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鑽頭一起使用的深度計、成套用具及鑽頭的製作方法
2023-09-23 22:30:25
專利名稱:與鑽頭一起使用的深度計、成套用具及鑽頭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一種用於鑽頭的深度計,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定位於錘鑽鑽頭 (hammer drill bit)上以控制鑽頭鑽入工件的鑽入深度的深度計。
背景技術:
將如錨固件之類的固定件嵌入如混凝土工件(比如頂板或牆壁)之類的工件中 時,期望形成深度與嵌入錨固件所需深度相配的孔。如果孔太深,插入孔中的錨固件將超過 錨固件的端部與工件齊平的位置,這可能需要操作錨固件以使它與工件齊平。若將附加裝 置安裝到錨固件上,可能需要將螺釘插入錨固件中以將錨固件拉至與頂板齊平。如果孔太 淺,錨固件不能與頂板齊平。於是,必須取出錨固件並重新插入鑽頭以加深孔。另外,常使 用多種尺寸的鑽頭和錨固件以便錨固工件。因此,期望提供這樣一種裝置,該裝置能用鑽頭 在工件、頂板等中鑽出具有適當深度的孔以承接錨固件,而且該裝置能與多種尺寸的鑽頭 和錨固件一起工作。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與鑽頭一起使用的深度計,更具體地說,提供一種 定位於鑽頭上以控制鑽頭鑽入工件的鑽入深度的深度計。此外,還提供與鑽頭一起使用的 成套用具及與深度計一起使用的鑽頭。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方面,所提供的同鑽頭一起使用的深度計包括被構造為承 接鑽頭的本體;緊固機構,其聯結至所述本體並被構造為可脫開地將本體聯結至鑽頭;和 蓋,其被構造為在相對於本體的第一位置和相對於本體的第二位置中一個位置處可脫開地 聯結至本體,在第一位置,蓋接觸工件表面以防止鑽頭鑽入工件的量超過第一深度,在第二 位置,蓋接觸工件表面以防止鑽頭鑽入工件的量超過第二深度,第二深度與第一深度不同。 在一種實施方式中,這可與具有僅用於承接緊固機構的單道槽的鑽頭結合實現。此方面的一些實施方式可包括一或多個下述特徵。緊固機構可包括緊固部件和促 動構件,緊固部件可在鎖定位置和解鎖位置之間運動,在鎖定位置,緊固部件與限定於鑽頭 中的凹部結合,在解鎖位置,允許緊固部件與凹部脫離,促動構件可選擇地運動以使緊固部 件在鎖定位置和解鎖位置之間運動。緊固部件可包括能徑向朝內運動以在鎖定位置與鑽頭 內的所述凹部結合的球,促動構件包括軸向運動的套筒,以便在解鎖位置使球從凹部徑向 朝外運動。套筒可包括內斜表面,內斜表面與球鄰接並在套筒軸向運動時使球在鎖定位置 和解鎖位置之間運動。緊固部件包括多個夾爪,致使促動構件的運動導致該夾爪在鎖定位置和解鎖位置 之間運動,其中,在鎖定位置夾爪與所述鑽頭內的凹部結合,在解鎖位置該夾爪可從所述鑽 頭內的凹部徑向朝外運動。每個夾爪可具有錐形外表面,本體包括鄰接錐形外表面的錐形 內表面,促動構件可使本體相對於夾爪軸向運動以使得夾爪在鎖定位置和解鎖位置之間徑 向運動。[0007]促動構件包括阻止夾爪在鎖定位置和解鎖位置之間運動的附加鎖定機構。附加鎖 定機構可包括形成在本體外表面上的鎖定臺階、基本圍繞夾爪和本體的內套筒、和基本圍 繞內套筒的外套筒,內套筒具有承接球和平坦面的承窩,外套筒具有承窩。外套筒和內套筒 可相對於本體在(1)第一位置、(2)第二位置和(3)第三位置之間旋轉,在第一位置(1)中 內套筒鄰接鎖定臺階以防止夾爪相對於本體運動,而球被夾在內套筒和外套筒之間以阻止 內套筒和外套筒相對運動,在第二位置(2)中球落入外套筒的承窩中使外套筒相對於內套 筒運動,在第三位置(3)中內套筒旋轉,致使鎖定臺階與平坦面對齊,使本體相對於夾爪的 軸向運動能使夾爪運動至解鎖位置。附加鎖定機構可選地包括鎖定臺階、形成於本體外表面上的平坦面,和基本圍繞 夾爪和本體的套筒,該套筒具有承接球的徑向孔。該套筒可相對於本體在(1)第一位置和 (2)第二位置之間旋轉,在第一位置(1)中,套筒鄰接鎖定臺階以防止夾爪相對於本體運動 而球結合平坦面以阻止套筒和本體之間相對運動,在第二位置(2)中球與平坦面脫離並使 套筒旋轉,致使鎖定臺階與平坦面對齊,使本體相對於夾爪軸向運動而使夾爪運動至解鎖 位置。可將本體分成至少兩個零件。緊固部件可包括在至少一個零件上的向內的凸起, 緊固機構可使這些零件在鎖定位置朝鑽頭運動而在解鎖位置遠離鑽頭運動。緊固機構還可 包括在這些零件之間延伸的固定螺釘。可供選擇的是,本體可具有外螺紋,緊固機構包括帶 有螺旋擰合於所述外螺紋的內螺紋的套筒,致使套筒能軸向運動以使所述零件能在鎖定位 置和解鎖位置之間運動。套筒可以是蓋,致使蓋脫開本體時,所述零件能在鎖定位置和解鎖 位置之間運動。本體可包括外肩部,蓋可包括第一內肩部和第二內肩部,當套筒處於第一方位時, 第一內肩部與所述外肩部結合,當套筒處於第二方位時,第二內肩部與外肩部結合。蓋還 可包括附聯部件,該附聯部件可在阻止蓋脫開本體的第一位置和使蓋從本體脫開的第二位 置之間運動。附聯部件可包括朝第一位置偏壓並可由使用者手動地運動到第二位置的球或 銷。附聯部件可包括內螺紋,內螺紋可螺旋擰合到本體的外螺紋上。防塵罩可承接並可脫開地聯結至本體、緊固機構和套筒中至少之一。防塵罩基本 可覆蓋鑽頭的前端部並被構造為收集由於鑽頭鑽進工件而產生的塵埃。蓋可具有在其一個端部處的第一接觸表面和在其相對端部處的第二接觸表面,致 使蓋處於第一位置時,第一接觸表面接觸工件,蓋處於第二位置時,第二接觸表面接觸工 件。或者,蓋可具有在一端部處的單一接觸表面,且蓋可相對於本體可動地定位,致使在第 一位置接觸表面與工件的距離為第一距離,在第二位置接觸表面與工件的距離為不同的第 一距罔。蓋可螺旋擰合至本體,致使蓋可相對於本體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間軸向運 動。可將蓋定位在位於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間的多個離散位置之一處。鎖定機構可將蓋 鎖定在多個離散位置之一處。或者,本體包括凸起,該凸起能互換地承接在本體的達到第一 位置的第一凹部處和承接在本體的達到第二位置的第二凹部處。緊固機構可包括與鑽頭中的槽結合的向內凸起,其中該向內凸起的軸向長度小於 所述鑽頭中槽的軸向長度,阻止載荷從鑽頭傳遞至深度計。在另一方面,提供包括與鑽頭一起使用的深度計和防塵罩的成套用具。深度計被
