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作文650字
2023-09-15 23:42:05 1
篇一:在守望中甦醒 彭琳
現在的我們,年少,輕狂,少了一份穩重,嚮往一種叫成熟的東西。於是,我們試著用一些東西,裝扮自己,掩飾自己的那一份青澀,嘗試著讓自己變得與眾不同。
美國的五十年代,二戰的陰雲尚未散去,冷戰硝煙又起。人們缺乏夢想,一隻消沉,在自己無力改變的社會背景下,裹著渾渾噩噩的生活。霍爾頓就是其中的一員,呆在他的心底還有一個美好的夢想——做一個「麥田的守望者」。
霍爾頓是一個壞孩子,一年中,他被學校開除四次。
他是一個好孩子。他對那些熱衷於談女人和喝酒的人十分反感,對校長的虛偽勢利非常厭惡,看到牆上的字便會憤憤擦去,遇到修女為受難者募捐就會慷慨解囊。
他是一個可憐的人。他不知道自己的夢想,也沒有對未來的打算。每天都過著走一步算一步的生活。
這本書曾因為主人公的滿嘴髒話和行為,被列為禁止學生閱讀的書籍。但經歷了時間的考驗,人們逐漸接受這本書。對於霍爾頓,他想做一個麥田的守望者,但我覺得他更像一個在麥田裡迷失方向的孩子,他站在懸崖邊上,卻中沒有墜落懸崖。
一個成長在叛逆期的孩子,總是有一些叛逆,其實我們周圍也有叛逆的孩子,但就是因為我們的嘲笑,抹殺了他們活在世界上的唯一希望,讓他們選擇了墮落。霍爾頓站在山頭的那次守望,也許他望著巍峨的山,懺悔;也許他望著波瀾的小溪,皺眉;也許他望著奔跑的孩子,沉思;也許他望著翱翔的群鳥,遐想。這一天對你我來說,也許已經過去,也許還姍姍來遲,但是既然避免不了,那麼就鼓起勇氣去面對,困難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不去克服這個困難。
善良的人性往往只在頹廢中發光,但這一束光卻是微弱的,因為骯髒的東西,迷惑了我們的雙眼,然而我們卻無能為力,如果我們撥開那一層瀰漫在眼前的烏雲,這束光,也許會更加閃耀!
篇二:守望幸福
不知何時,在我的生活中,多了一份煩惱,少了一片幸福,幸福已拂袖離我而去,也許,是因為學業負擔太重了吧!於是為了追回幸福,我重新踏上一條尋找幸福的漫漫長路。
誰知,幸福竟然又是這樣——如此容易地被我找到了……
平時,功課完成後,我總會上網去百度《知道吧》為別人排憂解難,同時,也為自己那並不富足的知識充一下電,畢竟,學無止境嘛!
08年的一天,在一次上「知道吧」時,我偶然一瞥,發現了一道被冷落在一邊的問題,不禁心生好奇,點擊進去一看題目,哦!是一道歷史題,咦?還像在哪裡見到過!好不容易有了一點頭緒,可當手一觸及鍵盤準備回答時,先前的思路又一下子飄然而去,消失了;在腦海中苦苦搜尋卻抓不到一絲一縷,便心生煩躁,正想退出,忽而又轉念一想,這種別人不懂,自己也一知半解的問題,如果把它查明白,不正是一個絕好的學習和鞏固的機會嗎?想到這裡,身體永遠比腦子動的快的我,早已衝入了書房,一頭扎進了書叢中,十分鐘過去了、半小時過去了、一個小時過去了……兩個小時以後,滿頭大汗的我終於在一本書中找到了答案,我「烏拉」的歡呼了一聲,以飛快的速度坐回到電腦前,十指微微有些激動地把內容輸入了進去,隨後便長長地吐了一口氣!心中感嘆,真是「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啊!
