化傳熱槽3,不但能增強流過鰭片處的煙氣的擾動,而且也有效增加了鰭片的周邊面積,因而能有效的增強鰭片與煙氣間的傳熱效果;隨著鰭片傳熱效率的增加, 整個鰭片管換熱器的傳熱效果得到了加強,因而可縮短基管的使用長度,進而降低整個鰭片管換熱器的製造成本。同時由於在弧形槽4中設置了若干波浪齒5,有效地提高了焊接時的焊著率、融合率,降低了熱阻,提高了熱效率。當然,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並不僅限於上述實施例,例如弧形槽4的數量,波浪齒5的數量及形狀、是否均布,強化傳熱槽3的數量及形狀、是否均布等均不限於上述實施例,只要是滿足換熱要求的弧形槽4的數量、能有效提高焊著率的波浪齒5的數量及形狀、能提高換熱效果的強化傳熱槽3的數量及形狀等的設置均可;所有這樣的變化均落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
權利要求1.一種用於鰭片管換熱器的H形鰭片,包括鰭片本體(1),所述鰭片本體(1)的一側開設有與基管(2)的數量、外緣均相匹配的弧形槽(4),其特徵在於在所述鰭片本體(1)與所述基管(2 )接觸的側面以外的其他三個側面上開設有若干強化傳熱槽(3 )。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於鰭片管換熱器的H形鰭片,其特徵在於所述強化傳熱槽(3)是均布的。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用於鰭片管換熱器的H形鰭片,其特徵在於所述強化傳熱槽(3)的形狀呈鋸齒狀。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用於鰭片管換熱器的H形鰭片,其特徵在於所述弧形槽(4)的表面設置有若干波浪齒(5)。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用於鰭片管換熱器的H形鰭片,其特徵在於所述弧形槽(4)的表面設置有若干波浪齒(5)。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用於鰭片管換熱器的H形鰭片,其特徵在於所述波浪齒(5 )呈鋸齒狀,而且是均布的。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用於鰭片管換熱器的H形鰭片,其特徵在於所述波浪齒(5 )呈鋸齒狀,而且是均布的。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鰭片管換熱器上的H形鰭片,包括鰭片本體,鰭片本體的一側開設有與基管的數量、外緣均相匹配的弧形槽,其特徵在於在鰭片本體與基管接觸的側面以外的其他三個側面上開設有若干強化傳熱槽。本實用新型通過在鰭片本體與基管接觸側以外的三個側面上設置了強化傳熱槽,不但能增強流過鰭片處的煙氣的擾動,而且也有效增加了鰭片的周邊面積,進而能有效的增強鰭片與煙氣間的傳熱效果;隨著鰭片傳熱效率的增加,整個鰭片管換熱器的傳熱效果得到了加強,因而可縮短基管的使用長度,進而降低整個鰭片管換熱器的製造成本。
文檔編號F28F1/12GK202133317SQ20112019224
公開日2012年2月1日 申請日期2011年6月9日 優先權日2011年6月9日
發明者葉向群, 林正春, 王利宏, 王芳, 鄭春 申請人:東方日立鍋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