6構造為承接鑽頭。深度計可脫開地附聯至鑽頭並具有帶接觸表面的前端部,該接觸表面接 觸工件表面以防止鑽頭鑽入工件的深度超過預定深度。防塵罩附聯到深度計,以便基本覆 蓋鑽頭的前端部而收集由鑽頭鑽進工件而產生的塵埃。防塵罩具有柔性壁,該柔性壁被構 造成隨著鑽頭被插進工件而至少部分地皺縮直至所述接觸表面接觸工件。在一種實施方式 中,防塵罩還包括被構造為收集塵埃的不可皺縮的內部空穴。在又一方面,提供包括鑽頭和深度計的成套用具。鑽頭具有被構造為將鑽頭聯結 至鑽機的聯結部、限定出只有單道槽的中間部、和具有至少一道切削溝槽的切削部。深度計 具有構造為承接鑽頭的本體、聯結至本體並構造為可脫開地將本體聯結至鑽頭內的槽的緊 固機構、和具有第一接觸端部和第二接觸端部的蓋,蓋被構造為可脫開地以第一方位和第 二方位中之一聯結至本體,在第一方位第一接觸表面接觸工件表面以防止鑽頭鑽入工件的 量大於第一深度,在第二方位第二接觸表面接觸工件表面以防止鑽頭鑽入工件的量大於不 同於第一深度的第二深度。在再一方面,提供與深度計一起使用的鑽頭,該鑽頭包括柄部、切削部和中間部。 柄部具有用於聯結柄部至錘鑽的SDS型工具保持件的SDS型連接部。切削部包括多道切削 溝槽和硬質合金的頭部。中間部連接柄部和切削部。中間部具有用於承接深度計的連接機 構的環形槽,該環形槽被定位成距離SDS型連接部大致為最小允許距離。單道環形槽具有 大約6mm的長度、大約9. 9mm的直徑和一對各具有大約1. 5mm半徑的切成圓角的邊緣。鑽頭 具有下述特點(a)或(b)中之一 (a) 1/2英寸的直徑,具有被定位成離硬質合金的頭部大 約95mm的環形槽的後邊緣;(b) 3/8英寸直徑,具有被定位成離硬質合金的頭部大約102mm 的環形槽的後邊緣。在另一方面,提供與深度計一起使用的鑽頭,該鑽頭包括柄部、切削部和硬質合金 的頭部,柄部具有多道SDS型狹縫,以形成用於將柄聯結至錘鑽的SDS型工具保持件的SDS 型連接部,切削部包括多道切削溝槽。該鑽頭還具有特點(i)和(ii)中之一,(i)設置在 柄部上、SDS型狹縫和切削部之間的長方形狹縫;(ii)延伸部,其比其它SDS型狹縫從SDS 型狹縫中的一道更向前地延伸進柄部並終止在切削部之前。本實用新型的優越性可包括以下一個或多個。本深度計可與多種尺寸的鑽頭一起 使用,以形成用於多種尺寸的錨固件的孔。利用本深度計和鑽頭可以不用附加工具就能將 深度計附聯於鑽頭上和使深度計與鑽頭脫開。本深度計可包括防塵罩,防塵罩可收集由鑽 頭形成的塵埃。這些優越性和其它優點及特徵可從說明書、附圖和權利要求中顯現出來。
圖1是帶有鑽頭的深度計的第一實施例的透視圖;圖2是圖1所示深度計和鑽頭的透視圖,圖中示出了鑽頭脫開深度計的情況;圖3是圖1所示深度計的底平面圖,圖中示出了墊圈被卸下且止動件處於結合位 置的情況;圖4是與圖3類似的視圖,圖中止動件處於脫離位置;圖5是圖1所示深度計的部分立剖面圖;圖6是用於鑽頭的深度計的第二實施例的部分立剖面圖;圖7是與圖6類似的視圖,圖中止動件處於脫離位置;[0027]圖8是帶有鑽頭的深度計的第三實施例的側視圖;圖9是圖8所示深度計的剖視圖,圖中示出了前蓋處於第一方位的情況;圖10是圖8所示深度計的剖視圖,圖中示出了前蓋處於第二、相反方位的情況;圖11是帶有促動器的深度計的第三實施例的剖視圖,作動該促動器可使鑽頭脫 開深度計;圖12是帶有鑽頭的深度計的第四實施例的透視圖,圖中前蓋處於第一方位;圖13是深度計的第四實施例的透視圖,圖中前蓋處於第二方位;圖14是深度計的第四實施例的透視圖,圖中示出了部分剖面;圖15是深度計的第四實施例的剖面圖,圖中前蓋處於第二方位;圖16是深度計的第四實施例的前蓋剖面圖,圖中深度計處於鎖定位置;圖17是深度計的第四實施例的前蓋剖面圖,圖中深度計處於解鎖位置;圖18A-18C是深度計的第四實施例的緊固機構的軸向剖面、徑向剖面和透視圖, 圖中深度計處於鎖定位置;圖19A-19C是深度計的第四實施例的緊固機構的軸向剖面、徑向剖面和透視圖, 圖中深度計處於部分解鎖位置;圖20A-20C是深度計的第四實施例的緊固機構的軸向剖面、徑向剖面和透視圖, 圖中深度計處於完全解鎖位置;圖21A-21C是深度計的第四實施例的緊固機構的軸向剖面、徑向剖面和透視圖, 圖中深度計處於完全解鎖位置同時鑽頭已脫開;圖22A-22C是深度計的第五實施例的透視、軸向剖面、和徑向剖面圖,圖中深度計 處於鎖定位置同時前蓋已脫開;圖23A-23C是深度計的第五實施例的透視、軸向剖面、和徑向剖面圖,圖中深度計 處於解鎖位置;圖24A-24C是卸下了鑽頭的深度計的第五實施例的透視、軸向剖面、和徑向剖面 圖,圖中深度計與鑽頭脫開;圖25A-25B是深度計的第六實施例的透視和軸向剖面圖,圖中深度計處於鎖定位 置同時前蓋已脫開;圖26A-26B是深度計的第六實施例的透視和軸向剖面圖,圖中深度計處於解鎖位 置;圖27A-27B是深度計的第七實施例的透視和軸向剖面圖,圖中前蓋處於第一方 位;圖28A-28B是深度計的第七實施例的透視和軸向剖面圖,圖中前蓋處於第二方 位;圖29A-29B是深度計的第七實施例的透視和軸向剖面圖,圖中深度計處於鎖定位 置;圖30A-30B是深度計的第七實施例的透視和軸向剖面圖,圖中深度計處於解鎖位 置;圖31A-31B是深度計的第八實施例的透視和軸向剖面圖,圖中前蓋處於第一方 位;
8[0051]圖32A-32B是深度計的第八實施例的透視和軸向剖面圖,圖中前蓋處於第二方 位;圖33是深度計的第八實施例的透視圖,圖中深度計處於鎖定位置;圖34是用於本申請中任一深度計的防塵罩的透視圖;圖35是圖34所示防塵罩的剖面圖,圖中防塵罩被聯結至圖8所示的深度計;圖36是用於本申請中任一深度計的鑽頭的側視圖;圖37是深度計的第九實施例的透視圖;圖38A-38B是深度計的第九實施例的透視圖,圖中被拆開的蓋處於第一和第二位 置;圖38C-38D是深度計的第九實施例的變型的透視圖,圖中被拆開的蓋處於第一和
第二位置;圖39是深度計的第十實施例的透視圖;圖40A-40B是深度計的第十實施例的透視圖,圖中被拆開的蓋處於第一和第二位 置;圖41是深度計的第十一實施例的透視圖;圖42-43是深度計的第九實施例的透視圖,圖中被拆開的蓋處於第一和第二位 置;圖44是深度計的第十二實施例的透視圖,該深度計帶有附聯至本體的第一蓋;圖45是深度計的第十二實施例的透視圖,該深度計帶有附聯至本體的第二蓋;圖46是深度計的第十二實施例的剖面圖,該深度計帶有附聯至本體的第一蓋;圖47是深度計的第十三實施例的透視圖;圖48是深度計的第十三實施例的第一蓋的透視圖;圖49是深度計的第十三實施例的透視圖,該深度計帶有附聯至第一蓋的第二蓋;圖50是深度計的第十三實施例的剖面圖,該深度計帶有附聯至第一蓋的第二蓋;圖51是深度計的第十四實施例的透視圖;圖52是深度計的第十四實施例的透視圖,該深度計帶有附聯至第一蓋的第二蓋;圖53是深度計的第十四實施例的第二蓋的透視圖;圖54A是現有的SDS型鑽頭的側視圖;圖54B和54C是SDS型鑽頭的一些可選實施例的側視圖;圖55是帶有深度計的第十五實施例的錘鑽的透視圖;圖56是深度計的第十五實施例的側視圖;圖57是深度計的第十五實施例的剖面圖,圖中的深度計在第一深度下處於鎖定 位置;圖58是深度計的第十五實施例的剖面圖,圖中的深度計在第一深度下處於解鎖 位置;圖59是深度計的第十五實施例的剖面圖,圖中的深度計在第二深度下處於鎖定位置。
具體實施方式
圖1-11示出了能聯結至鑽頭12的深度計10、110和310的三個實施例。鑽頭12 包括柄部20、帶環形槽22的中間部21和切削部14,該切削部具有切削頭16和多道切削溝 槽18。下文將參照圖33對這種鑽頭的一個例子進行非常詳細的描述。參照圖1-5,深度計10的第一實施例包括具有兩個端部的細長本體26。一個端部 連接至蓋28,而另一端部包括承接緊固機構30的輪廓。細長本體26具有帶延伸穿過細長 本體26的軸向延伸孔32的圓柱形結構。孔32的直徑尺寸能接收鑽頭12的直徑。蓋28的尺寸確定為適配於細長本體26的外表面上。蓋28具有大的圓椎端部34, 該端部帶有垂直於細長本體26的軸線的平坦表面36。平坦表面36能使深度計10在鑽頭 形成適當深度的孔後接觸工作表面或頂板,以防止鑽頭12繼續進入孔。因此,蓋28起鑽頭 12的深度止擋件的作用,其定位於鑽頭12上且尺寸被確定為使得通過鑽頭12形成的孔與 要插入該孔的錨固件相應。參照圖3-5,緊固機構30包括外套筒40、至少一個止動件42和偏壓機構44。外套筒 40包括能將套筒定位在細長本體26上的軸向孔46。環形板48被定位於外套筒40的一端處以 提供用於緊固部件30的基底。銷50被定位在外套筒40的孔52中。