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基坑腰梁拆除的施工方法
2023-09-16 01:22:25 2
一種基坑腰梁拆除的施工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一種基坑腰梁拆除的施工方法,其特徵在於按以下步驟進行:基於基坑腰梁的鋼筋採用後植筋方式植入,利用新舊混凝土之間的施工縫,採用筒鋸將腰梁(1)切割分段,每段中間採用風鎬剔鑿出一個凹槽(4),然後將混凝土液壓千斤頂(3)置入凹槽(4)內,最終將腰梁(1)整體從基坑側壁拔除。本發明設計合理、功效快、環保、施工成本低,具有很強的實用性和推廣性。
【專利說明】一種基坑腰梁拆除的施工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屬於建築工程基坑支護結構拆除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基坑腰梁拆除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術】
[0002]目前,基坑腰梁的拆除步驟繁瑣,需經歷剝皮、打孔、灌藥、最終通過風鎬拆除,該方法拆除功效慢,施工噪音大且產生大量的粉塵,因此,需要一種新的既快速又環保的技術以解決上述腰梁拆除弊端。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為了克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及缺點,提供一種基坑腰梁拆除的施工方法,解決了傳統腰梁拆除功效慢、成本高、噪音大、能耗高的弊端。
[0004]為實現以上目的,本發明採取以下技術方案:
[0005]一種基坑腰梁拆除的施工方法,其特徵在於按以下步驟進行:基於基坑腰梁的鋼筋採用後植筋的方式植入,利用新舊混凝土之間的施工縫,採用筒鋸將腰梁切割分段,每段中間採用風鎬剔鑿出一個凹槽,然後將混凝土液壓千斤頂置入凹槽內,最終將腰梁整體從基坑側壁拔除。
[0006]所述的腰梁切割分段,每段長度為1.8 — 2.2m ;
[0007]所述的凹槽(4)的尺寸為500mm長、300mm寬、300mm深,長度方向為垂直於基坑側壁方向,能完全置入混凝土液壓千斤頂(3)即可。
[0008]本發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09](I)設計合理、可操作性強、功效快;
[0010](2)環保(噪音低、粉塵少、能耗小);
[0011](3)節約成本;
[0012](4)實用、可推廣性強(隨著深基坑工程的增多,基坑支護採用地下連續牆+內支撐梁的支護結構也隨之增多,而地下連續牆與地下室外牆間距空間有限,為了完成地下室回填,需將支撐腰梁拆除)。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3]圖1為本發明的腰梁拆除平面示意圖。
[0014]圖2為圖1的A — A剖面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5]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進行詳細的說明,但本發明的實施方式不限於此:
[0016]如圖1、圖2所示,I為基坑腰梁,2為基坑側壁,3為混凝土液壓千斤頂,4為凹槽。
[0017]本發明一種基坑腰梁拆除的施工方法如下:[0018](I)如圖1所示,基於基坑腰梁的鋼筋採用後植筋方式植入,利用新舊混凝土之間的施工縫,先用筒鋸將基坑腰梁I切割分段,每段長度2m為宜。
[0019](2)採用風鎬在每段腰梁上剔鑿出凹槽4,凹槽剔鑿至能置入混凝土液壓千斤頂3即可,其尺寸一般為500mm長(垂直於基坑側壁方向)、300mm寬、300mm深。
[0020](3)將混凝土液壓千斤頂3置入凹槽4內,啟動千斤頂進行工作,腰梁即被整體從基坑側壁2上拔除,腰梁拆除完畢。
[0021]如上描述,即可較好的完成本發明。
【權利要求】
1.一種基坑腰梁拆除的施工方法,其特徵在於按以下步驟進行:基於基坑腰梁的鋼筋採用後植筋方式植入,利用新舊混凝土之間的施工縫,採用筒鋸將腰梁(I)切割分段,每段中間採用風鎬剔鑿出一個凹槽(4),然後將混凝土液壓千斤頂(3)置入凹槽(4)內,最終將腰梁(I)整體從基坑側壁拔除。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坑腰梁拆除的施工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的腰梁(I)切割分段,每段長度為1.8 — 2.2m。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坑腰梁拆除的施工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凹槽(4)的尺寸為500mm長、300mm寬、300mm深,能完全置入混凝土液壓千斤頂(3)即可。
【文檔編號】E02D17/04GK103774676SQ201410053999
【公開日】2014年5月7日 申請日期:2014年2月18日 優先權日:2014年2月18日
【發明者】吳振方, 徐國政, 魏開雄, 韓建華, 遊道炎, 汪波 申請人:中建三局第二建設工程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