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穀手工脫殼器的製作方法
2023-09-18 01:04:15 1
專利名稱:稻穀手工脫殼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稻穀脫殼器,尤其是稻穀手工脫殼器。
背景技術:
稻米加工是我國糧油工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稻穀加工得到的大米,既是我國2/3人口的主要食糧,又是食品工業主要基礎原料之一。在稻穀加工過程中,去掉稻穀穎殼(俗稱脫殼)的工序稱為礱穀,使稻穀脫殼的機械稱為礱穀機。但是,稻穀在收割季節時,在田間要檢驗稻殼和米粒的分離程度,糧庫收購糧食時也要隨機取點稻穀進行脫殼,檢查米質的好壞。做科學實驗時,經常要檢查米質的好壞,也要抽查少量的稻穀進行脫殼,對少量的稻穀脫殼是較麻煩的,不可能將少量需檢驗的稻穀送到礱穀機上進行脫殼。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便於攜帶,使用便捷的稻穀手工脫殼器。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稻穀手工脫殼器包括凸模和凹模兩部分,凸模是由上模心和上模圈構成的階梯圓柱體,凹模是由下模心和下模圈構成,具有供上模心置入的圓柱形容腔,在上模心和下模心的圓面上分別設有鋸齒狀波紋。
使用時,將需脫殼的稻穀放入凸模和凹模之間,雙手握住凸模和凹模,並使凸模和凹模按相反方向反覆轉動數次,稻殼和稻米即刻分離。稻穀手工脫殼器的進一步特徵是下模心和下模圈採用螺紋擰接,並在側面設置防止下模心和下模圈鬆動的注頭鏍釘,上模心和上模圈採用螺紋擰接,並在側面設置防止上模心和上模圈鬆動的注頭鏍釘。這樣,通過調節凸模或凹模的螺紋,可以自由調節上模心和下模心之間的距離,以適應不同大小的顆粒。
本實用新型結構簡陋,重量輕,隨身攜帶方便,使用便捷,能對稻穀進行快速脫殼,適用於現場採樣使用。
圖1是稻穀手工脫殼器的凸模示意圖;圖2是稻穀手工脫殼器的凹模示意圖;圖3是稻穀手工脫殼器的一種具體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附圖,稻穀手工脫殼器包括凸模1和凹模2兩部分,凸模1是由上模心3和上模圈5構成的階梯圓柱體(見圖1),凹模2由下模心4和下模圈6構成,具有供凸模的上模心3置入的圓柱形容腔(見圖2),在上模心3和下模心4的圓面上分別設有鋸齒狀波紋7。凸模1的上模心3和上模圈5可以為整體式結構,或者也可以由分體式結構組合而成,同理,凹模2的下模心4和下模圈6可以為整體式結構,也可以由分體式結構組合而成。圖3所示具體實例中,上模心、上模圈和下模心、下模圈均為實木製作,在上模心3上鑲有一個具有外螺紋的鋼圈10,上模圈5內鑲了一個具有內螺紋的鋼圈11,上模心和上模圈通過所述鋼圈螺紋擰接,在側面設置有注頭鏍釘8,防止上模心和上模圈的鬆動。同樣,在下模心4上鑲有一個具有外螺紋的鋼圈12,下模圈6內鑲了一個具有內螺紋的鋼圈13,下模心和下模圈通過所述鋼圈螺紋擰接,在側面設置有注頭鏍釘9,防止下模心和下模圈的鬆動。
權利要求1.稻穀手工脫殼器,其特徵在於包括凸模(1)和凹模(2)兩部分,凸模(1)是由上模心(3)和上模圈(5)構成的階梯圓柱體,凹模(2)是由下模心(4)和下模圈(6)構成,具有供上模心(3)置入的圓柱形容腔,在上模心(3)和下模心(4)的圓面上分別設有鋸齒狀波紋(7)。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稻穀手工脫殼器,其特徵在於上模心(3)和上模圈(5)螺紋擰接,側面有防止上模心和上模圈鬆動的注頭鏍釘(8)。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稻穀手工脫殼器,其特徵在於下模心(4)和下模圈(6)螺紋擰接,側面有防止下模心和下模圈鬆動的注頭鏍釘(9)。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的稻穀手工脫殼器包括凸模和凹模兩部分,凸模是由上模心和上模圈構成的階梯圓柱體,凹模由下模心和下模圈構成,具有供凸模上模心置入的圓柱形容腔,在上模心和下模心的圓面上分別設有鋸齒狀波紋。使用時,將需脫殼的稻穀放入凸模和凹模之間,雙手握住凸模和凹模,並使凸模和凹模按相反方向反覆轉動數次,稻殼和稻米即刻分離。該脫殼器結構簡陋,重量輕,隨身攜帶方便,使用便捷,能對稻穀進行快速脫殼,適用於現場採樣使用。
文檔編號B02B3/00GK2870974SQ20062010
公開日2007年2月21日 申請日期2006年3月2日 優先權日2006年3月2日
發明者傅俊傑, 陳怡 申請人:浙江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