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腔止血雙囊管的製作方法
2023-09-16 14:08:25 3
專利名稱:鼻腔止血雙囊管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鼻腔止血裝置,特別涉及一種鼻腔止血雙嚢管。
背景技術:
目前,對於的前、中部鼻出血的治療,臨床多採用"前鼻孔填壓止血術"。 材料為凡士林紗條,術後病人痛苦較大,可引起頭痛、頭沉、溢淚、咽幹鼻塞等 不適。臨床曾有人試圖以氣嚢、水嚢置於鼻腔壓迫止血,但皆因不易固定等原 因不能成功,且該辦法不能改善鼻腔通氣。
實用新型內容
為克服上述缺陷,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結構簡單、使用方便、 能夠較好的控制壓迫氣嚢在鼻腔中的位置的鼻腔止血雙嚢管。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鼻腔止血雙嚢管,包括
壓迫氣嚢,在其中部穿設有中空通氣管,該中空通氣管中空部兩端與大氣 相連通;壓迫氣嚢注氣管,其一端連接所述的壓迫氣嚢,另一端連接一個帶有 單向氣閥的注氣帽;還包括定位氣嚢,安裝在中空通氣管前段的預定位置; 定位氣嚢注氣管,其一端連接所述的定位氣嚢,另一端連接一個帶有單向氣閥 的注氣帽。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鼻腔止血雙嚢管,包括
壓迫氣嚢,在其中部穿設有中空通氣管,該中空通氣管中空部兩端與大氣 相連通;壓迫氣嚢注氣管,其一端連接所述的壓迫氣嚢,另一端連接一個帶有 單向氣閥的注氣帽;還包括定位氣嚢,在其中部穿設有內徑與中空通氣管外 徑相適配的套管,所述的套管套設在所述的中空通氣管的前段外表面;定位氣 嚢注氣管,其一端連接所述的定位氣嚢,另一端連接一個帶有單向氣閥的注氣 帽;定位結構,設置在所述的套管與中空通氣管之間,用於將套管固定在中空 通氣管上。
4優選的,所迷的定位結構為在所述的套管內表面和中空通氣管外表面的 預定位置設有相適配的螺紋,所述的套管與中空通氣管通過螺紋連接。
優選的,所述的定位結構為在所述的套管內表面設有環形或點形凹陷, 而所述的中空通氣管外表面相對應的位置設有環形或點狀凸起。
優選的,在所述的定位氣嚢注氣管和/或壓迫氣嚢注氣管靠近注氣帽的一端 設有壓力顯示氣嚢。
優選的,在所述的中空通氣管近端的側壁上設有多個鏤空通氣孔。
上述的本實用新型,充分利用鼻腔的內部結構, 一方面利用充氣後的壓迫 氣嚢來對患部壓迫止血;另一方面則將充氣後定位氣嚢,放置於鼻前庭內,撐 抵在鼻翼和鼻小柱上,從而將與其固定在一起的壓迫氣嚢固定在鼻腔內。整體 結構較為簡單,使用方便,耗材成本低廉,能夠減輕患者痛苦。
圖1為本實用新型鼻腔止血雙嚢管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鼻腔止血雙嚢管另一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鼻腔止血雙嚢管作進一步的說明。 如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的鼻腔止血雙嚢管,包括壓迫氣嚢1 (為注氣後的 狀態),在其中部穿設有中空通氣管2,該中空通氣管2中空部兩端與大氣相連 通;注氣管3,其一端連接所述的壓迫氣嚢l,另一端連接一個帶有單向氣閥的 注氣帽4;定位氣嚢5,安裝在中空通氣管前段的預定位置;定位氣嚢注氣管6, 其一端連接所述的定位氣嚢,另一端連接一個帶有單向氣閥的注氣帽。這種結 構較為筒單,能充分利用鼻腔的內部結構, 一方面利用充氣後的壓迫氣嚢來對 患部壓迫止血;另一方面則將充氣後定位氣嚢放置於鼻前庭內,撐抵在鼻翼和 鼻小柱上,從而將與其固定在一起的壓近氣嚢固定在鼻腔內。整體結構較為簡 單,使用方便。
