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質潤滑劑的製作方法
2023-09-16 14:49:15 2
專利名稱:水質潤滑劑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於一種新型潤滑劑。
在本發明實現以前,所使用的潤滑劑(脂)多為礦物油(脂),其缺點是易流失或洩露,必須頻繁加油,造成大量消耗,同時增加了操作人員的勞動強度;由於靜電吸塵造成髒汙而且不易清洗;由於粘度較高使動力消耗隨之增加;此外,清洗機件所消耗的大量溶劑或清洗劑以及由於潤滑油(脂)的揮發極易造成環境汙染及發生火災;同時礦物油(脂)中的硫化物對人體健康有害。
為解決以上問題,本人曾於1987年1月13日申請了87100094「水質潤滑劑」發明專利,並已獲得專利權。該潤滑劑主要是由抗氧化劑,金屬鈍化劑,增稠劑及52-60%的水,30-40%的吸溼劑丙三醇和0.1-10%的磁性膠體復配而成,具有不流失,無汙染,無有害物質揮發、清洗方便等特點,但其存在問題是由於採用了鐵磁性膠體,使得生產工序比較複雜,同時由於吸溼劑採用的是丙三醇,價格比較高,大大增加了所述潤滑劑的成本。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水質的潤滑劑,從而克服了前述已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
本發明主要是由抗氧化劑、金屬鈍化劑、水、吸溼劑、增稠劑經復配而成。
本發明所述的抗氧化劑可以是市售的亞硝酸鈉、硫代硫酸鈉、亞硫酸鈉、也可以是其它可溶性的,在中性或弱鹼性條件下穩定的抗氧化劑,其用量可以為1-5%。所述的金屬鈍化劑可以是磷酸鹽、硫酸鹽。最好為磷酸氫二鈉,其用量可以為0.5-5%。所述的增稠劑可以為聚丙烯醯胺,其用量可以為0.5-5%。所述的水的用量可以為30-50%。所述吸溼劑可以為二元醇如可以是乙二醇、二乙二醇、丙二醇、丁二醇、最好為乙二醇,二乙二醇,其加入量可以為30-60%。(本發明中所述的百分比均以所述潤滑劑的重量為基準。以下同)在生產中,可以在上述比例的水中加入上述比例的金屬鈍化劑,在常溫下溶解,然後加入上述比例的抗氧化劑,並在室溫下溶解,調節PH=7,靜置24小時後加入上述比例的二元醇,並加入一定量的增稠劑攪拌均勻調節粘度至規定要求後即製成所述的潤滑劑。
本發明所述潤滑劑的物化性質1、外觀淡黃色液體。
2、PH73、粘度20-300CP(20℃)4、適用溫度-60-200℃5、使用壽命比礦物潤滑油(脂)長50-100%本發明可以通過調節增稠劑的用量來滿足不同的潤滑要求,與前述已有的水質潤滑劑相比,生產方法更簡單,成本更低,潤滑性能好。不流失,無汙染,可以長期連續使用。尤其適用於紡織機械的軸承、軸瓦的潤滑,可以大量降低由於油汙而造成的殘疵紡織品。
以下為本發明的具體實施例1、將4%的磷酸氫二鈉在室溫下溶解於50%的水中,然後在其中加入4%的亞硝酸鈉,並使之在水中溶解。調整PH=7。在室溫下靜置24小時之後,加入30%的乙二醇,攪拌均勻,最後加入2%的聚丙烯醯胺,並攪拌均勻,即可製成粘度為20CP的淡黃色液體。
2、將3%的磷酸氫二鈉在室溫下溶解於40%的水中,然後加入4%的亞硝酸鈉在室溫下溶解,並調整PH=7。在室溫下靜置24小時後加入50%的二乙二醇,最後加入3%的聚丙烯醯胺,並攪拌均勻,即可製成粘度為150CP的淡黃色液體。
3、將3%的磷酸氫二鈉在室溫下溶解於30%的水中,然後在其中加入5%的亞硝酸鈉在室溫下溶解,並調整PH=7。在室溫下靜置24小時之後加入60%的丙二醇,2%的聚丙烯醯胺,並攪拌均勻,即可製成粘度為300CP的淡黃色液體。
權利要求
1.一種水質潤滑劑,它含有抗氧化劑1-5%,金屬鈍化劑0.5-1%,其特徵在於它還含有水30-50%,吸溼劑二元醇30-60%。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潤滑劑,其特徵在於所述的二元醇可以是乙二醇、二乙二醇、丙二醇、或丁二醇,最好為乙二醇或二乙二醇。
全文摘要
水質潤滑劑屬於一種新型潤滑劑。本發明是將抗氧化劑、金屬鈍化劑、水、吸溼劑經復配後,以增稠劑調節粘度至20-300CP範圍,以滿足不同的潤滑需要,尤其適用於紡織機械的軸承、軸瓦的潤滑。本發明不流失、不揮發,使用周期比礦物油(脂)長50-100%,大大降低了操作人員的勞動強度,節約大量能源。
文檔編號C10M173/00GK1042939SQ89108408
公開日1990年6月13日 申請日期1989年11月9日 優先權日1989年11月9日
發明者孫志華 申請人:孫志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