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形梁橋面系溼接縫支模裝置製造方法
2023-09-15 19:29:15 2
T形梁橋面系溼接縫支模裝置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T形梁橋面系溼接縫支模裝置,解決了現有的雙線T形梁架設中對橋面溼接縫的支模工藝存在的支模裝置容易被損壞、拆模困難和模板重複利用率低的問題。包括左T形梁(1)和右T形梁(2),在薄鋼模板(4)上設置有兩排預留孔,在吊鉤(5)的尾端設置有螺紋,吊鉤(5)的尾端從預留孔穿過後與螺母(8)螺接在一起,從左排的預留孔(3)中穿過的吊鉤(5)的頭部彎鉤掛接在左T形梁的預埋鋼筋的右端頭(6)上,從右排的預留孔中穿過的吊鉤(5)的頭部彎鉤掛接在右T形梁(2)的預埋鋼筋的左端頭(7)上。本實用新型的支模裝置在橋面上不設置支撐架,避免了車輛碾壓損壞,模板反覆使用率高,提高了施工效率。
【專利說明】T形梁橋面系溼接縫支模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在雙線T形梁架設中對橋面溼接縫進行澆筑前的模具支設裝置。【背景技術】
[0002]在架設T形梁橋時,雙線T形梁架設完成後,在橋面上會形成3條溼接縫,在標準線間距的情況下,每條溼接縫一般有30釐米寬,30多米長,施工工藝要求要對溼接縫進行鋼筋水泥澆築,以完成橋面的土建施工。在澆築溼接縫前,要對溼接縫進行模板支設,然後才能進行水泥澆築,現有的支模方式是採用吊模形式和穿心對拉的結構,也就是模板採用木模板或竹膠板,利用12號精軋螺紋鋼作為對拉杆,對拉杆穿在PVC管中,在橋面的兩T形梁間設置一鋼管或者一方木作為模板的受力支撐,通過緊固螺母將木模板吊起並緊固在溼接縫下方,並且在沿橋縱向方向每隔3米設置一輔助拆模板孔洞,該孔洞的直徑為3釐米,在預澆注的溼接縫中預埋PVC管,對拉杆從PVC管中穿過。由於橋面附屬工程過多,包括T梁橋面系溼接縫、橫向連接隔板、擋碴牆、橫向張拉、注漿、封錨、人行道角鋼支架安裝、人行道步行板安裝、電纜槽安裝、伸縮縫安裝等等很多施工工序,橋面上經常出現交叉作業的情形,特別是運梁車等重載車輛頻繁地從橋面上通過,經常發生將架設在橋面上的溼接縫的吊模鋼管或方木壓彎或壓變形的情況,導致需要重新支模,並且使拆模遇到困難,需藉助預留拆模孔洞,通過木棒等工具穿過預留孔洞往下打壓模板才能脫模,與此同時,預留拆模孔洞容易被填堵,也影響工程美觀。另外,在拆除模板時,由於木模板自身較重,體積也大,一般是採用將木模板直接通過繩索緩慢放到平地上,再通過工人撿拾後運到橋面的施工工藝,存在工作量大,模板損壞嚴重和影響整體施工效率的問題。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提供了一種T形梁橋面系溼接縫支模裝置,解決了現有的雙線T形梁架設中對橋面溼接縫的支模工藝存在的支模裝置容易被損壞、拆模困難和模板重複利用率低的問題。
[0004]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解決以上技術問題的:
[0005]一種T形梁橋面系溼接縫支模裝置,包括左T形梁和右T形梁,在左T形梁與右T形梁之間設置有溼接縫,左T形梁的預埋鋼筋的右端頭設置在溼接縫中,右T形梁的預埋鋼筋的左端頭設置在溼接縫中,在薄鋼模板上設置有兩排預留孔,在吊鉤的尾端設置有螺紋,吊鉤的尾端從預留孔穿過後與螺母螺接在一起,從左排的預留孔中穿過的吊鉤的頭部彎鉤掛接在左T形梁的預埋鋼筋的右端頭上,從右排的預留孔中穿過的吊鉤的頭部彎鉤掛接在右T形梁的預埋鋼筋的左端頭上。
[0006]在薄鋼模板上設置的每排預留孔中,相鄰的預留孔之間的間距相等。
[0007]—種T形梁橋面系溼接縫支模拆模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0008]第一步、在3毫米厚的矩形的薄鋼模板上鑽出兩排預留孔,將薄鋼模板從左T形梁與右T形梁之間形成的溼接縫中遞到溼接縫下方;[0009]第二步、將吊鉤的尾端自上到下從薄鋼模板上的預留孔穿過薄鋼模板,將螺母螺接在吊鉤的尾端;
[0010]第三步、將從左排的預留孔中穿過的吊鉤的頭部彎鉤掛接在左T形梁的預埋鋼筋的右端頭上,將從右排的預留孔中穿過的吊鉤的頭部彎鉤掛接在右T形梁的預埋鋼筋的左立而頭上;
