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基於三項頻率依賴avo反演的流體識別方法
2023-09-18 21:14:05 1
一種基於三項頻率依賴avo反演的流體識別方法
【專利摘要】頻散現象因攜帶了大量關於流體的信息近來受到越來越大的關注。儘管,頻率依賴AVO反演方法已被證明是一種行之有效的判斷流體類型的方法,但是其可靠性很大程度上依賴於AVO反演近似公式的準確程度以及頻散反演公式中Vs/Vp的值。對於此,本發明提出一種基於三項頻率依賴AVO反演的流體識別方法。該方法是基於Aki&Richards三項反演近似公式,並將其引入到頻率域,代入疊前AVO反演所得的隨採樣點變化的Vs/Vp。本發明首先選用孔洞中依次充填不同流體的二維物理模型資料來驗證該方法的可行性和優勢,結果證明基於三項頻率依賴AVO反演的流體識別方法提供了更可靠的縱波頻散梯度值,可以更有效地識別流體類型並壓制非儲層能量。實際資料的應用結果說明:通過基於三項頻率依賴AVO反演的流體識別方法得到的最終結果能夠更好地吻合實際流體類型和產量等井信息。
【專利說明】—種基於三項頻率依賴AVO反演的流體識別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屬於石油勘探領域,涉及一種利用三項頻率依賴AVO反演識別流體的方法。
【背景技術】
[0002]AVO技術在20世紀90年代得到迅速發展,許多地球物理學家根據不同的要求不斷地修正和發展AVO技術,得到了適合不同地質、地震情況下的Zoeppritz方程近似算法,如Aki & Richard近似公式、Shuey近似公式、Smith & Gidlow近似公式以及Fatti近似公式等等,從而使定性的AVO流體檢測技術發展到定量的彈性參數的求取、疊前的彈性波阻抗反演及裂縫檢測等技術。但AVO技術是以彈性波理論為基礎的,並沒有考慮地震波的頻散特徵,由儲層中的流體導致的地震波頻散成了近年來研究的熱點和難點。
[0003]孔隙填充介質的噴射流動(或局部粘滯流動)是引起地震波發生頻散和衰減的主要原因已被普遍接受。Chapman等(2003)研究認為當中等尺度的裂縫存在時,則需要考慮流體的粘性對地震波的傳播將產生的影響,並進行了數值模擬計算。近來,Batzle等(2006)的實驗研究表明,與頻率有關的速度變化還受巖石的滲透率影響,並定義了流體的流動性,即巖石滲透率與流體粘滯性的比值,來描述地震波的頻散機制。基於Chapman的頻散巖石物理模型(2002)和Chapman頻散AVO正演結果(2006),Wilson等(2009)和Wu等(2010)對Smith & Gidlow兩項AVO反演近似公式進行擴展,採用頻譜分析技術,推導出頻率依賴的AVO反演公式,用於定量的描述地震波的頻散特性。
[0004]但是,該方法是建立在Smith & Gidlow兩項反演近似公式和Vs/Vp為常值(通常取0.5)的假設前提之上的,而Smith & Gidlow兩項反演近似公式是通過Gardner近似公式將密度變化率項近似到了縱波速度變化率項,使得最終所得的縱波速度變化率不夠準確;Vs/Vp恰是區分儲層內流體類型的主要參數,同時也是區分儲層與非儲層的重要指標,傳統的頻率依賴AVO反演方法將該值定為常數,不能準確地在反演中進行流體類型識別以及儲層與非儲層的劃分。
[0005]常規的頻率依賴AVO反演通過如下方式求取:
[0006]由Gardner公式假設,可得到Zoeppritz方程的兩項Smith & Gidlow(1987)近似公式,在橫縱波速度比Vs/Vp已知(通常取0.5)的情況下,可寫成以下形式:
【權利要求】
1.一種基於三項頻率依賴AVO反演的流體識別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1:對地震資料進行保幅處理,抽取保幅的角道集; 步驟2:將步驟I得到的保幅角道集進行分角度疊加,形成近、中、遠分角度疊加數據;步驟3:利用具有高時頻解析度的重排Gabor變換對步驟2所得的近、中、遠分角度疊加數據進行時頻分析,抽取分頻數據並做譜均衡; 步驟4:將步驟2所得的近、中、遠分角度疊加數據體進行疊前AVO反演,得到隨採樣點變化的橫縱波速度比Vs/Vp ; 步驟5:將步驟3所得的分頻數據和步驟4所得橫縱波速度比Vs/Vp作為三項頻率依賴AVO反演公式的輸入,算出每個地震道上每個採樣點上的縱波頻散梯度Ia、橫波頻散梯度Ib及密度頻散梯度I。; 步驟6:通過縱波頻散梯度Ia數據進行流體識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於三項頻率依賴AVO反演的流體識別方法,其特徵在於,步驟5所述的三項頻率依賴AVO反演公式是在Aki&Richards三項反演近似公式基礎上,將頻率項f分別引入到該公式的縱波速度變化率、橫波速度變化率及密度變化率中,在參考頻率&處進行一階泰勒展開,分別求解縱波頻散梯度Ia、橫波頻散梯度Ib及密度頻散梯度Ic0
【文檔編號】G01V1/30GK103984010SQ201410151879
【公開日】2014年8月13日 申請日期:2014年4月16日 優先權日:2014年4月16日
【發明者】孫贊東, 嶽航羽, 江姍, 孟衛工, 李曉光 申請人:孫贊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