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脈衝發生器頂部外殼的製造方法與工藝
2023-09-18 18:51:05 4
本發明涉及一種脈衝發生器頂部外殼,屬於脈衝發生器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現有的脈衝發生器頂部外殼通常為一體式,設置在其上的膠杯是最容易出現損壞的部件。膠杯的使用壽命較短,遠低於脈衝發生器其他部件的使用壽命。脈衝發生器頂部外殼採用一體式的傳統設計時,膠杯一旦發生損壞,不能在使用現場進行更換,需要將脈衝發生器整體進行返廠維修,且維修成本較高,這也就減短了整個脈衝發生器的使用壽命。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脈衝發生器頂部外殼,它將頂部外殼整體設計成第一外殼和第二外殼兩部分,取代了傳統的一體式外殼的設計方式,膠杯發生損壞時只需更換第一外殼,降低了維修成本,也延長了整個脈衝發生器的使用壽命。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一種脈衝發生器頂部外殼,包括提升杆、膠杯、第一外殼、導向套、油封裝置、第二外殼、推桿和活塞組件,膠杯設置在第一外殼上,提升杆設置在膠杯內,導向套設置在提升杆上,油封裝置設置在第二外殼端部,活塞組件設置在第二外殼內,推桿設置在活塞組件上,第一外殼與第二外殼可拆卸式連接,提升杆與推桿可拆卸式連接。將頂部外殼整體設計成第一外殼和第二外殼兩部分,當膠杯發生損壞時,只需卸下第一外殼進行更換,意味著整個脈衝發生器的使用壽命延長了,且節省了維修成本;油封裝置及導向套的設置,確保了第一外殼與第二外殼分開時各自內部的液壓油不會洩露,第二外殼可繼續正常工作。前述的這種脈衝發生器頂部外殼中,油封裝置包括球座、油封小球和彈簧,球座設置在第二外殼上,球座的端面與第二外殼的端面平齊,彈簧設置在第二外殼上,油封小球活動設置在球座與彈簧之間。油封裝置採用油封小球、球座及彈簧結合的設計,結構簡單,成本低。前述的這種脈衝發生器頂部外殼中,還包括「O」型圈,「O」型圈設置在導向套與第一外殼之間。「O」型圈的設置增強了導向套與第一外殼間的密封,簡單實用。前述的這種脈衝發生器頂部外殼中,第一外殼與第二外殼通過螺紋連接,提升杆與推桿通過螺紋連接,且兩連接處的螺紋旋向相同。螺紋連接簡單方便,兩處螺紋旋向相同保證了脈衝發生器頂部外殼的上、下兩部分的拆卸更方便;兩處均為左旋螺紋,與脈衝發生器其他部件的裝卸保持協調。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將脈衝發生器頂部外殼設計成分體式,即整體包括第一外殼和第二外殼兩部分,取代了傳統的一體式外殼的設計,在膠杯發生損壞時,只需將第一外殼卸下進行更換,而不必將整個脈衝發生器返廠維修,降低了維修成本,延長了整個脈衝發生器的使用壽命,同時,在油封裝置及導向套的作用下,能確保第一外殼與第二外殼分開時各自內部的液壓油不會洩露,第二外殼可繼續正常工作,適於進行推廣應用。附圖說明圖1是本發明的整體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發明的局部結構示意圖。附圖中的標記為:1-提升杆,2-膠杯,3-第一外殼,4-導向套,5-「O」型圈,6-油封裝置,7-第二外殼,8-推桿,9-活塞組件,10-球座,11-油封小球,12-彈簧。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說明。本發明的實施例1:一種脈衝發生器頂部外殼,包括提升杆1、膠杯2、第一外殼3、導向套4、油封裝置6、第二外殼7、推桿8和活塞組件9,膠杯2設置在第一外殼3上,提升杆1設置在膠杯2內,導向套4設置在提升杆1上,油封裝置6設置在第二外殼7端部,活塞組件9設置在第二外殼7內,推桿8設置在活塞組件9上,第一外殼3與第二外殼7可拆卸式連接,提升杆1與推桿8可拆卸式連接。其中,油封裝置6包括球座10、油封小球11和彈簧12,球座10設置在第二外殼7上,球座10的端面與第二外殼7的端面平齊,彈簧12設置在第二外殼7上,油封小球11活動設置在球座10與彈簧12之間。並且,還包括「O」型圈5,「O」型圈5設置在導向套4與第一外殼3之間。另外,第一外殼3與第二外殼7通過螺紋連接,提升杆1與推桿8通過螺紋連接,且兩連接處的螺紋旋向相同,都為左旋。本發明的實施例2:一種脈衝發生器頂部外殼,包括提升杆1、膠杯2、第一外殼3、導向套4、油封裝置6、第二外殼7、推桿8和活塞組件9,膠杯2設置在第一外殼3上,提升杆1設置在膠杯2內,導向套4設置在提升杆1上,油封裝置6設置在第二外殼7端部,活塞組件9設置在第二外殼7內,推桿8設置在活塞組件9上,第一外殼3與第二外殼7可拆卸式連接,提升杆1與推桿8可拆卸式連接。其中,油封裝置6包括球座10、油封小球11和彈簧12,球座10設置在第二外殼7上,球座10的端面與第二外殼7的端面平齊,彈簧12設置在第二外殼7上,油封小球11活動設置在球座10與彈簧12之間。並且,還包括「O」型圈5,「O」型圈5設置在導向套4與第一外殼3之間。本發明的使用方法:自然狀態下,在膠杯2的壓力作用下,導向套4將「O」型圈5壓縮,第一外殼3與第二外殼7組裝在一起時,油封小球11在第一外殼3的擠壓下與球座10間出現縫隙,工作狀態時,在液壓油的壓力作用下,活塞組件9被頂起,推桿8和提升杆1連帶被頂起,導向套4隨提升杆1動作,「O」型圈5不再被壓縮,液壓油經球座10和油封小球11間的縫隙及導向套4與第一外殼3間的縫隙實現流通;當膠杯2發生損壞時,將第一外殼3卸下,在彈簧12的作用下,油封小球11與球座10接觸,實現對第二外殼7的油封,在膠杯2的壓力作用下,導向套4重新將「O」型圈5壓縮,阻止液壓油外洩,實現對第一外殼3的油封。膠杯2發生損壞時,只需將第一外殼3卸下進行更換,簡單方便,降低了維修成本,且第一外殼3與第二外殼7分開時各自內部的液壓油不會洩露,第二外殼7可繼續正常工作,從而延長了整個脈衝發生器的使用壽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