銷50與細長本體26中的 槽54結合以將外套筒40維持在細長本體26上。另外,細長本體包括第二槽56以承接偏壓彈 簧44。偏壓彈簧44是扭力彈簧,其包括帶有第一端部60和第二端部62的多圈螺旋58。第一 端部60被承接在細長本體26的槽口 64中。第二端部62被承接在外套筒40的內表面的槽口 66中。因此,當外部套筒40轉動到達脫離位置後,彈簧44使外部套筒40旋轉回到其初始結合 位置。細長本體26包括在第二槽56之後的端部70。端部70的直徑大致與細長本體26的外 直徑相等。端部70中形成有一對孔72。孔72承接止動件42,如圖5所示。回到圖3和4,外套筒40包括成形內表面74。表面74整體具有處於外部套筒40 內部上的橢圓形結構。限定出表面74的壁具有兩個相對於彼此為180°定位的不同厚度。 因此,在表面74上形成厚表面部分76和薄表面部分78。當止動件位於鑽頭12的槽22中 的結合位置時,厚表面部分76接觸止動件42。這是鎖定位置,在該位置彈簧44將緊固機構 30維持在初始位置。回到圖4,一旦外套筒40旋轉90°,外套筒40的薄部分78接觸止動件42使止動 件42脫開細長本體26中的孔72。於是,深度計10可與鑽頭12脫開。使用者的旋轉力撤 消後,外部套筒40通過彈簧44旋轉回到其初始位置,如圖3所示。另外,如圖4所示,必須 轉動外部套筒40以將深度計10定位在鑽頭12的槽22中。參照圖6和7,它們示出了深度計110的第二實施例。深度計110具有細長本體 126和蓋(未示出),此本體和蓋大體與深度計的第一實施例中的細長本體26和蓋28分別 相同。第一實施例和第二實施例的顯著區別是緊固機構。緊固機構130包括套筒140、止動球142和偏壓構件144。套筒140包括延伸穿過 套筒140的軸向孔146。套筒140在一端包括凸緣148,該凸緣形成套筒140的基底。在套 筒140的另一端維持有環形板150,以提供用於彈簧144的表面並關閉套筒140。細長本體 126包括增大直徑的環形部152。偏壓構件144被保留在增大環形部152和板150之間。因 此,套筒140沿細長本體軸向地從結合位置運動至脫離位置。彈簧144保持套筒140處於 正常的結合位置,如圖6所示。[0088]套筒140軸向朝下運動,壓縮偏壓彈簧144。這使止動球142落到細長本體126的 孔172外。為了實現此情況,軸向孔146具有第一直徑表面154,第一直徑表面具有的直徑 可使表面154壓抵球142以確保球處於鑽頭12的槽22中。圓錐形過渡表面156從圓柱表 面154朝向第二大的圓柱表面158向外呈錐形。因此,隨著套筒140軸向朝下運動,如圖6 和7所示,止動球142能沿著過渡表面156前進直至它們位於第二大的圓柱表面158處為 止。這時,止動球142處於細長本體126的孔172之外,使得深度計10與鑽頭12脫開。撤 消軸向力後,偏壓彈簧144使套筒140返回到其初始結合位置。因此,套筒140必須軸向朝 下運動以使深度計重新置於鑽頭上。參照圖8-11,深度計310的第三實施例被構造為可脫開地附聯至鑽頭12。深度計 310具有細長本體312、可反向地聯結至本體312的前部315 (如下所述)的蓋314、和聯結 至本體312的後部316的緊固機構318。本體312還具有設置在前部315和後部316之間 的中間部320,該本體限定出第一通孔322,第一通孔承接通過其中的鑽頭12。蓋314具有第一接觸端部332、第二接觸端部334及第二通孔336,該通孔被構造 為承接通過其中的鑽頭。第二通孔336的內壁具有凸起338。設置在凸起338內的是一對 球344和一對彈簧346,該彈簧朝內徑向地偏壓球344以與本體312的前部315結合,從而 加強本體312和蓋314之間的連接。凸起338還限定出處於第二通孔336內的第二肩部 340和第三肩部342。參照圖9和10,蓋314可反向地附聯至本體312以便獲得兩種不同的鑽孔深度。 當蓋314處於第一方位時,如圖9所示,蓋314的第二肩部340鄰接本體312的第一肩部 330,而第一接觸端部332將鄰接工件以將鑽頭12鑽進工件的量限制為第一深度D1。當蓋 314處於第二方位時,如圖10所示,蓋314的第三肩部342鄰接本體312的第一肩部330, 而第二接觸端部334將鄰接工件以將鑽頭12鑽進工件的量限制為較大的第二深度D2。因 此,深度計310能與具有兩種不同長度的錨固件一起使用。參照圖9和11,緊固機構318附聯至本體的後部316以便可脫開地將本體312聯 結至鑽頭中的環形凹部22。第一通孔322包括在本體312的後部316內的第一斜面324, 該斜面徑向朝外呈喇叭形。環形凸緣326從本體312的後部316徑向朝外延伸。本體312 的前部315具有限定第一肩部330的外壁328,第一肩部設置在前部315和中間部312的結 合處。緊固機構318包括一組夾爪350 (例如三個夾爪),每個夾爪具有平坦內表面352和 外表面或斜坡354,所述內表面與環形凹部22結合,所述外表面或斜坡具有與本體312的 斜表面324的斜度相配的斜度。斜坡354緊貼斜表面324滑動,這樣夾爪350的軸向運動 導致夾爪徑向朝外運動。套筒356形式的促動構件圍繞夾爪350和本體312的後部316並 可相對於本體312軸向滑動。套筒356通過環形夾358聯結至本體312的後部316。彈簧 360設置在夾358和本體312的凸緣326之間。如圖9所示,在鎖定位置,彈簧360沿箭頭A的方向軸向朝前偏壓套筒356。依次 迫使夾爪350徑向朝內,以結合鑽頭12的環形槽22,於是將鑽頭12鎖定到深度計310。如 圖11所示,為了在解鎖位置使鑽頭12脫開深度計310,沿與箭頭A相反的方向朝後拉動促 動構件356。這導致夾爪350從鑽頭12中的環形槽22徑向朝外運動,於是可使鑽頭12與 深度計310脫開。因此,與上述深度計10和110相似,不用工具就能使深度計310與鑽頭 12脫開。[0094]參照圖12-21C,深度計410的第四實施例被構造為可脫開地附聯至鑽頭12。深度 計410具有細長本體412、可反向地聯結至本體412的前部415的蓋414 (如下所述)、及聯 結至本體412的後部416以便可脫開地將本體412附聯至鑽頭12上的緊固機構418 (如下 所述)。本體412還具有設置於前部415和後部416之間的中間部420,而且本體限定出第 一通孔422,該第一通孔承接通過其中的鑽頭12,因而允許鑽頭相對本體412旋轉。參照圖12-15,蓋414可反向地附聯於本體412,因此能獲得兩種不同的鑽孔深度。 本體412的前部415具有限定第一肩部430的外壁428。蓋414包括第一接觸端部432、第 二接觸端部434及第二通孔436,第二通孔被構造為承接通過其中的鑽頭12。第二通孔436 的內壁限定出位於第二通孔436內的第二肩部440和第三肩部442。當蓋414處於第一方位時,如圖12所示,蓋414的第二肩部440鄰接本體412的 第一肩部430,且第一接觸端部432將鄰接工件以將鑽頭12鑽進工件的量限制為第一深度 Dl。當蓋414處於第二方位時,如圖13和15所示,蓋414的第三肩部442鄰接本體412的 第一肩部430,且第二接觸端部434將鄰接工件以將鑽頭12鑽進工件的量限制為較大的第 二深度D2。因此,深度計410能與具有兩種不同長度的錨固件一起使用。參照圖14-17,藉助橫向於鑽頭12的軸線設置於蓋414中的鎖定銷450,可沿兩者 擇一的方位將蓋414可反向地鎖定至本體412。銷450具有杆狀部454、聯結至杆狀部454 的頭部456、和限定於杆狀部454的一部分中的第一環形槽458。通過小壓縮彈簧460將該 銷朝圖16所示的鎖定位置偏壓。