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泵井井口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9-15 22:48:25
專利名稱:電泵井井口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井口裝置,特別是一種電泵井井口裝置。
二背景技術:
目前油田使用的電泵井井口裝置電纜都通過懸掛器和法蘭主道旁穿越,分別在懸掛器和法蘭內部設密封零件密封電纜,由於受結構的影響,電纜只能斷開分體穿越。若電纜密封失效,須停機,放空流程中需拆卸井口、提升油管進行維修,需要投入大量的作業費用。
三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種穿越方便,維修時不必放空流程、拆井口、提油管電泵井井口裝置。
其技術方案是包括底法蘭1、油管頭2、懸掛器3、絲堵6、上法蘭4、閘門7組成。所述的油管頭2上下設有法蘭盤分別與上法蘭4和底法蘭1連接,在上下法蘭盤之間上下分布著兩組相互對稱的出口,上部兩齣口與油管相通,下部兩齣口與油管和套管之間環形空腔相通。懸掛器3固定在油管頭的中部,上端由絲堵6連接並密封,下端連接油管,在懸掛器3的外壁中部設有環形槽,通過徑向通道、懸掛器3內腔和油管相通,環形槽的上下兩邊設有密封圈,在懸掛器3管壁的側面開設上下相通的電纜通道。在上法蘭4的上端部裝置有電纜密封總成5。電纜密封總成5包括一個或多個相互連接的主體、電纜密封圈、墊圈和裝在頂部的壓蓋組成的一級或多級密封。
本實用新型解決了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陷,其特點是1、上法蘭的主通道上裝電纜密封總成,更換電纜密封圈方便。2、油管頭中部有四個出口,上面兩齣口與油管相通,下面兩齣口與油套之間環空相通,懸掛器上部裝有絲堵,將油管通道與油管頭和上法蘭之間環空隔開。維修電纜和更換電纜密封圈不必拆井口、放空流程。3、懸掛器主通道側面開設上下相通的電纜通道。將電纜密封圈移到上法蘭頂部,維修電纜和更換密封不必提懸掛器。
四
附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實施例的主視結構圖;附圖2是圖1的俯視圖。
五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附圖,本實用新型的電泵井井口裝置包括底法蘭1、油管頭2、懸掛器3、絲堵6、上法蘭4、電纜密封總成5、閘門7等組成。底法蘭1的下部連接套管。油管頭2上下設有法蘭盤分別與上法蘭4和底法蘭1連接,在上下法蘭盤之間上下分布著兩組相互對稱的出口。懸掛器3固定在油管頭的中部,上端由絲堵6連接並將油管頭2和上法蘭4之間環形空腔與油管通道隔開。下端連接油管,在懸掛器3的外壁中部設有環形槽,油管頭2上部兩齣口通過徑向通道、懸掛器3內腔和油管相通。環形槽的上下兩邊設有密封圈,將油管和油管頭隔開。在懸掛器3管壁的側面開設上下相通的電纜通道。油管頭2下部兩齣口與油管和套管之間環形空腔相通。在上法蘭4的上端部裝置有電纜密封總成5。電纜密封總成5包括一個或多個相互連接的主體、電纜密封圈、墊圈和裝在頂部的壓蓋組成的一級或多級密封。電纜穿越懸掛器3經上法蘭4,由電纜密封總成5穿出。若更換電纜密封圈只需拆開壓蓋,取出墊圈、電纜密封圈,即可更換電纜密封圈。
權利要求1.一種電泵井井口裝置,包括底法蘭(1)、油管頭(2)、懸掛器(3)、絲堵(6)、上法蘭(4)、閘門(7)組成,其特徵是所述的油管頭(2)上下設有法蘭盤分別與上法蘭(4)和底法蘭(1)連接,在上下法蘭盤之間上下分布著兩組相互對稱的出口,上部兩齣口與油管相通,下部兩齣口與油管和套管之間環形空腔相通;懸掛器(3)固定在油管頭的中部,上端由絲堵(6)連接並密封,下端連接油管,通過徑向通道、懸掛器(3)內腔和油管相通,在懸掛器(3)的外壁中部設有環形槽,在懸掛器(3)管壁的側面開設上下相通的電纜通道;在上法蘭(4)的上端部裝置有電纜密封總成(5)。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泵井井口裝置,其特徵是電纜密封總成(5)包括主體、電纜密封圈、墊圈、壓蓋組成。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電泵井井口裝置,其特徵是電纜密封總成(5)包括多個相互連接的主體、電纜密封圈、墊圈和裝在頂部的壓蓋組成。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電泵井井口裝置,其特徵是在懸掛器(3)環形槽的上下兩邊設有密封圈。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井口裝置,特別是一種電泵井井口裝置。其技術方案是包括底法蘭1、油管頭2、懸掛器3、絲堵6、上法蘭4、閘門7組成。所述的油管頭2上下設有法蘭盤分別與上法蘭4和底法蘭1連接,在上下法蘭盤之間上下分布著兩組相互對稱的出口,上部兩齣口與油管相通,下部兩齣口與油管和套管之間環形空腔相通。懸掛器3固定在油管頭的中部,上端由絲堵6連接並密封,下端連接油管,在懸掛器3的外壁中部設有環形槽,通過徑向通道、懸掛器3內腔和油管相通,環形槽的上下兩邊設有密封圈,在懸掛器3管壁的側面開設上下相通的電纜通道。在上法蘭4的上端部裝置有電纜密封總成5。本實用新型的特點是上法蘭的主通道上裝電纜密封總成,更換電纜密封圈方便。維修電纜和更換電纜密封圈不必拆井口、放空流程。將電纜密封圈移到上法蘭頂部,維修電纜和更換密封不必提懸掛器。
文檔編號E21B33/03GK2747353SQ20042009840
公開日2005年12月21日 申請日期2004年11月16日 優先權日2004年11月16日
發明者魯玉慶, 張紅軍, 趙豐, 孫慶宇 申請人:東營市東營區創新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