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蜀葵纖維的染色方法
2023-09-19 04:16:55 2
專利名稱:黃蜀葵纖維的染色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紡織行業纖維染色技術領域,具體說是一種紡織用黃蜀葵纖維的染色方法。
背景技術:
黃蜀葵又名野芙蓉,屬於野生草本植物,由於它有珍貴的利用價值,所以對它進行人工栽培,人工開發有著廣闊的前景。黃蜀葵在人工種植過程中,表現為抗逆性強, 抗乾旱耐稀薄、耐澇,荒山坡地、鹽鹼地都可種植。
黃蜀葵白皮部纖維屬於韌皮纖維,其化學組成特點是纖維素含量高,白皮部纖維素含量達45%,纖維長度長、細度細、強力高、手感柔軟、光澤好,是潛在的新型的優質紡織原料。
經化學脫膠後的黃蜀葵纖維為乳白色,纖維色澤暗淡,要將黃蜀葵纖維用於紡織工業,製成色彩豐富的紡織品,還必須要對黃蜀葵纖維的染色性能和染色效果和染色工藝進行研究。
如何設計一種合理的染色工藝流程,使用合適類型的染料,採用最佳前處理和染色工藝,使黃蜀葵纖維的染色達到鮮豔、純淨的效果。這是目前亟待解決的技術課題。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新型的植物纖維——黃蜀葵纖維還沒有染色工藝的現狀,提供一種有效的、可工業化生產的黃蜀葵纖維的染色方法,使黃蜀葵纖維的染色達到鮮豔、純淨的效果,提高黃蜀葵纖維的使用價值。
本發明的目的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黃蜀葵纖維的染色方法,包括前處理、染色、後處理工序,其特徵在於具體工序步驟包括脫膠後得到的黃蜀葵纖維一漂練一浴一水洗一中和一水洗一染色一水洗一皂洗一再水洗一烘乾。
對上述技術方案的改進所述染色工藝為採用K型活性染料,染料用量6-10 g/ L,食鹽用量45-55 g/L,純鹼用量14-16 g/L,浴比1 :20_30,染色溫度55_65°C,固色溫度 85-95°C,染色25-35分鐘後,在染浴中加入固色劑純鹼,染液呈強鹼性。
對上述技術方案的一種改進所述染色工藝中所述K型活性染料用量為8 g/L, 浴比1 :25,60°C,10分鐘後,先加鹽總量的1/2,10分鐘後,加剩餘鹽,40-50分鐘,加純鹼總量的1/2固色,20分鐘,加剩餘純鹼固色,40分鐘。
對上述技術方案的一種改進所述漂練一浴為氧鹼漂練一浴30%過氧化氫 15-20g/L,4-6g/L的氫氧化鈉調pH值10. 5-11. 0,浴比1 :20_30,按照處方計算各組分用量,配製工作液,水浴加熱至90-110°C,加入黃蜀葵纖維,保溫浸漂85-95分鐘,取出纖維在室溫水洗,晾乾以作下一步處理。
對上述技術方案的一種改進所述漂練一浴為生物酶氧鹼聯合漂練一浴配液溫度50-55°C, KDN-TOl鹼性果膠酶4_6g/L,浴比1 10—15,時間3-4小時,之後加入NaOH1-1. 5g/L, Na2CO3 3g/L, Na2SiO3 4-6g/L, H2O2 7_9g/L,浴比 1 :20_25,溫度 95_98°C,時間 85-95分鐘,取出纖維在室溫水洗,晾乾以作下一步處理。
對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皂洗工藝為皂片用量1. 5-2. 5 g/L,純鹼用量1. 5-2. 5 g/L,皂洗溫度92-98 °C,皂洗時間8-12分鐘,浴比1 =25-35,以上用量均為與水的用量為基準。
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有許多優點和積極效果1、本發明填補了目前尚未有黃蜀葵纖維染色工藝的空白,解決了經化學脫膠後的黃蜀葵纖維色澤暗淡的問題,採用合理的前處理和染色工藝,使黃蜀葵纖維的染色達到鮮豔、純淨的效果。
2、黃蜀葵纖維屬天然纖維素纖維,採用K型活性染料屬高溫型染料,染色溫度、固色溫度合理。高溫型活性染料,色澤較鮮豔,色譜較齊全,固色率較高,色牢度也較好。
3、為了得到較為鮮豔、純淨的染色效果,本發明將本色黃蜀葵纖維進行前處理工藝,即漂練一浴,可以去除雜質和雜色,賦予纖維穩定的白度。
總之,本發明是一種簡單有效、可工業化生產的方法,工藝合理,成本低,有利於推廣應用。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明中的黃蜀葵纖維是一種天然纖維素纖維,紡織用黃蜀葵纖維經製取後,本色為淺棕色。其染色原理在於黃蜀葵纖維屬天然纖維素纖維,而常用於纖維素纖維染色的是活性染料。其中K型活性染料屬高溫型染料,染色溫度為60°C,固色溫度為90°C。高溫型活性染料,色澤較鮮豔,色譜較齊全,固色率較高,色牢度也較好,因此,本發明選用K型活性染料染色。另外因為紡織用黃蜀葵纖維本色為淺棕色,本色纖維直接經過染色後會產生色光不正、顏色黯淡、顏色範圍受限等問題。為了得到較為鮮豔、純淨的染色效果,將本色黃蜀葵纖維進行前處理工藝,即漂練一浴,去除雜質和雜色,賦予纖維穩定的白度。
本發明的紡織用黃蜀葵纖維染色工藝流程如下脫膠後得到的黃蜀葵纖維一漂練一浴一水洗一中和一水洗一染色一水洗一熱水洗一皂洗一熱水洗一冷水洗一柔軟處理一jys T O
(1)漂練一浴將脫膠後的黃蜀葵纖維經過氧鹼漂練一浴,或者生物酶與氧鹼聯合漂練一浴,可去除大部分殘餘雜質,如蠟狀物質、半纖維素、木質素等,有效去除色素,賦予纖維穩定的白度,而纖維本身則不遭受顯著的損傷。此方法與工藝技術是本發明特色之一。