本體412包括第二環形槽452,當銷450處於鎖定位置以 阻止蓋414脫開本體412時,該槽承接銷450的杆狀部454。如圖17所示,當銷450抵抗彈 簧460的力被壓下至解鎖位置時,該銷的第一環形槽458與本體412的外表面齊平,因此杆 狀部454提供銷450的杆狀部454和本體412之間的間隙,使蓋414脫開本體414。由於 銷450位於蓋414上在第二肩部440和第三肩部442之間的中途,銷450可使蓋414相對 於本體412沿蓋414的任一方位鎖定到本體412。參照圖18A-21C,緊固機構418聯結至本體412的後部416以便可脫開地使本體 412聯結至鑽頭12的環形凹部22。第一通孔422包括在本體412的後部416中徑向朝外擴 展的第一斜表面424。環形凸緣426從本體412的後部416徑向朝外延伸。緊固機構418 包括一組夾爪450 (例如三個夾爪),每個夾爪都具有平坦內表面452和外表面或斜坡454, 該平坦內表面與環形凹部22結合,所述外表面或斜坡的斜度與本體412的斜表面424的斜 度相配。斜坡454緊貼斜表面424滑動使得夾爪450的軸向運動可導致夾爪從圖18A所示 的鎖定位置和圖21A所示的解鎖位置徑向朝外運動。本體還限定有多個平坦面413(如圖 18B所示),該平坦面的功能可從以下描述中體現。具有如下所述的附加鎖定機構的促動構件460圍繞夾爪450。促動構件460具有 內套筒462和外套筒464。在內套筒462的後端內套筒462通過墊圈466和周邊夾(circ clip) 468軸向地聯結至本體412,而在內套筒462的前端通過肩部470聯結至本體412,所 述肩部鄰接限定在本體412的外表面中的鎖定臺階472。內套筒462還包括承接球476的 承窩474。徑向銷478從內套筒462徑向朝外凸出。外套筒464通常圍繞內套筒462並通過周邊夾480軸向地聯結至內套筒。外套筒 462的內壁482包括承窩484,該承窩被構造為當促動構件460被解鎖時承接球476,外套筒 還包括承接徑向銷478以限制外套筒464相對於內套筒462旋轉運動的凹部486。外套筒464還通過扭力彈簧488聯結至內套筒462,扭力彈簧朝鎖定位置偏壓外套筒464和內套筒 462。在鎖定位置時,如圖18A-18C所示,球476被夾在本體412的外壁和外套筒464的 內壁之間,同時內套筒462上的肩部470鄰接本體412上的鎖定臺階472,以阻止內套筒462 相對於本體412向後軸向運動。這樣可保持夾爪450穩固地結合抵靠鑽頭12中的環形槽 22。如圖19A-19C所示,為了開始從鑽頭12解鎖緊固機構418,可克服扭力彈簧488的力 使外套筒464相對於內套筒462逆時針旋轉,允許球476落入外套筒內的承窩484內。如 圖20A-20C所示,然後徑向銷478鄰接外套筒464中的凹部486的邊緣,使外套筒464和內 套筒462 —起逆時針旋轉,致使內套筒462上的肩部470此時與代替本體412中的鎖定臺 階472的本體412的平坦面413之一對齊。這樣,內套筒462立刻可相對於本體412軸向 運動。如圖21A-21C所示,此時能軸向地向後拉動內、外套筒462和464,使得夾爪450與鑽 頭12脫離,不用工具就能使鑽頭12脫開深度計410。參照圖22A-24C,深度計510的第五實施例被構造為可脫開地附聯至鑽頭12。深 度計510具有細長本體512和聯結至本體512的後部516的緊固機構518,以便可脫開地使 本體512附聯至鑽頭12 (如下所述)。本體512還具有設置在前部515和後部516之間的 中間部520,並限定出第一通孔522,第一通孔承接通過其中的鑽頭12,因此允許鑽頭相對 本體412旋轉。如上面在第四實施例中描述的蓋414那樣的蓋可反向地聯結至本體512的 前部515,以實現兩種不同的鑽孔深度。緊固機構518聯結至本體512的後部516,以便可脫開地將本體512聯結至鑽頭 12中的環形凹部22。第一通孔522包括徑向朝外擴展的本體512的後部516內的第一斜 表面524。緊固機構518包括一組夾爪550 (例如三個夾爪),每個夾爪具有平坦內表面552 和外表面或斜坡554,所述內表面與環形凹部22結合,所述外表面或斜坡具有與本體512的 斜表面524的斜度相配的斜度。斜坡554緊貼斜表面524滑動,這樣夾爪550的軸向運動 導致夾爪從圖22A-22C所示的鎖定位置和圖23A-23C所示的解鎖位置徑向朝外運動。本體 還限定出多個平坦面513 (如圖22C所示),該平坦面的功能將從面的描述中得以體現。促動構件圍繞夾爪550,該促動構件為套筒560形式,具有如下所述的附加鎖定機 構。在套筒560的後端處套筒560通過墊圈566和周邊夾568軸向地聯結至本體512,而在 套筒560的前端處通過肩部570聯結至本體512,所述肩部鄰接限定在本體512的外表面中 的鎖定臺階572。套筒560還包括三個徑向孔574,每個徑向孔承接球576和徑向朝內地偏 壓球的徑向壓縮彈簧578。處於鎖定位置時,如圖22A-22C所示,球576結合平坦面513,同時套筒560上的肩 部570鄰接本體512上的鎖定臺階572,以防止套筒560相對於本體512軸向朝後運動。這 可保持夾爪550穩固地結合抵靠鑽頭12中的環形槽22。如圖23A-23C所示,為了開始從鑽 頭12解鎖緊固機構518,使套筒560逆時針旋轉,迫使球576徑向朝外,導致在套筒560上 的肩部570與代替本體512內的鎖定臺階572的本體512的平坦面513之一對齊。此時可 使套筒560相對於本體512軸向運動。如圖24A-24C所示,此時能軸向朝後拉動套筒560, 使得夾爪550與鑽頭12脫離,而不用工具就能使鑽頭12與深度計510脫開。參照圖25A-26B,將深度計610的第六實施例構造為可脫開地附聯至鑽頭12。深度 計610具有細長本體612和緊固機構618,細長本體縱向地被分成兩個半部,第一半部614和第二半部616,緊固機構聯結至本體612的後部617,以可脫開地將本體612附聯至鑽頭 12 (如下所述)。本體612還具有設置在前部615和後部616之間的中間部620,並限定出 通孔622,該通孔承接通過其中的鑽頭12,因此允許鑽頭相對於本體612旋轉。如上面在第 四實施例中描述的蓋414那樣的蓋可反向地聯結至本體612的前部615,以獲得兩種不同的 鑽孔深度。緊固機構618聯結至本體612的後部616,以便可脫開地將本體612聯結至鑽頭 12中的環形凹部22。通孔622包括徑向朝內延伸的環形肩部624,以結合鑽頭12內的環形 凹部22。緊固機構618包括一對連接本體612的兩個半部614、616的固定螺釘626。如圖 25A-25B所示,擰緊固定螺釘626時,本體612的兩個半部614、616緊密結合,導致環形肩部 624結合鑽頭內的環形凹部22。如圖26A-26B所示,擰松固定螺釘626時,本體612的兩個 半部614、616能分開而使鑽頭12與本體612脫開。參照圖27A-30B,將深度計710的第七實施例構造為可脫開地附聯至鑽頭12。深 度計710具有縱向分成兩個半部713和715的細長本體712、可反向地聯結至本體712的前 部717的蓋714 (如下所述)、和連接至本體712後部716的緊固機構718,以便可脫開地將 本體712附聯至鑽頭12 (如下所述)。本體712還具有設置在前部717和後部716之間的 中間部720,並限定第一通孔722,第一通孔承接通過其中的鑽頭12,因此允許鑽頭相對於 本體712旋轉。蓋714可反向地附聯至本體712,這樣能獲得兩種不同的鑽孔深度。本體712的前 部717具有螺紋外表面719和前面730。蓋714具有第一接觸端部732、第二接觸端部734 及第二通孔736,第二通孔被構造為承接通過其中的鑽頭12。