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青死後被滅九族(為什麼衛青死後)
2023-09-17 20:40:50 1
衛氏,可謂是漢武帝時期最有權勢的一族。自從衛子夫成為武帝的妃子之後,衛家從此扶搖直上。而衛青作為衛子夫之弟,其作為漢朝對抗匈奴的名將,也充當了當時漢朝的西北屏障。之後,衛子夫榮升皇后,衛青也自然而然地成為了西漢的大司馬,成為掌握西漢軍權的第一人。
但當公元前106年,衛青去世之後。漢武帝卻開始了針對衛氏的大清理。其家族成員大部分被漢武帝誅殺,這又是為何?
其實,最核心的原因就在於限制外豐戚權力,加化皇權。漢代從建國起,無論是呂后還是竇太后,都在漢朝前期大量幹預朝政,同時提拔外戚,在大漢朝堂上建立起多股不可忽視的外戚勢力。在劉徹繼位之後,無論是竇嬰還是田蚡,雖然在朝堂之上互相鬥爭,但其身後都是各代的皇太后。而劉徹在繼位之初深感外戚當政之時,皇權的無力。因此,他對於外戚勢力始終抱有著敵意。
衛氏的悲劇,其實逃不開中國古代宮廷的明爭暗鬥。除了妃嬪之間,更有世子之間。這還的從漢昭帝劉弗陵出生說起,鉤戈宮趙氏懷子十四個月出生,就是劉弗陵。正好漢武帝聽說堯出生時就懷了十四個月,然後漢武帝就把鉤戈宮改為堯母宮,這讓一些揣摩聖意的大臣,認為皇帝有意讓劉弗陵將來繼承大統。
而此時的衛皇后,也已經年老色衰,漢武帝早已經寵幸其他的妃嬪了。同時,衛青的去世也使得朝堂之上風向大變。不少臣子開始揣摩皇上的心思,試圖從衛家手裡奪取權力。更有甚至,已經開始動起了太子劉據的腦筋。公元前92年,丞相公孫賀被抓捕,罪名則是興利弟子賓客不顧黎民死活等多條。以此為標誌,衛子夫之子,太子劉據在朝堂之上再無外力。
從此之後,一些所謂的「異變」也開始發生,也掀開了一場大難的序幕。公孫賀被捕同年四月,諸邑公主、陽石公主坐巫蠱之罪處死,衛青之子衛伉及衛長公主之子曹宗亦在連坐之內。而此時的寵臣江充因與太子有隙,害怕武帝死後被新帝誅殺,故而欲構陷太子為先,即妄言武帝生病是因為有人行巫蠱詛咒天子。於是武帝命江充為使者治巫蠱之案。江充指揮巫師四處掘地尋找木偶人,但凡挖到就逮捕周圍的人,並以炮烙之酷刑逼供認罪。百姓惶恐之餘相互誣告,以此罪冤死者前後共計數萬人。
在此之後,漢武帝愈加相信巫蠱之事。大臣江充則趁機藉口宮中有蠱氣。開始查辦後宮中,而其主攻方向就是衛子夫與太子劉據。最終,江充在按道侯韓說、御史章贛、黃門蘇文的幫助下,在太子東宮挖到了桐木人偶。
而此時太子劉據欲向武帝辯明情況,卻遭江充等人阻撓。情急之下又無上策,便聽從少傅石德之計,將江充緝拿,並斬殺韓說,並決定矯詔起兵。從此劉據與武帝走向了真正的對立面……
漢武帝在得知太子造反之後大怒,頒命劉屈髦捕殺叛逆,於是乎一個真聖旨,一個假聖旨,父子倆就因佞臣居中挑撥武力相向,雙方會戰五天,死傷數萬。結果自然是胳膊擰不過大腿,太子兵敗,衛皇后自殺,武帝令凡是跟隨太子出兵謀反的,一律按謀反罪滅族,太子向東逃到湖縣藏身,洩露後自縊而死。
從此,衛氏一族從漢朝的歷史中消逝。縱觀這一段歷史,衛氏的覆滅,漢武帝是需要負上主要責任的。作為對於外戚異常反感的他為了鞏固勢力,在稱帝的早期利用衛氏去打擊原先的外戚勢力,從而造成了衛氏的一家坐大。而在衛子夫成為皇后之後,漢武帝同樣感受到了衛氏的威脅,於是他再次長袖善舞,利用朝臣展開了對衛氏的圍攻。但最終連太子也不能倖免。
在巫蠱案之後兩年,漢武帝也發現了巫蠱案的問題,知道了太子起兵乃惶恐而無他意,並非蘇文、李廣利等人報告於他的謀反。於是他再次任命田千秋為大鴻臚,開始對參與巫蠱案,陷害太子的江充等人進行嚴懲。但,這一切已經無法挽回太子劉據和衛氏家族的命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