本發明的氧鹼漂練一浴選用過氧化氫漂白黃蜀葵纖維,實驗處方及工藝條件如表 1所示。
表1漂練一浴工藝30%H202NaOH 調pH值浴比溫度時間20g/L5g/L 10. 5 11.01 2090 "C90分鐘注以上用量均為與水的用量為基準。
具體步驟為按照處方計算各組分用量,配製工作液,水浴加熱至90°C,加入纖維,保溫浸漂90分鐘,取出纖維在室溫水洗,晾乾以作下一步處理。
(2)染色因為活性染料的色素離子帶有負電荷,上染時須有相應數量的鈉離子隨同擴散入纖維,在染浴中加入食鹽後,染料色素陰離子易獲得相伴的鈉離子,增加染料的上染量,起到促染作用。在染浴中加入固色劑純鹼,染液呈強鹼性。原要達到的染色平衡遭到破環,染浴中染料又繼續上染纖維,並與纖維發生共價鍵結合,染料不斷擴散到纖維內部。染色處方及工藝條件見表2 表2染色處方及工藝條件
權利要求
1.一種黃蜀葵纖維的染色方法,包括前處理、染色、後處理工序,其特徵在於具體工序步驟包括脫膠後得到的黃蜀葵纖維一漂練一浴一水洗一中和一水洗一染色一水洗一皂洗一再水洗一烘乾。
2.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黃蜀葵纖維的染色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染色工藝為採用K型活性染料,染料用量6-10 g/L,食鹽用量45-55 g/L,純鹼用量14-16 g/L,浴比1: 20-30,染色溫度55-65°C,固色溫度85-95°C,染色25-35分鐘後,在染浴中加入固色劑純鹼,染液呈強鹼性。
3.按照權利要求2所述的黃蜀葵纖維的染色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染色工藝中所述 K型活性染料用量為8 g/L,浴比1:25,601,10分鐘後,先加鹽總量的1/2,10分鐘後,加剩餘鹽,40-50分鐘,加純鹼總量的1/2固色,20分鐘,加剩餘純鹼固色,40分鐘。
4.按照權利要求1-3任一項所述的黃蜀葵纖維的染色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漂練一浴為氧鹼漂練一浴30%過氧化氫15-20g/L,4-6g/L的氫氧化鈉調pH值10. 5-11. 0,浴比 1 :20-30,按照處方計算各組分用量,配製工作液,水浴加熱至90-110°C,加入黃蜀葵纖維, 保溫浸漂85-95分鐘,取出纖維在室溫水洗,晾乾以作下一步處理。
5.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黃蜀葵纖維的染色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漂練一浴為生物氧鹼聯合漂練一浴配液溫度50-55 °C,KDN-TOl鹼性果膠酶4_6g/L,浴比1 10-15,時間 3-4 小時,之後加入 NaOH 1-1. 5g/L,Na2CO3 3g/L,Na2SiO3 4-6g/L, H2O2 7_9g/L,浴比 1: 20-25,溫度95-98°C,時間85-95分鐘,取出纖維在室溫水洗,晾乾以作下一步處理。
6.按照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黃蜀葵纖維的染色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皂洗工藝為 皂片用量1.5-2. 5 g/L,純鹼用量1.5-2. 5 g/L,皂洗溫度92-98 °C,皂洗時間8_12分鐘,浴比1 :25-35,以上用量均為與水的用量為基準。
7.按照權利要求4所述的黃蜀葵纖維的染色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皂洗工藝為皂片用量1.5-2. 5 g/L,純鹼用量1.5-2. 5 g/L,皂洗溫度92-98 °C,皂洗時間8_12分鐘,浴比 1 :25-35,以上用量均為與水的用量為基準。
8.按照權利要求5所述的黃蜀葵纖維的染色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皂洗工藝為皂片用量1.5-2. 5 g/L,純鹼用量1.5-2. 5 g/L,皂洗溫度92-98 °C,皂洗時間8_12分鐘,浴比 1 :25-35,以上用量均為與水的用量為基準。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一種黃蜀葵纖維的染色方法,包括前處理、染色、後處理工序,其特點是具體工序步驟包括脫膠後得到的黃蜀葵纖維→漂練一浴→水洗→中和→水洗→染色→水洗→皂洗→再水洗→烘乾。所述漂練一浴為氧鹼漂練一浴或生物酶與氧鹼聯合漂練一浴。可以得到鮮豔、純淨的染色黃蜀葵纖維,提高黃蜀葵纖維的使用價值。其產業化生產實施簡便、可行。
文檔編號D06P1/38GK102517930SQ201110411058
公開日2012年6月27日 申請日期2011年12月12日 優先權日2011年12月12日
發明者曲麗君, 李凌雲, 李春豔, 郭肖青, 韓光亭 申請人:青島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