[0011]第四步、分別調整每個吊鉤的尾部螺接的螺母,使薄鋼模板與T梁橋面平行並與兩T梁的出簷底部合縫,完成支模;
[0012]第五步、當澆築在溼接縫中的鋼筋混凝土凝固並達到工藝要求後,用鐵錘敲擊在薄鋼模板的底面上螺接的螺母,使吊鉤的尾部斷裂並脫落,將向下脫落的薄鋼模板從其它沒有進行支模的溼接縫中遞到橋面上,以備下次支模時使用。
[0013]本發明的支模裝置在橋面上不設置任何鋼管或方木支撐架,徹底避免了橋面往來運輸車輛對支模裝置的輾壓所造成的破壞;模板採用薄鋼模板不容易變形,且拆模非常容易操作,工人只需在下面用錘頭輕敲吊鉤螺母及吊鉤外露部分,吊鉤外露部分就可脫落,利用撬棍輕輕一撬,鋼模就會脫落,工人順著梁縫就可將模板遞到橋面上,特別方便下次使用,模板反覆使用率高,提高了施工效率,保證了澆築完的溼接縫混凝土光滑平整。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4]圖1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0015]圖2是本發明在俯視方向上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6]一種T形梁橋面系溼接縫支模裝置,包括左T形梁I和右T形梁2,在左T形梁I與右T形梁2之間設置有溼接縫,左T形梁I的預埋鋼筋的右端頭6設置在溼接縫中,右T形梁2的預埋鋼筋的左端頭7設置在溼接縫中,在薄鋼模板4上設置有兩排預留孔,在吊鉤5的尾端設置有螺紋,吊鉤5的尾端從預留孔穿過後與螺母8螺接在一起,從左排的預留孔3中穿過的吊鉤5的頭部彎鉤掛接在左T形梁I的預埋鋼筋的右端頭6上,從右排的預留孔中穿過的吊鉤5的頭部彎鉤掛接在右T形梁2的預埋鋼筋的左端頭7上。
[0017]在薄鋼模板4上設置的每排預留孔中,相鄰的預留孔之間的間距相等。
[0018]一種T梁橋面系溼接縫支模拆模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0019]第一步、在3毫米厚的矩形的薄鋼模板4上鑽出兩排預留孔,將薄鋼模板4從左T形梁I與右T形梁2之間形成的溼接縫中遞到溼接縫下方;
[0020]第二步、將吊鉤5的尾端自上到下從薄鋼模板4上的預留孔穿過薄鋼模板4,將螺母8螺接在吊鉤5的尾端;
[0021]第三步、將從左排的預留孔3中穿過的吊鉤5的頭部彎鉤掛接在左T形梁I的預埋鋼筋的右端頭6上,將從右排的預留孔中穿過的吊鉤5的頭部彎鉤掛接在右T形梁2的預埋鋼筋的左端頭7上;
[0022]第四步、分別調整每個吊鉤5的尾部螺接的螺母8,使薄鋼模板4與T梁橋面平行並與兩T梁的出簷底部合縫,完成支模;
[0023]第五步、當澆築在溼接縫中的鋼筋混凝土凝固並達到工藝要求後,用鐵錘敲擊在薄鋼模板4的底面上螺接的螺母8,使吊鉤5的尾部斷裂並脫落,將向下脫落的薄鋼模板4從其它沒有進行支模的溼接縫中遞到橋面上,以備下次支模時使用。
[0024]模板的緊密程度取決於吊鉤5下面螺母8的緊固程度,這種支模方式很大程度上使溼接縫模板與梁體翼板混凝土緊密靠貼,不出現漏漿及麻面現象。
【權利要求】
1.一種T形梁橋面系溼接縫支模裝置,包括左T形梁(I)和右T形梁(2),在左T形梁(1)與右T形梁(2)之間設置有溼接縫,左T形梁(I)的預埋鋼筋的右端頭(6)設置在溼接縫中,右T形梁(2)的預埋鋼筋的左端頭(7)設置在溼接縫中,其特徵在於,在薄鋼模板(4)上設置有兩排預留孔,在吊鉤(5)的尾端設置有螺紋,吊鉤(5)的尾端從預留孔穿過後與螺母(8 )螺接在一起,從左排的預留孔(3 )中穿過的吊鉤(5 )的頭部彎鉤掛接在左T形梁(I)的預埋鋼筋的右端頭(6 )上,從右排的預留孔中穿過的吊鉤(5 )的頭部彎鉤掛接在右T形梁(2)的預埋鋼筋的左端頭(7)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T形梁橋面系溼接縫支模裝置,其特徵在於,在薄鋼模板(4)上設置的每排預留孔中,相鄰的預留孔之間的間距相等。
【文檔編號】E01D21/00GK203593965SQ201320626142
【公開日】2014年5月14日 申請日期:2013年10月11日 優先權日:2013年10月11日
【發明者】孫飛 申請人:中鐵十九局集團第六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