第二通孔736的內壁限定具有 前面741和後面742的肩部740。在前面741的前部,第二通孔具有第一內螺紋表面745, 而在後面742的後部,第二通孔具有第二內螺紋表面747。當蓋714處於第一方位時,如圖27A-27B所示,將第二內螺紋表面747螺旋擰合於 螺紋外表面719,蓋714的肩部740的後面742鄰接本體712的前面730,因此第一接觸端 部732將鄰接工件以將鑽頭12鑽進工件的量限制為第一深度D1。當蓋714處於第二方位 時,如圖28A-28B所示,第一內螺紋表面745螺旋擰合至螺紋外表面719,蓋714的肩部740 的前面741鄰接本體712的前面730,因此第二接觸端部734將鄰接工件以將鑽頭12鑽進 工件的量限制為第二深度D2。因此,深度計710能與具有兩種不同長度的錨固件一道使用。參照圖29A-30B,緊固機構718聯結至本體712的後部716,以便可脫開地將本體 712聯結至鑽頭12中的環形凹部22。本體712的各個半部713、715的後部716包括徑向 朝內凸出的肩部724,以便在處於鎖定位置(如圖29A和29B所示)時結合鑽頭12中的環 形凹部22。外螺紋部分726設置在本體712的後部716的外表面上,並且向外凸出的凸緣 728從本體712的後端部徑向朝外延伸。凹部736設置在螺紋部分726和向外凸出的凸緣 728之間。設置在本體712的後部716上的螺母730包括具有內螺紋的前部732、後部向內 凸出的凸緣734和中間凹部736。在鎖定位置(如圖29A和29B所示),螺母的內螺紋前部732結合本體712的外螺 紋部726以將本體712的兩個半部713、715夾在一起,並使眉部724結合螺母12中的凹部 22。同時,螺母718的向內凸出的凸緣734鄰接本體上的向外凸出的凸緣728,以阻止螺母 718在本體712上被向前推動得太遠。在解鎖位置(如圖30A和30B所示),螺母718從本體712完全擰松直到螺母的內螺紋部分732位於本體712內的凹部736中。這使得本體的 兩個半部713和715能彼此分開,肩部724與鑽頭12內的凹部22脫離,使鑽頭12能從深 度計710脫開。同時,本體712上向外凸出的凸緣728起止擋抵靠螺母718的螺紋部732 的作用,防止螺母718從本體712完全脫開,同時螺母718可防止本體712的兩個半部713、 715完全分離。參照圖31A-33,將深度計810的第八實施例構造為可脫開地附聯至鑽頭12。深度 計810具有縱向分成兩個半部813和815的細長本體812、可反向地聯結至本體812的前部 817的蓋814 (如下所述)、和連接至本體812的後部816的緊固機構818,以便可脫開地將 本體812附聯至鑽頭12 (如下所述)。本體812還具有設置在前部817和後部816之間的 中間部820,並限定第一通孔822,第一通孔承接通過其中的鑽頭12,允許鑽頭相對於本體 812旋轉。蓋814可反向地附聯至本體812,這樣能獲得兩種不同的鑽孔深度。本體812的前 部817具有螺紋外表面819和前面830。蓋814具有第一接觸端部832、第二接觸端部834 及第二通孔836,第二通孔被構造為承接通過其中的鑽頭12。第二通孔836的內壁限定具有 前面841和後面842的肩部840。在前面841的前部,第二通孔具有第一內螺紋表面845, 而在後面842的後部,第二通孔具有第二內螺紋表面847。蓋814具有滾花或橡膠包覆模製 (overmolded)的外表面811,以便將蓋814附聯於本體812或從本體812脫開時便於使用 者抓握蓋814。當蓋814處於第一方位時,如圖31A-31B所示,將第二內螺紋表面847螺旋擰合於 螺紋外表面819,蓋814的肩部840的後面842鄰接本體812的前面830,因此第一接觸端 部832將鄰接工件以將鑽頭12鑽進工件的量限制為第一深度D1。當蓋814處於第二方位 時,如圖32A-32B所示,第一內螺紋表面845螺旋擰合至螺紋外表面819,蓋814的肩部840 的前面841鄰接本體812的前面830,因此第二接觸端部834將鄰接工件以將鑽頭12鑽進 工件的量限制為第二深度D2。因此,深度計810能與具有兩種不同長度的錨固件一道使用。緊固機構818可脫開地將本體812聯結至鑽頭12中的環形凹部22。緊固機構818 包括在本體812的每一半部813、815的後部816中的向內的環形凸起850,所述凸起能結 合環形凹部22。本體的兩半部813、815還通過鉸鏈852接合,這樣半部813、815能彼此部 分地分離以使環形凹部與凸起850脫離,如圖33所示(但是應理解的是,這種鉸鏈不是必 需的)。在鎖定位置(如圖31A-32B所示),蓋814的內螺旋部分845、847之一與本體812 的外螺紋部分819結合以將本體812的兩個半部813、815夾在一起並使肩部凸起850結合 於螺母12中的凹部22。在解鎖位置(如圖33所示),螺母蓋814被完全擰松並與本體812 脫開,這使本體的兩個半部813、815沿著鉸鏈852彼此分開。這樣使凸起850與鑽頭12的 凹部22脫離,使鑽頭12能從深度計810脫開。參照圖37-38B,將深度計910的第九實施例構造為可脫開地附聯至鑽頭12。深度 計910具有縱向分成兩個半部913和915的細長本體912、可反向地聯結至本體912的前部 917的蓋914 (如下所述)、和連接至本體912的緊固機構,以便可脫開地將本體912附聯至 鑽頭12 (如下所述)。本體912還具有設置在前部917和後部916之間的中間部920,並限 定第一通孔922,第一通孔承接通過其中的鑽頭12,因此允許鑽頭相對於本體912旋轉。蓋914可脫開地附聯至本體912,這樣能獲得兩種不同的鑽孔深度。本體912的前部917具有前內部槽口 924和後內部槽口 926。蓋914具有凸緣狀接觸端部932和第二通 孔936,第二通孔被構造為承接通過其中的鑽頭12。蓋914的外壁限定環形凸起940。當 蓋914處於第一位置時,如圖38A所示,環形凸起940被承接在後面槽口 926中,因此接觸 端部932將鄰接工件以將鑽頭12鑽進工件的量限制為第一深度D1。當蓋914處於第二位 置時,如圖38B所示,環形凸起940被承接在前面槽口 924中,這樣接觸端部932將鄰接工 件以將鑽頭12鑽進工件的量限制為第二深度D2。因此,深度計910能與具有兩種不同長度 的錨固件一道使用。緊固機構可脫開地將本體912聯結至鑽頭12。緊固機構包括在本體912的每一半 部913、915的後部916中的向內的環形凸起950,該環形凸起能結合鑽頭內的環形凹部22。 本體的兩半部913、915通過在半部913內的定位銷951並通過一對與半部913、915內的螺 紋孔956結合的螺栓954也可脫開地彼此接合,所述定位銷與半部915內的定位孔952結 合。應想到的是,也可用其它附聯機構使兩個半部913、915彼此附聯。圖38C和38D示出了圖37-38B所示的深度計910的一種變型。圖38C中的深度計 910,與圖37-38B中的深度計910的差別僅在於在本體912,的半部913,,915,中存在較少 的定位銷951,和定位孔952,,還在於將兩半部913,和915,附聯在一起的那些螺栓954, 被不同地定位且沿徑向定向,而不是沿圓周方向定向。深度計910』的其它所有元件與深度 計910相同。例如,蓋914』可在第一位置聯結至本體912』,如圖38C所示,因此蓋914』將 鄰接工件以將鑽頭12鑽進工件的量限制為第一深度D1,或者可在第二位置聯結到本體,如 圖38D所示,這樣蓋914』將鄰接工件以將鑽頭12鑽進工件的量限制為第二深度D2。