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轉向器的偏心軸承同相位調整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9-16 00:09:07 3

本實用新型涉及轉向器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轉向器的偏心軸承同相位調整裝置。
背景技術:
偏心軸承的使用在很早之前就已經存在,但是也僅僅只是嘗試著使用,因為早期的偏心軸承一直存在著兩個問題且反覆出現,而且無法解決,致使我們的嘗試屢次失敗。首先就是偏心軸承的質量和成本問題,國產的偏心軸承質量可靠性偏低,而進口的偏心軸承價格偏高,其次沒有較好的偏心軸承調整工具和方法,在工作現場屢屢受阻。
現在我們發現當偏心量大的一端在嚙合方向,嚙合的間隙就變得大,當偏心量小的一端在嚙合方向,嚙合的間隙就變得小。這個偏心量位置的調整隻需要同時同相位的調整這一對偏心軸承的外圈就可以了。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轉向器的偏心軸承同相位調整裝置,具有結構簡單,同相位調整以及穩定性好的特點,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轉向器的偏心軸承同相位調整裝置,包括轉向器本體、調整扳手和定位芯軸,轉向器本體上安裝有四個偏心軸承,四個偏心軸承設置成兩對;所述偏心軸承包括軸承外圈、滾動體和滾動體保持器,軸承外圈設置在每一個偏心軸承的外側邊上,滾動體設置在軸承外圈上,軸承外圈上設置有兩個標記孔,滾動體上安裝有滾動體保持器;所述軸承外圈上均設置有調整扳手,調整扳手包括定位銷、長手柄和定位套筒,定位銷的一端安裝在軸承外圈上,並與長手柄相連接,長手柄上設置有第一安裝孔和第二安裝孔,長手柄的外側邊上安裝有定位套筒;所述定位銷的另一端連接在第一安裝孔和定位套筒的一端上,定位套筒的另一端上貫穿安裝有定位芯軸。
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方案:所述定位芯軸貫穿設置在兩個定位套筒上。
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方案:所述定位銷、長手柄和定位套筒之間通過壓力裝配成不可拆卸的調整扳手。
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方案:所述長手柄和定位套筒之間過盈配合。
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方案:所述定位銷和軸承外圈上的標記孔與定位套筒和定位芯軸之間均採用小間隙配合。
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方案:所述定位銷採用調質材料車削而成。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有益效果:
本轉向器的偏心軸承同相位調整裝置,定位銷、長手柄和定位套筒之間通過壓力裝配成不可拆卸的調整扳手,使其操作時更加的穩固,穩定性更好,且結構相對簡單,保證組成零件儘可能的少,使其在滿足功能的前提下也可以保證工具的工藝性能;通過將定位芯軸穿過一對定位套筒中,可以保證定位套筒處在同一中心軸線上,在轉動調整扳手時,可以達到偏心軸同相位調整的目的,而使偏心軸承調整到間隙合適的位置。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偏心軸承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定位銷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長手柄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的定位套筒的結構示意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的定位芯軸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轉向器本體、11-偏心軸承、111-軸承外圈、112-滾動體、113-滾動體保持器、114-標記孔、2-調整扳手、21-定位銷、22-長手柄、221-第一安裝孔、222-第二安裝孔、23-定位套筒、3-定位芯軸。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實用新型保護的範圍。
請參閱圖1-4,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一種轉向器的偏心軸承同相位調整裝置,包括轉向器本體1、調整扳手2和定位芯軸3,轉向器本體1上安裝有四個偏心軸承11,四個偏心軸承11設置成兩對,使整體結構相對簡單,保證組成零件儘可能的少,使其在滿足功能的前提下也可以保證工具的工藝性能;偏心軸承11包括軸承外圈111、滾動體112和滾動體保持器113,軸承外圈111設置在每一個偏心軸承11的外側邊上,滾動體112設置在軸承外圈111上,軸承外圈111上設置有兩個標記孔114,滾動體112上安裝有滾動體保持器113,滾動體保持器113可以保證滾動體112進行更好的工作;軸承外圈111上均設置有調整扳手2,調整扳手2包括定位銷21、長手柄22和定位套筒23,定位銷21採用調質材料車削而成,可使其具有較好的剛性與韌性,保證其質量;定位銷21、長手柄22和定位套筒23之間通過壓力裝配成不可拆卸的調整扳手2,使其操作時更加的穩固,穩定性好,定位銷21的一端安裝在軸承外圈111上,並與長手柄22相連接,定位銷21與軸承外圈111上的標記孔114之間採用小間隙配合,方便在調整時進行拆卸和安裝,長手柄22上設置有第一安裝孔221和第二安裝孔222,長手柄22的外側邊上安裝有定位套筒23,長手柄22和定位套筒23之間採用過盈配合,使長手柄22上的第二安裝孔222可以緊密結合到定位套筒23中,使其連接的更加緊固;定位銷21的另一端連接在第一安裝孔221和定位套筒23的一端上,定位套筒23的另一端上貫穿安裝有定位芯軸3,定位芯軸3穿過兩個定位套筒23,可以使兩個定位套筒23處在同一軸心位置,保證調整扳手2可以進行同相位調整,而定位芯軸3和定位套筒23之間採用小間隙配合,也可保證定位芯軸3和定位套筒23連接的更加緊固,使其運動時更加靈活,無間隙也無卡滯。
綜上所述:設置的調整扳手2設置在一對偏心軸承1上的軸承外圈111上,通過調節調整扳手2,使定位套筒23處在同一中心軸線上,然後穿過定位芯軸3,這樣就可以保證調整的時候,兩個偏心軸承1是同相位調整的,最後裝握住定位套筒23,然後轉動定位套筒23,同步調整偏心軸承1到間隙合適的位置。
對於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顯然本實用新型不限於上述示範性實施例的細節,而且在不背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徵的情況下,能夠以其他的具體形式實現本實用新型。因此,無論從哪一點來看,均應將實施例看作是示範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實用新型的範圍由所附權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說明限定,因此旨在將落在權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義和範圍內的所有變化囊括在本實用新型內。不應將權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圖標記視為限制所涉及的權利要求。
此外,應當理解,雖然本說明書按照實施方式加以描述,但並非每個實施方式僅包含一個獨立的技術方案,說明書的這種敘述方式僅僅是為清楚起見,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將說明書作為一個整體,各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也可以經適當組合,形成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的其他實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