過了幾天再來看時,不出我所料,我的答案被選為了最佳答案!那人也把我大大的誇獎了一番,我激動極了,一股油然而生的滿足感迅速淹沒了我,看著那一面鮮豔的小紅旗,我的心中激動萬分,一種熟悉的感覺在那時迅速向我靠攏,濃鬱在我的心中——那就是久違了的幸福……
這一刻,我並沒有刻意的去追求,去完美。幸福應該是心靈深處最微妙,也是最激烈的感受,並不需要盲目的追求。在我看來:
幸福=成就感,成就感就代表著幸福。
所以,我要大聲的對你說:「幸福,其實很簡單!它就在你的身邊,用你的心靈去感悟,去守望吧!」
篇三:守望夢想
守望是一種執著的精神,是一種堅持不懈的信念,它是成功的不二法門,也是成功的強大動力。
我的夢想是成為一名羽毛球健將,為國爭光添彩。
起初,只是出於好玩,聽媽媽說,三歲時,我看到有一些大哥哥、大姐姐在廣場打羽毛球,就「死纏」著也要打,剛開始,連球拍也拿不住,就趴地上哭,接不著球就滿地打滾,後來,慢慢能接住一個球,就興奮地樂此不疲打呀打,結果引得很多人駐足觀看,這可能滿足了我那小小的「虛榮心」,於是,不知天高地厚的我,四處揚言,我要當「羽毛球健將」。
後來,那時的我總是同朝霞一起出門和媽媽練習球技,有時等到太陽升到頭頂才回家,吃過午飯,休息幾個小時再次與父母出去練習,而又總是在月亮出現的時候才想到回家,晚飯過後,我就又會約幾個小朋友「切磋」球技。
不論春夏秋冬,不論嚴寒與酷暑,總能看見我和父母在操場上練習的身影。
五六歲時,我的球技在同齡人中已算不錯,幾乎每次都能「打敗」媽媽,這更增加了我的信心,也堅定了我的夢想,我已不滿足於和媽媽「玩」了,出於好勝心,我主動和其他大人打,從中學到了更多的技巧。有時,一些認識不認識的大人看到我天天打球,也熱情地教我技巧。有一次,有一位老爺爺教我「墊步」,有人看我「前擋球」挑不高時,不厭其煩地教我小竅門……
有很多人都鼓勵我讓我好好練,說這孩子球打的挺好,好好培養培養,我聽了,心裡美滋滋的,也有一些爸爸、媽媽領著孩子在旁邊說:「你看這個小哥哥打的多好」,曾有一段,廣場上有好幾個三四歲的孩子也曾因此加入了打羽毛球的行列,就是在這些誇獎聲中,使年幼的我體會到了成功的快樂。我的興趣更濃了,「當羽毛球健將」的夢想也根深蒂固地紮根在我的心裡。
然而,現在的我,卻沒有更多的時間來練習,只能偶爾在假期裡寫完作業後,抽空去打一次,有時甚至一星期還練習不到3次。不過,我不會灰心喪氣,我相信只要找到自己真正的熱愛,找到屬於自己夢想的方向。就會擁有一雙輕盈豐滿的純白羽翼,就能夠飛向夢想的終點。
篇四:守望信念
一個有堅定信念的人,在為理想奮鬥的過程中,在起航的那一刻,就已經樹立了堅不可摧的決心。
——題記
司馬遷忍辱負重,經過不懈努力,終於寫成了巨著《史記》;李時珍常年跋山涉水、嘗遍百草、虛心求教,完成了《本草綱目》;居裡夫人和她的丈夫在惡劣的環境中,從上百噸的礦石中提取了一克鐳……是什麼力量使他們幾十年如一日的奮鬥,心甘情願的過著艱苦的生活?那就是信念,是追求真理、追求科學的信念使他們堅定地走下去。
信念的力量是偉大的,它可以創造奇蹟。
曾在書上看過這樣一個消息:兩個孩子在一個廢舊的礦區玩耍,因好奇誤入了一個很大的礦洞,裡面就像迷宮一樣,當他們感到害怕想要回去時,卻怎麼也找不到返回的路了。他們走了一天一夜,終於,一個孩子絕望了,他倒下了,而另一個相信一定會走出去,結果獲救了。當第二天人們來到礦洞時發現,那個孩子倒下的地方離洞口不過10米遠。只要走幾步再向右拐,就可以看到光亮了,而他卻倒下了。那個孩子是靠著求生的信念才走出山洞的。