參照圖39-40B,將深度計1010的第十實施例構造為可脫開地附聯至鑽頭12。深 度計1010的第十實施例與深度計910的第九實施例的不同之處僅在於它具有縱向分成兩 個半部1013和1015的細長本體1012,兩半部通過鉸鏈連接1020接合。兩個半部1013和 1015還通過裝配進半部1015的定位孔1052中的半部1013內的定位銷1051和通過裝配進 半部1015的螺紋孔1056中的半部1013中的橫向螺栓1022將兩個半部1013、1015圍繞鑽 頭12夾在一起而可脫開地接合。深度計1010的所有其它元件與深度計910中的相同。例 如,蓋1014能以第一位置被聯結至本體1012,如圖40A所示,使得蓋1014將鄰接工件以便 將鑽頭12鑽進工件的量限制為第一深度D1,或以第二位置被聯結至本體,如圖40B所示,致 使蓋1014將鄰接工件以便將鑽頭12鑽進工件的量限制為第二深度D2。參照圖41-43,將深度計1110的第十一實施例構造為可脫開地附聯至鑽頭12。深 度計1110的第十一實施例與深度計910的第九實施例的不同之處僅在於它具有縱向分成 兩個半部1113和1115的細長本體1112,兩半部通過鉸鏈連接1120接合,並當兩個半部 1113、1115圍繞鑽頭12夾在一起時藉助過中心鎖閂(over-center latch) 1122可脫開地接 合。過中心鎖閂1122包括聯結至半部1115的樞轉夾持元件1124,該樞轉夾持元件與半部 1115的外壁內的凹部1126結合。過中心鎖閂1122還包括聯結至夾持元件1124的樞轉鎖 閂元件1128,該樞轉鎖閂元件沿夾持元件1124的反方向樞轉並鎖定至半部1113的外壁上 的凸起1130以便將夾持元件1124鎖定至半部1113。這種過中心鎖閂在所屬領域是公知 的。半部1113內也有定位銷1151,這些銷配合於半部1115的定位孔1152中。深度計1110 的所有其它元件與深度計910的相同。例如,蓋1114能以第一位置被聯結至本體1112,如 圖42所示,使得蓋1114將鄰接工件以便將鑽頭12鑽進工件的量限制為第一深度D1,或以第二位置被聯結至本體,如圖43所示,致使蓋1114將鄰接工件以便將鑽頭12鑽進工件的 量限制為第二深度D2。參照圖44-46,將深度計1210的第十二實施例構造為可脫開地附聯至鑽頭12。深 度計1210具有帶螺紋的前部1217的本體1212、第一通孔1222和緊固機構,第一通孔承接 穿過其中的鑽頭12,緊固機構呈用於可脫開地將本體1212附聯至鑽頭12的側向固定螺釘 1218的形式。本深度計還包括可互換的第一蓋1214 (圖44和46)和第二蓋1216 (圖45), 每個蓋可脫開地螺旋擰合於本體1212的帶螺紋的前部1217,因此能獲得兩種不同的鑽孔 深度。第一蓋1214具有可脫開地螺旋擰合於本體1212的帶螺紋的前部1217的內螺紋表面 1247,使得第一蓋1214將鄰接工件以將鑽頭12鑽進工件的量限制為第一深度D1。第二蓋 1216具有可脫開地螺旋擰合於本體1212的帶螺紋的前部1217的內螺紋表面(未示出), 致使第二蓋1216將鄰接工件以將鑽頭12鑽進工件的量限制為第二深度D2。每個第一和第 二蓋1214、1216都包括固定螺釘1222、1224以有利於將蓋1214、1216保持在本體1212上。參照圖47-50,將深度計1310的第十三實施例構造為可脫開地附聯至鑽頭12。深 度計1310具有帶內部通孔1332的本體1312,該內部通孔承接穿過其中的鑽頭12。內部通 孔1322具有與鑽頭12的溝槽間距(pitch)配合的內螺紋,因此能將本體1312螺旋擰合在 鑽頭12的溝槽上到達溝槽結束點。第一端蓋1314通過螺釘1315固定聯結至本體1312。 第一端蓋1314包括固定螺釘1316,這樣當第一端蓋1314被螺旋擰合在鑽頭12上時,可將 深度止擋件1310穩固地附聯至鑽頭12。第一端蓋1314還包括一對縱向孔1320。第二端 蓋1318通過一對縱向螺栓1322可脫開地附聯至第一端蓋1314,所述縱向螺栓被壓配進第 二端蓋1318中,並被承接於縱向孔1320中。於是,僅第一端蓋1314附聯至本體1312時, 鑽頭12鑽進工件的量被限制在第一深度Dl (參見圖47)。當第二蓋1318和第一端蓋1314 都聯結至本體1312時,第二蓋1318將鄰接工件以便將鑽頭12鑽進工件的量限制為第二深 度D2(參見圖49)。參見圖51-53,將深度計1410的第十四實施例構造為可脫開地附聯至鑽頭12。深 度計1410具有帶內部通孔的本體1412,該內部通孔承接穿過其中的鑽頭12,內部通孔具有 與鑽頭12的溝槽間距配合的內螺紋,因此能將本體1412螺旋擰合在鑽頭12的溝槽上到達 溝槽結束點。第一端蓋1414穩固地聯結至本體1412。第一端蓋1414包括一對銷1420,它 們被朝向鑽頭12的前端偏壓。於是,可將鑽頭12鑽進工件的量限制在第一深度Dl (參見圖 51)。第二端蓋1418可脫開地附聯至第一端蓋1414,致使第二端蓋1418和第一端蓋1314 都聯結至本體1412時,第二端蓋1418將鄰接工件以便將鑽頭12鑽進工件的量限制為第二 深度D2(參見圖52)。第二端蓋1418包括通過螺釘1426連接至橡膠止擋件1424的中空金屬套筒1422。 套筒1422限定出一對帶有圓形開口 1430的弧形狹縫1428,圓形開口被構造為承接銷 1420。操作中,銷1420被承接於開口 1430中,然後使套筒1422旋轉,致使銷1420與弧形 狹縫1428結合以阻止第二端蓋1418脫開第一端蓋1414。第二端蓋1418還包括與第一端 蓋1414的外壁結合的側向固定螺釘1432,以將第二端蓋1418保持至第一端蓋1414。參照圖34和35,上述任何深度計可操作地也可包括防塵罩500,該防塵罩能附聯 到深度計,以收集由鑽頭鑽進工件產生的塵埃。防塵罩500包括大致呈圓柱形的附聯端部 502和大致呈圓柱形的塵埃收集部504。附聯端部502包括徑向朝內凸出的前部和後部凸緣508和506。作為代表性實例,圖35中示出的防塵罩500與深度計310的第三實施例一 起使用。後部凸緣506夾在緊固部件318的後面510的一部分上,以防止防塵罩500向前 脫出深度計310。前部凸緣508位於緊固機構318的前部,以防止防塵罩500相對於深度計 310向後運動。於是,前部和後部凸緣508、506作用在緊固機構318的兩側上,以將防塵罩 連接到深度計310。可以想到的是,利用類似或不同的附聯機構可將防塵罩500附聯到上述 深度計的其它實施例的緊固結構、和/或可附聯至深度計310的其它部分、或者深度計的其 它實施例。防塵罩500的塵埃收集部504圍繞本體、蓋、和包括鑽頭12的端部16的鑽頭12, 因此塵埃收集部504在鑽頭12鑽進工件W之前鄰接工件W。塵埃收集部504包括可皺縮側 壁510,該可皺縮側壁隨鑽頭驅動進入工件W而皺縮,同時維持鄰接工件W,直至蓋314 (或 其它實施例中的蓋)接觸工件以阻止鑽頭12進一步鑽進工件W為止。在圖34和35所示 的實施例中,可皺縮側壁510具有伸縮式構造並用彈性材料製成。在另一些實施例中,側壁 可具有其他形狀並用其他材料製成。塵埃收集部504還包括不可皺縮的承窩部512,它不皺 縮因此可收集任何塵埃。深度計和防塵罩的每個上述實施例都可與如圖36所示的錘鑽鑽頭12之類的鑽頭 一起使用。鑽頭12包括柄部20、中間部21和切削部14。切削部14具有切削頭16(例如 硬質合金切削頭)和多道切削溝槽18,所述切削溝槽從切削頭16向柄部20軸向延伸。柄 部20包括限定SDS型連接(例如SDS,SDS-plus,SDS-top或SDS_max)或花鍵型連接的多 道軸向槽23,因此可將鑽頭12聯結至錘鑽上的SDS型或花鍵型工具保持件。