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改進型輪胎補片硫化設備的製作方法
2023-09-16 06:29:25 2

本實用新型屬於輪胎修理設備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改進型輪胎補片硫化設備。
背景技術:
硫化機是一種用於輪胎修理的設備,其主要作用在於將補片硫化到輪胎破損位置,從而修補輪胎。現有技術的硫化機不能適應不同型號大小尺寸的輪胎修補,而且輪胎固定在硫化機上後,在工作過程中輪胎容易鬆動,進而影響修補效果。
因此,如何解決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陷成為了該領域技術人員努力的方向。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種改進型輪胎補片硫化設備,能完全解決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之處。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通過下述技術方案來實現:
一種改進型輪胎補片硫化設備,包括底座,在底座上對應設置左立板和右立板,左右立板之間形成輪胎放置空間,所述左立板頂端翻轉連接左壓板,右立板頂端翻轉連接右壓板,其特徵在於:所述左立板和右立板頂端分別在寬度方向的左右兩側對稱設置第一插套,對應在左壓板和右壓板頂端中部設置第二插套,第二插套置於兩個第一插套之間,插銷從一側依次穿過第一插套和第二插套,所述左立板底端連接直線移動機構,使左立板能遠離或靠近右立板移動。
作為優選,所述插銷的一端設有端頭,沿端頭側壁設有環形凹槽,插銷的另一端開設銷孔。採用此結構可以在銷孔內插入銷釘,從而對插銷限位,避免插銷從插套內滑出。端頭上的環形凹槽方便手持插入或取出插銷。
作為優選,所述左右壓板均包括C形板和水平壓板,水平壓板固連在C形板底端。這種結構的左右壓板能比較好的配合轎車輪胎的輪廓,適用於轎車輪胎的固定。
作為優選,所述左右壓板均包括S形板和水平底板,S形板底端與水平底板鉸接。這種結構的左右壓板能比較好的配合大型輪胎的輪廓,適用於大型輪胎的固定。
作為優選,還包括一支撐裝置,該支撐裝置包括支撐板和支撐螺柱,沿支撐板中軸線在支撐板底部兩側開設螺紋孔,在輪胎放置空間底部的底座上靠近右立板的一側對應開設兩個螺紋孔,支撐螺柱的頂端螺紋連接在支撐板上,底端螺紋連接在底座上,且支撐螺柱上螺紋連接有鎖緊螺母,在支撐板左右兩側翻轉連接有弧形板,且右側的弧形板頂部外壁緊貼右立板。
作為優選,所述直線移動機構包括活動座、滑塊和螺杆,所述底座上開設滑槽,左立板底端固定在活動座頂部,活動座底端穿過滑槽連接在滑塊上,螺杆的一端安裝轉盤,另一端從底座側壁穿入並穿過滑塊與底座底部的支撐板通過軸承連接,滑塊與螺杆螺紋連接。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於:
1.結構簡單,設計合理,可以更換不同尺寸和形狀的左右壓板,從而適應不同型號尺寸的輪胎;
2.設有支撐裝置,可以適用於轎車輪胎的修補,且支撐板左右兩側翻轉連接有弧形板,能很好的匹配輪胎外壁形狀,保證輪胎固定穩定,避免工作過程中鬆動。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中的左立板與左壓板的S形板連接處的分解結構示意圖;
圖3是圖1中的左立板與左壓板的S形板的連接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中底座與直線移動機構的配合關係圖;
圖5是圖4中的A-A剖視圖;
圖6是圖4中的B-B剖視圖;
圖7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二的結構示意圖;
圖8是圖7中的左立板與左壓板的C形板連接處的分解結構示意圖;
圖9是圖7中的左立板與左壓板的C形板的連接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和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
實施例一
如圖1至圖6所示,一種改進型輪胎補片硫化設備,包括底座1,在底座1上對應設置左立板2和右立板3,左右立板2、3之間形成輪胎放置空間4。
所述左立板2頂端翻轉連接左壓板5,右立板3頂端翻轉連接右壓板6,具體的講,所述左立板2和右立板3頂端分別在寬度方向的左右兩側對稱設置第一插套7,對應在左壓板5和右壓板6頂端中部設置第二插套8,第二插套8置於兩個第一插套7之間,插銷9從一側依次穿過第一插套7和第二插套8,從而將左右壓板5、6對應翻轉連接在左右立板2、3頂端。
為了便於插銷9的插取,在插銷9的一端設有端頭10,沿端頭10側壁設有環形凹槽11,插銷9的另一端開設銷孔12。當插銷9配合在第一插套7和第二插套8內後,在銷孔12內插入銷釘13,從而對插銷9限位,避免插銷9從插套內滑出。
所述左立板2底端連接直線移動機構,使左立板2能遠離或靠近右立板3移動。所述直線移動機構包括活動座14、滑塊15和螺杆16,所述底座1上平行開設兩條滑槽17,左立板2底端固定在活動座14頂部,活動座14兩側底端穿過滑槽17連接在滑塊15上,螺杆16的一端安裝轉盤18,另一端從底座1側壁穿入並穿過滑塊15與底座1底部的支撐板19通過軸承連接,滑塊15與螺杆16螺紋連接。
所述左右壓板5、6均包括S形板20和水平底板21,S形板底端20與水平底板21鉸接。這種結構的左右壓板適用於大型輪胎的固定。
在使用時,將輪胎放置在輪胎放置空間4,根據輪胎大小尺寸,轉動轉盤18使滑塊15帶著活動座14移動,進而帶動左立板2向右立板3移動,使得左右立板2、3之間的距離與輪胎尺寸匹配,然後翻轉下左右壓板5、6將輪胎固定。
實施例二
如圖7至圖9所示,本實施例與實施例一的不同之處在於,還包括一支撐裝置,該支撐裝置包括支撐板22和支撐螺柱23,沿支撐板22中軸線在支撐板22底部兩側開設螺紋孔,在輪胎放置空間4底部的底座1上靠近右立板3的一側對應開設兩個螺紋孔,支撐螺柱23的頂端螺紋連接在支撐板22上,底端螺紋連接在底座1上,且支撐螺柱23上螺紋連接有鎖緊螺母24,在支撐板22左右兩側翻轉連接有弧形板25,且右側的弧形板25頂部外壁緊貼右立板3。
所述左右壓板5、6均包括C形板26和水平壓板27,水平壓板27固連在C形板26底端。這種結構適用於小型輪胎的固定,如轎車輪胎。
在使用時,根據輪胎規格大小,旋轉支撐螺柱23調整支撐板22高度,通過鎖緊螺母24鎖定該高度位置。轉動轉盤18使滑塊15帶著活動座14移動,進而帶動左立板2向右立板3移動,直到左立板2緊貼支撐板22左側的弧形板25為止,此時支撐板22左右兩側的弧形板25分別對應被左右立板2、3支撐,將輪胎放置在支撐板22上,翻轉下左右壓板5、6將輪胎固定。所述支撐板22左右兩側的弧形板25能很好的匹配輪胎外壁形狀,保證輪胎固定穩定,避免工作過程中鬆動。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並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