對於放棄進取的人而言,當災難像子彈般呼嘯而來時,最先倒下的不是身體而是信念;而對於一個進取的人而言,即使他們的身體倒下了,也會堅守信念,永不放棄。信念是沙漠中的綠洲,能給人希望;信念是海邊的燈塔,給來往的船隻指引方向。
一座火山,如果不是死的,醞釀幾十年、幾百年、幾千年後,終有一天會爆發。信念也一樣,只要我們能堅持不懈的奮鬥,總有一天,它會像火山一樣爆發出巨大的能量,把我們送到成功的彼岸。
我們常常可以看到,在長跑比賽中,當第一名在一陣掌聲與喝彩聲中走下場時,其他運動員仍然在跑,他們沒有停止,儘管已筋疲力盡、與冠軍無緣但堅持到底的信念支持著他們直到跑完。
當我剛上一年級時,周圍的鄰居的親戚都對我說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長大考上清華北大。雖然那時我並不知道考上清華北大意味著什麼,但我知道了一定要好好學習。
守望信念,讓我們鋪墊成功的道路吧!
篇五:守望的距離
草人第一次來到這裡的時候是五月。雲淡風輕的日子,天藍藍的,它第一次站在如此明朗的天空下,覺得心曠神怡。它呆在這裡過了一天又一天,爾後它認識了飛鳥和田間的野鼠,認識了會唱歌的小女孩。
草人是一個稻草人,戴著醜醜的鴨舌帽,身上披著一些沒有花紋的破布。它整日整夜的站在田野中,守望,不斷守望。
麥田的守望著站在風裡,冬天的跡象漸漸地顯露出來,風更加刺骨。它望著藍天之上倉皇南飛的候鳥,喊著問,鳥兒們告訴我你們去哪裡?候鳥們來不及回頭,撇過眼說,我們往南飛。草人看著他們越飛越遠最終不見,微微地嘆息。它感覺眼睛裡有條連著大鳥翅膀的線,越拉越長。
草人又遇見了田鼠,它們吱吱亂叫地忙活著,把玉米搬進洞裡。草人明白了,它默不作聲地看著它們,眼睜睜地看著他們離去直到消失不見。
寂寥的冬天終於降臨,草人孤獨地站在田野之中,它看著空曠的田野忽然明白了什麼。它想起那些自由來去的飛鳥和在田間奔跑的女孩,以及那些忙碌著冬眠然後消失的田鼠,終於明白,自己和它們之間存在著一段長長的距離。草人曾日復一日的守望它們,而今他們都離他而去,它開始羨慕它們,能夠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能夠擁有自由。然而那對於草人來說,卻是可望不可即的,它無法抓住自由,只能任憑自由在自己身旁如風一般輕過。它被禁錮,一生亦是如此。
草人在守望的距離中日漸沉默。
就算是來年春天的到來,大地以新的面貌復甦的時候,草人依舊沉默。它守望,不斷守望,確守望掉更多無法彌補的自由。它開始自我沉淪,低頭不語。內心的那段距離,也越拉越長,卻無人知曉。
其實草人心裡的傷悲怎會無人知曉。
我從牢籠裡一雙雙絕望的眼睛看到了無法逾越的距離,抑或是最易跨過的。它們被囚禁,失去自由,眼神疲憊充滿怨恨,默不作聲,浪費到自己原本絢爛多彩的生命。它們守望,天空的飛鳥,水中暢遊的魚,守望與自己一樣的生命在自由中奔跑。
它們流淚,它們在心底狠狠的哭泣,它們要的不是距離,不是多麼優越的條件,而是自由。
我又悄悄地回到了那個夢境,看見草人依舊站在田野裡,默默的忍受著守望的距離,抑或是自由的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