中間部21隻 限定單道環形槽22,該環形槽的尺寸確定為能保持上述深度計中的一種。仔細地對每種錘鑽頭12的尺寸進行選擇,以使上述深度計的性能最優,並使單個 深度計能與多種鑽頭直徑和多種尺寸的錨固件一道使用。首先,將中間部21定位於與鑽頭 後端25的距離接近最小允許距離Zl,以使SDS連接成適合與插入鑽頭的工具一道工作。例 如,對於1/2英寸的鑽頭距離Zl大約為59mm,對3/8英寸的鑽頭該距離大約為53. 5mm。另 外,環形槽22具有大約6mm的長度Z3、大約9. 8mm的直徑Z4、和一對各切成具有大約1. 5mm 半徑Rl的圓角的邊緣27、29。已經發現,這些尺寸可使鑽頭和深度計之間的連接最優,而不 至於無謂地削弱鑽頭。最後,用於1/2英寸的鑽頭硬質合金端部16和環形槽22的後部切成 圓角的邊緣27之間的距離Z2大約為95mm(Z2),用於3/8英寸的鑽頭大約為102mm(Z2,)。 這些距離是臨界距離,因為它能使單個深度調節器(setter) 310與1/2英寸和3/8英寸的 兩種鑽頭一起使用以形成可用於兩種標準長度1/2英寸直徑的錨固件(通過使蓋314的方 位反向)的孔和一種標準長度3/8英寸的錨固件。另外,利用這種只具有單一環形槽的鑽 頭12可獲得多種鑽孔深度。參照圖54A-59,將深度計1510的第十五實施例構造為可脫開地附聯至鑽頭1612 或鑽頭1612』中之一,同例如錘鑽1600之類的動力工具接合。圖54A示出了現有的SDS型 鑽頭1612,其包括柄部1620、中間部1621和切削部1614。切削部1614具有切削頭1616 (例 如硬質合金切削頭)和從切削頭1616向柄部1620軸向延伸的多道切削溝槽1618。柄部 1620包括限定SDS型連接(例如SDS,SDS-plus, SDS-top或SDS_max)或花鍵型連接的多道 軸向槽1623,因此可將鑽頭1612聯結至錘鑽1600上的SDS型或花鍵型工具保持件1602。 在圖54B中,已將現有鑽頭1612改型為鑽頭1612,,這樣可使一或多道軸向SDS型槽1623,延伸成具有延伸部1625』,該延伸部在鑽頭1612』上軸向朝前延伸得比其他軸向槽1623更 遠。在圖54C中,已將現有鑽頭1612改型為鑽頭1612」,因此有一或多道被定位成沿軸向在 SDS型槽1623的前方的長方形槽1625」。下面將更詳細描述的深度計1510被構造為結合 鑽頭1612,上的延伸部1623,或鑽頭1623」上的長方形槽。深度計1510具有細長本體1512和聯結至本體1512的後部1516的緊固機構1518, 以便可脫開地將本體1512附聯至鑽頭1612」之一(如下所述)。本體1512還具有設置在 前部1515和後部1516之間的中間螺紋部1520,並限定出第一通孔1522,該第一通孔承接 通過其中的鑽頭1612」。蓋1514具有內螺紋後部1517,該蓋可脫開地螺旋擰合至本體1512 的螺紋部1520以便能獲得多種不同的鑽孔深度(如下所述)。連接至本體1512的後部1516的緊固機構1518將本體1512可脫開地聯結到鑽頭 1612」內的長方形槽1625」。緊固機構包括一或多個向內的凸起1524,所述凸起與一或多道 長方形槽1625」結合。應當指出,凸起1524的軸向長度Ll小於長方形槽1625」的軸向長 度L2,因此在本體1512和鑽頭1612」之間存在一些軸向竄動。本體1512還具有凸緣1521, 該凸緣的最低點抵靠錘鑽1600的工具保持件1602 (如圖55所示),而不抵靠鑽頭1625」, 於是可防止鑽頭1625」和深度計1520之間的軸向載荷的傳遞。在圖57所示的實施方式中,本體1512不能與鑽頭1612」脫開。然而,可以理解的 是,可通過不同的實施方式將本體1512製成是可脫開的,這些實施方式包括將本體1512制 成兩個半部(如像本體612—樣),或用徑向可運動構件(例如像球142或夾爪550 —樣) 替代向內的凸起1524,而且可採用上述任何一種鎖定機構利於本體1512保留在鑽頭1612」 上。還可以理解的是,可將本體1512聯結至鑽頭1612,,使得凸起1524與槽延伸部1625, 結合,這可使鑽頭1612』與本體1512脫開。或者,也可將本體1512聯結至鑽頭12,使得凸 起1524與環形槽22結合。蓋1514具有接觸端部1532、第二通孔1536、和帶內螺紋的後部1517,接觸端部被 構造與工件接觸,第二通孔被構造為承接穿過其中的鑽頭1612」,帶內螺紋的後部可脫開地 旋擰在本體1512的外螺紋部1520上。蓋1514還包括球1537,該球與本體前部1515中的 縱向槽1539結合。蓋1514附加限定出一對環形槽1552和1554。鎖定環1540環繞蓋1514的一部分。鎖定環1540包括保持彈簧夾1544的內壁 1542,當彈簧夾處於鎖定位置時,彈簧夾1544將球1537壓進縱向槽1539,如圖57所示。內 壁1542在彈簧夾1544的後方限定出凹部1546,該凹部被構造為當鎖定環1540向前運動進 入解鎖位置時承接球1537和彈簧夾1544,如圖58所示。設置在鎖定環1540的內壁1542 之間的是0型環1556,當鎖定環1540處於鎖定位置時(圖57),該0型環與環形槽1552結 合,當鎖定環1540處於解鎖位置時(圖58)0型環與環形槽1554結合。如下所述可獲得多種鑽孔深度。如圖57所示,蓋1514螺旋擰合於本體1512上, 致使接觸端部1532將與工件接觸,以獲得鑽孔深度Dl。在此鎖定位置,0型環1556結合後 面的環形槽1552且球1537結合槽1539,因此可防止蓋1514相對於本體1512旋轉,於是可 阻止任何深度調節。為了調節深度,將鎖定環向前拉至圖58所示的位置,使得0型環1556 結合前面的環形槽1554且球1537和彈簧夾1542從槽1539徑向朝外運動進入凹部1546。 這時球1554不再與槽1539結合,蓋1514不受約束以相對於本體1512旋轉,於是可調節鑽 孔深度。例如,能全程地(all of the way)將蓋1514螺旋擰合於本體1512的螺紋部1520直至蓋鄰接凸緣1521為止,如圖59所示,以獲得更大的鑽孔深度D2。一旦獲得了期望的鑽 孔深度,使鎖定環向後運動,致使0型環1556結合後面的環形槽1552,且球1537結合本體 1512中的槽1539,於是可將蓋1514鎖定在所需的鑽孔深度處。顯然,本實施例比之前所述 的那些實施例對可能的鑽孔深度可提供更多的選擇。例如,可將本實施例用於以1/16英寸 增量的鑽孔深度的調節,儘管該增量可通過變化如螺距而改變。蓋1512還包括可伸縮的杆1560,通過一對凸臺1562和1564可摩擦地保持該杆。 杆1560還包括指示不同鑽孔深度的多個標記1566。在操作中,一旦設定了所需的鑽孔深 度,可使杆1560向前伸縮直至杆鄰近工件,藉此標記將指示已選擇的鑽孔深度。用這種方 式,使用者不必使用單獨的工具來測量鑽孔深度。可對上述示例性實施方式作出多種改型。例如可將任一實施例中的緊固機構和/ 或蓋與另一實施例的緊固機構和/或蓋互換。另外,鑽頭可具有更多的環形槽,本體可具有 多於一個的緊固機構,所述緊固機構與多於一道的環形槽結合,以便沿本體和鑽頭分散載 荷。這些和其它實施方式均落入所附權利要求的保護範圍內。相關申請的交叉引用根據35U. S.C. § 119(e),本申請要求享有於2009年2月24申請的名稱為「D印th Gauge for Hammer Drill Bit」的美國臨時申請No. 61/154,957的優先權,該申請作為參考
結合於本申請中。
