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銅鋁對合預軋板帶的製作方法
2023-09-16 09:14:25 2
專利名稱:一種銅鋁對合預軋板帶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於金屬複合板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銅鋁對合預軋板帶。
背景技術:
銅鋁複合板帶是在鋁板的表面包覆一層銅的複合材料。以銅鋁複合板帶代替應用面特別廣、需求量特別大的紫銅帶,在電力和信號傳輸領域有著廣泛的應用前景,有望形成巨大的產業。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有效提高銅鋁複合面結合強度的銅鋁對合預軋板帶。 實現本實用新型目的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銅鋁對合預軋板帶,包括對合的鋁板和銅板,其特徵在於所述鋁板和銅板鄰接的複合面上設有經過不鏽鋼鋼絲刷打磨的線狀或網狀凹痕。本實用新型具有積極的效果(I)本實用新型通過在鋁板和銅板鄰接的複合面上設置經過不鏽鋼鋼絲刷打磨的線狀或網狀凹痕,使待軋制的鋁板和銅板的表層晶格畸變,表面能上升,從而使得銅鋁結合面上的原子易於克服異種金屬結合所需要的能壘,形成良好結合,從而有效提高結合強度;同時通過增大結合面的粗糙度,有利於提高複合面之間的靜摩擦係數;此外,增加機械摩擦產生的熱量和剪切應力,有利於金屬塑性變形時撕裂及碾碎氧化膜,保持純淨金屬的接觸,以提高接觸表面活性。
圖I是本實用新型第一種結構的一種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第二種結構的一種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I)圖I是本實用新型第一種結構的一種結構示意圖,顯示了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施例是一種銅鋁對合預軋板帶,見圖I所示,包括對合的鋁板I和銅板2,所述鋁板I和銅板2鄰接的複合面上設有經過不鏽鋼鋼絲刷打磨的線狀凹痕3。(實施例2)圖2是本實用新型第二種結構的一種結構示意圖,顯示了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種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施例與實施例I基本相同,不同之處在於所述鋁板I和銅板2鄰接的複合面上設有經過不鏽鋼鋼絲刷打磨的網狀凹痕3。該網狀凹槽3是用輪式鋼絲刷沿沿不同方向二次打磨形成。實施例I和實施例2具有以下有益技術效果通過在鋁板I和銅板2鄰接的複合面上設置經過不鏽鋼鋼絲刷打磨的線狀或網狀凹痕,使待軋制的鋁板和銅板的表層晶格畸變,表面能上升,從而使得銅鋁結合面上的原子易於克服異種金屬結合所需要的能壘,形成良好結合,從而有效提高結合強度;同時通過增大結合面的粗糙度,有利於提高複合面之間的靜摩擦係數;此外,增加機械摩擦產生的熱量和剪切應力,有利於金屬塑性變形時撕裂及碾碎氧化膜,保持純淨金屬的接觸,以提高接觸表面活性。顯然,本實用新型的上述實施例僅僅是為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所作的舉例,而並非是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的限定。對於所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上述 說明的基礎上還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變化或變動。這裡無需也無法對所有的實施方式予以窮舉。而這些屬於本實用新型的實質精神所引伸出的顯而易見的變化或變動仍屬於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
權利要求1.一種銅鋁對合預軋板帶,包括對合的鋁板(I)和銅板(2),其特徵在於所述鋁板 (I)和銅板(2)鄰接的複合面上設有經過不鏽鋼鋼絲刷打磨的線狀或網狀凹痕(3)。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銅鋁對合預軋板帶,包括對合的鋁板和銅板,其特徵在於所述鋁板和銅板鄰接的複合面上設有經過不鏽鋼鋼絲刷打磨的線狀或網狀凹痕。本實用新型通過在鋁板和銅板鄰接的複合面上設置經過不鏽鋼鋼絲刷打磨的線狀或網狀凹痕,使待軋制的鋁板和銅板的表層晶格畸變,表面能上升,從而使得銅鋁結合面上的原子易於克服異種金屬結合所需要的能壘,形成良好結合,從而有效提高結合強度;同時通過增大結合面的粗糙度,有利於提高複合面之間的靜摩擦係數;此外,增加機械摩擦產生的熱量和剪切應力,有利於金屬塑性變形時撕裂及碾碎氧化膜,保持純淨金屬的接觸,以提高接觸表面活性。
文檔編號B32B3/30GK202623400SQ20122016278
公開日2012年12月26日 申請日期2012年4月17日 優先權日2012年4月17日
發明者林中華, 司正慶 申請人:紅光電氣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