上述結構中,定位氣嚢和壓迫氣嚢間的相對位置是固定的,適應性差,本 實用新型另一實施例具體為 如圖l所示,包括壓迫氣嚢l,在其中部穿設有中空通氣管2,該中空通氣管中空部兩端與大氣相連通;壓迫氣嚢注氣管3,其一端連接所述的壓迫氣囊, 另一端連接一個帶有單向氣閥的注氣帽4;還包括定位氣嚢5,在其中部穿設 有內徑與中空通氣管外徑相適配的套管,所述的套管套設在所述的中空通氣管 的前段外表面;定位氣嚢注氣管6,其一端連接所述的定位氣囊,另一端連接一
個帶有單向氣閥的注氣帽;定位結構,設置在所述的套管與中空通氣管之間,
用於將套管固定在中空通氣管上。這種結構中,定位氣嚢5通過套管套設在中 空通氣管上,所以能夠沿中空通氣管作一定的軸向運動,使得壓迫氣嚢1與定 位氣嚢5之間的間距可以做相對的微調,以適合不同的人的需求。
上述的定位結構的方式多種多樣,例如可以在所述的套管內表面和中空 通氣管外表面的預定位置設有相適配的螺紋,所述的套管與中空通氣管通過螺 紋連接。這樣,可以通過相對旋轉套管,使套管能夠向前或向後移動;還可以 在所述的套管內表面設有環形或點形凹陷,而所述的中空通氣管外表面相對應 的位置設有環形或點狀凸起。然後依靠這些環形或點形凹陷和凸起的配合來使 套管和中空通氣管卡接,但這種卡接的力量相對較小,並不影響套管向前或向 後作移動、調整。當然也可採用其它能夠調整定位氣嚢和壓迫氣嚢的其它結構。
上述的注氣管3可以直接與壓迫氣嚢相連通;也可如圖所示,將注氣管3 在近壓迫氣嚢的一端隱形於中空通氣管2內,即注氣管3近壓迫氣嚢的一端位 於中空通氣管內,並通過中空通氣管與壓迫氣嚢1之間的通氣孔與壓迫氣嚢1 相連通。這樣可以防止在拉扯導氣管時,將壓迫氣嚢拉破。
本實用新型的鼻腔止血雙嚢管的使用方法
1、 使用時,可以先將凡士林塗於未充氣的壓迫氣嚢表面,將雲南白藥或血 竭等止血藥粉末黏附於壓迫氣嚢表面。
2、 然後,手持中空通氣管外露的一端,將未充氣的壓迫氣囊送入鼻腔內的 出血部位,然後通過注射器從注氣帽處向壓迫氣囊注氣,使壓迫氣囊膨脹,以 壓迫止血處,至血止即可。
3、 定位氣嚢的套管放至鼻前庭內預定位置,然後通過注射器從注氣帽處向定位氣嚢注氣,使定位氣嚢膨脹,撐抵於鼻小柱和鼻翼之間即可。在實際操作 中,定位氣嚢的位置可以邊注氣邊進行;徵調。
為了便於在患部痊癒時將壓迫氣嚢取出,以及便於調整壓迫氣囊內的壓力,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地改進,還可在所述的注氣管上帶連接有一個放氣閥。 為了使整體結構簡單,有條件的話,還可將放氣閥與單向閥、注氣帽製作在一 起。
為了能夠在壓迫氣囊放在患部後,醫生可以了解其壓迫氣嚢內的壓力大小, 以決定充氣量,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地改進,在所述的單向氣閥與注氣管
之間還設有一個壓力顯示氣嚢7。由於壓力顯示氣嚢7與壓迫氣嚢通過注氣管相 連通,因此,醫生可以通過捏壓壓力顯示氣嚢7,以感知壓力顯示氣嚢7內壓力, 以了解鼻腔內位於患部的壓迫氣嚢的壓力大小。因此,在加工本實用新型時,
上述的壓力顯示氣嚢7的材質即氣嚢壁的厚薄宜與壓迫氣嚢的相仿,以便能更 好地從壓力顯示氣嚢7感知鼻腔內壓迫氣嚢的壓力。
為了適應不同的患者鼻腔內部的形狀,上述的中空通氣管2的橫截面可以 為圓形、橢圓形甚至長方形等。
