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防眩板支架的製作方法
2023-09-19 02:26:26

本實用新型涉及公路交通安全設施領域,尤其涉及公路防眩板支架。
背景技術:
傳統防眩板固定安裝的方式為單立柱式,存在防風能力差,遇見強風容易折彎傾斜的缺點。
技術實現要素:
為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公路防眩板支架,該支架解決了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使可使防眩板固定牢固、抗風能力強。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
公路防眩板支架,用於固定公路防眩板1,包括沿著公路4的長度方向間隔設置的立柱2,立柱2的上端連接有橫梁3,橫梁3用於將若干個相鄰的立柱2連接為整體結構,公路防眩板1間隔設置在橫梁3上。
所述的立柱2伸入公路4的路面以下的部分設有用於固定立柱2的混凝土基礎5。
所述的混凝土塊5為長方體結構,其底面邊長為300mm,高為350mm。
所述的立柱2下端伸入混凝土塊5中的長度為300mm。
所述的立柱2的總高為900mm,處在公路4的路面以上部分的高度為600mm。
所述的立柱2的間隔距離為2m。
所述的立柱2的上端設置有連接板6,立柱2通過連接板6與橫梁3連接。
所述的立柱2的上端與連接板6的中心焊接,連接板6與橫梁3通過螺栓連接。
所述的連接板6上開設有用於穿過所述螺栓的通孔6-1,通孔6-1為長圓孔。
所述的橫梁3為槽鋼,橫梁3的開口朝下設置。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的公路防眩板支架為橫梁式支架,即把公路防眩板固定在由立柱支撐起來的橫梁上,橫梁將若干個相鄰的立柱連接為整體結構,該結構的支架更加穩固可靠,克服了現有技術中直接將公路防眩板固定在獨立的立柱上,單個立柱的防風能力差,遇見強風容易折彎傾斜的缺點。
進一步的,立柱伸入公路的路面以下的部分設有用於固定立柱的混凝土基礎,該混凝土基礎使得本實用新型的公路防眩板支架在地面上固定的更加穩固可靠,有利於公路防眩板支架的防風。
進一步的,連接板上的通孔為長圓孔,該長圓孔能夠解決連接板與橫梁之間的通過螺栓連接時,橫梁與連接板上的螺栓孔對孔不準確的問題。
進一步的,本實用新型的橫梁為槽鋼,使得本實用新型的支架防變形能力更強。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正視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側視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俯視機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橫梁的橫截面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的連接板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1-公路防眩板,2-立柱,3-橫梁,4-公路,5-混凝土基礎,6-連接板,6-1-通孔。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來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說明。
本實用新型是一項關於公路防眩板支架的設計,其改進之處是將過去的單柱式支架(即直接將防眩板固定在獨立的立柱上)變為可將防眩板牢固固定的橫梁式支架,即把防眩板固定在由立柱支撐起來的橫梁上,可使防眩板固定牢固、抗風能力強、更加美觀,解決了過去的單柱式支架存在防風能力差、不美觀,遇見強風容易折彎傾斜的缺點。
如圖1至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的公路防眩板支架,用於固定公路防眩板1,包括沿著公路4的長度方向間隔設置的立柱2,立柱2的間隔距離為2m,立柱2的上端連接有橫梁3,橫梁3為槽鋼,橫梁3的開口朝下設置,橫梁3用於將若干個相鄰的立柱2連接為整體結構,公路防眩板1間隔設置在橫梁3上。
本實用新型的立柱2伸入公路4的路面以下的部分設有用於固定立柱2的混凝土基礎5,混凝土塊5為長方體結構,其底面邊長為300mm,高為350mm;立柱2的總高為900mm,處在公路4的路面以上部分的高度為600mm,立柱2下端伸入混凝土塊5中的長度為300mm;
如圖2和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的立柱2的上端設置有連接板6,立柱2的上端與連接板6的中心焊接,立柱2通過連接板6與橫梁3連接,連接板6與橫梁3之間通過螺栓連接;連接板6上開設有用於穿過所述螺栓的通孔6-1,通孔6-1為長圓孔。
如圖4所示,為橫梁的橫截面示意圖,橫梁3的翼邊的高度為52mm,厚度為4~8mm,底邊的寬度為120mm。
如圖5所示,為本實用新型的連接板的結構示意圖,連接板6為板件,其長為210mm,寬為100mm,立柱2的上端與連接板6的中心焊接固定,在連接板6的四角位置各開設有一個通孔6-1,通孔6-1為長圓孔,其長度方向與連接板6的長度方向相同,通孔6-1的尺寸為長度為600mm,寬度為200mm。
在實施過程中,將連接板6先與立柱2的上端焊接固定,在設置立柱2時,使連接板6的長度方向沿著公路的方向設置,再將橫梁3架設在立柱2的上端,使連接板6嵌在槽鋼的槽內,再通過螺栓將連接板與橫梁3緊固連接,在連接過程中,由於通孔6-1為長圓孔,因此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因為螺栓孔由於對的不準確帶來的安裝困難,使得安裝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