為了防止患者從中空通氣管中吸入異物,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地改進, 還在所述的中空通氣管近端的側壁上設有多個鏤空通氣孔9,如圖2所示。當然 也可以一個在中空通氣管前部設置帶有過濾網的人工鼻帽8如圖1所示來解決。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充分利用鼻腔的內部結構, 一方面利用充氣後的壓 迫氣嚢業對患部進行壓迫止血;另一方面則將充氣後定位氣嚢,放置於鼻前庭 內,撐抵於鼻翼和鼻小柱上,從而將與其固定在一起的壓迫氣嚢固定在鼻腔內。 本實用新型可應用於普通鼻腔出血以及各種鼻腔手術的壓迫止血。上述的本實 用新型不但可以應用於鼻腔的前、中部止血,還可根據需要適用於鼻腔後部止 血。整體結構較為簡單,使用方便,耗材成本低廉,能夠減輕患者痛苦。
顯然,本領域的才支術人員可以對本實用新型的結構進行各種改變而不脫離 本實用新型的精神範圍。因此如果這些改變屬於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書及其等 同技術範圍內,則本實用新型也意圖涵蓋這些改變。
權利要求1、一種鼻腔止血雙囊管,包括壓迫氣囊,在其中部穿設有中空通氣管,該中空通氣管中空部兩端與大氣相連通;壓迫氣囊注氣管,其一端連接所述的壓迫氣囊,另一端連接一個帶有單向氣閥的注氣帽;其特徵在於,還包括定位氣囊,安裝在中空通氣管前段的預定位置;定位氣囊注氣管,其一端連接所述的定位氣囊,另一端連接一個帶有單向氣閥的注氣帽。
2、 一種鼻腔止血雙嚢管,包括壓迫氣嚢,在其中部穿設有中空通氣管,該中空通氣管中空部兩端與大氣 相連通5壓迫氣嚢注氣管,其一端連接所述的壓迫氣嚢,另一端連接一個帶有單向 氣閥的注氣帽;其特徵在於,還包括定位氣嚢,在其中部穿設有內徑與中空通氣管外徑相適配的套管,所述的 套管套設在所述的中空通氣管的前段外表面;定位氣嚢注氣管,其一端連接所述的定位氣嚢,另一端連接一個帶有單向 氣閥的注氣帽;定位結構,設置在所述的套管與中空通氣管之間,用於將套管固定在中空 通氣管上。
3、 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鼻腔止血雙嚢管,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定位結構為 在所述的套管內表面和中空通氣管外表面的預定位置設有相適配的螺紋,所述 的套管與中空通氣管通過螺紋連接。
4、 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鼻腔止血雙嚢管,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定位結構為 在所述的套管內表面設有環形或點形凹陷,而所述的中空通氣管外表面相對應 的位置設有環形或點狀凸起。
5、 如權利要求2、 3或4所述的鼻腔止血雙嚢管,其特徵在於在所述的定位氣嚢注氣管和/或壓迫氣嚢注氣管靠近注氣帽的一端設有壓力顯示氣嚢。
6、 如權利要求2、 3或4所述的鼻腔止血雙嚢管,其特徵在於在所述的 中空通氣管近端的側壁上設有多個通氣孔。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鼻腔止血雙囊管,為解決現有技術中鼻腔止血過程中患者較為痛苦等問題而發明。包括壓迫氣囊,在其中部穿設有中空通氣管,該中空通氣管中空部兩端與大氣相連通;壓迫氣囊注氣管,其一端連接所述的壓迫氣囊,另一端連接一個帶有單向氣閥的注氣帽;還包括定位氣囊,安裝在中空通氣管前段的預定位置;定位氣囊注氣管,其一端連接所述的定位氣囊,另一端連接一個帶有單向氣閥的注氣帽。上述的本實用新型,充分利用鼻腔的內部結構,一方面利用充氣後的壓迫氣囊來對患部壓迫止血;另一方面則將充氣後定位氣囊,放置於鼻前庭內,撐抵在鼻翼和鼻小柱上,從而將與其固定在一起的壓迫氣囊固定在鼻腔內。
文檔編號A61B17/12GK201414818SQ20092015381
公開日2010年3月3日 申請日期2009年5月6日 優先權日2009年5月6日
發明者劉大為 申請人:劉大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