權利要求一種與鑽頭一起使用的深度計,其特徵在於,包括被構造為承接鑽頭的本體;緊固機構,其聯結至所述本體並被構造為可脫開地將本體聯結至鑽頭;和蓋,其被構造為在相對於所述本體的第一位置和相對於所述本體的第二位置中一個位置處可脫開地聯結至本體,在第一位置,該蓋接觸工件表面以防止鑽頭鑽入工件的量超過第一深度,在第二位置,該蓋接觸工件表面以防止鑽頭鑽入工件的量超過與第一深度不同的第二深度。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深度計,其特徵在於,所述緊固機構包括緊固部件和促動構 件,緊固部件可在鎖定位置和解鎖位置之間運動,在鎖定位置,緊固部件與限定於鑽頭中的 凹部結合,在解鎖位置,允許緊固部件與所述凹部脫離,促動構件可選擇地運動以使緊固部 件在鎖定位置和解鎖位置之間運動。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深度計,其特徵在於,所述緊固部件包括能徑向朝內運動以 在鎖定位置與鑽頭內的所述凹部結合的球,所述促動構件包括軸向運動的套筒,以便在解 鎖位置使球從所述凹部徑向朝外運動。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深度計,其特徵在於,所述套筒包括內斜表面,該內斜表面鄰 接球並在套筒軸向運動時使球在鎖定位置和解鎖位置之間運動。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深度計,其特徵在於,所述緊固部件包括多個夾爪,致使所述 促動構件的運動導致該夾爪在鎖定位置和解鎖位置之間運動,在鎖定位置該夾爪與所述鑽 頭內的凹部結合,在解鎖位置該夾爪可從所述鑽頭內的凹部徑向朝外運動。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深度計,其特徵在於,所述促動構件包括阻止夾爪在鎖定位 置和解鎖位置之間運動的附加鎖定機構。
7.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深度計,其特徵在於,所述本體被分成至少兩個零件,所述緊 固部件包括在至少一個零件上的向內的凸起,所述緊固機構使所述零件在鎖定位置朝鑽頭 運動而在解鎖位置遠離鑽頭運動。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深度計,其特徵在於,所述緊固機構包括在所述零件之間延 伸的固定螺釘。
9.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深度計,其特徵在於,所述本體具有外螺紋,所述緊固機構包 括套筒,該套筒帶有螺旋擰合於所述外螺紋的內螺紋,致使所述套筒能軸向運動以使所述 零件在鎖定位置和解鎖位置之間運動。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深度計,其特徵在於,所述套筒包括蓋,致使蓋脫開本體時, 所述零件能在鎖定位置和解鎖位置之間運動。
11.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深度計,其特徵在於,所述本體包括外肩部,所述蓋包括第 一內肩部和第二內肩部,當套筒處於第一方位時該第一內肩部與所述外肩部結合,當套筒 處於第二方位時所述第二內肩部與所述外肩部結合。
1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深度計,其特徵在於,所述蓋還包括附聯部件,該附聯部件 可在阻止該蓋脫開本體的第一位置和使蓋從本體脫開的第二位置之間運動。
13.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深度計,其特徵在於,所述附聯部件包括朝第一位置偏壓 並可由使用者手動地運動到第二位置的球或銷。
14.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深度計,其特徵在於,所述附聯部件包括內螺紋,該內螺紋螺旋擰合到所述本體的外螺紋上。
1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深度計,其特徵在於,還包括承接並可脫開地聯結至本體、 緊固機構和套筒中至少之一的防塵罩,該防塵罩基本覆蓋鑽頭的前端部並被構造為收集由 於鑽頭鑽進工件而產生的塵埃。
1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深度計,其特徵在於,所述蓋具有在其一端部處的第一接觸 表面和在其相對端部處的第二接觸表面,致使蓋處於第一位置時,第一接觸表面接觸工件, 蓋處於第二位置時,第二接觸表面接觸工件。
1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深度計,其特徵在於,所述蓋具有在其一端部處的接觸表 面,且該蓋相對於本體可動地定位,致使在第一位置所述接觸表面與工件的距離為第一距 離,在第二位置該接觸表面與工件的距離為不同的第二距離。
18.根據權利要求17所述的深度計,其特徵在於,所述蓋螺旋擰合至本體,致使該蓋相 對於本體可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間軸向運動。
19.根據權利要求18所述的深度計,其特徵在於,可將所述蓋定位在位於第一位置和 第二位置之間的多個離散位置之一處。
20.根據權利要求19所述的深度計,其特徵在於,還包括用於將所述蓋鎖定在多個離 散位置之一處的鎖定機構。
21.根據權利要求17所述的深度計,其特徵在於,所述本體包括凸起,該凸起能互換地 承接在該本體的達到第一位置的第一凹部處和承接在該本體的達到第二位置的第二凹部 處。
2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深度計,其特徵在於,所述緊固機構包括與鑽頭中的槽結合 的向內凸起,其中該向內凸起的軸向長度小於所述鑽頭中槽的軸向長度,阻止載荷從鑽頭 傳遞至深度計。
23.一種與鑽頭一起使用的成套用具,其特徵在於,包括被構造為承接鑽頭的深度計,該深度計可脫開地附聯至鑽頭並具有帶接觸表面的前端 部,該接觸表面接觸工件表面以防止鑽頭鑽入工件的深度超過預定深度;和防塵罩,其附聯到深度計,以便基本覆蓋鑽頭的前端部而收集由鑽頭鑽進工件產生的 塵埃,該防塵罩具有柔性壁,該柔性壁被構造成隨著鑽頭被插進工件而至少部分地皺縮直 至所述接觸表面接觸工件。
24.一種與深度計一起使用的鑽頭,其特徵在於,該鑽頭包括柄部,其具有用於聯結柄部至錘鑽的SDS型工具保持件的SDS型連接部;切削部,其包括多道切削溝槽和硬質合金的頭部;中間部,其連接所述柄部和切削部,該中間部具有用於承接深度計的連接機構的環形 槽,該環形槽被定位成距離SDS型連接部大致為最小允許距離,其中該環形槽具有大約6mm 的長度、大約9. 9mm的直徑和一對各具有大約1. 5mm半徑的切成圓角的邊緣,和其中,鑽頭具有下述特點(a)或(b)中之一 (a) 1/2英寸的直徑,具有被定位成離硬質 合金的頭部大約95mm的環形槽的後邊緣;(b) 3/8英寸直徑,具有被定位成離硬質合金的頭 部大約102mm的環形槽的後邊緣。
25.一種與深度計一起使用的鑽頭,其特徵在於,該鑽頭包括柄部,其具有多道SDS型狹縫,以形成用於將柄聯結至錘鑽的SDS型工具保持件的SDS型連接部;切削部,其包括多道切削溝槽; 硬質合金的頭部,和(i)和(ii)中之一,(i)設置在柄部上且位於SDS型狹縫和切削部之間的長方形狹縫; (ii)延伸部,其比其它SDS型狹縫從SDS型狹縫中的一道更向前地延伸進柄部並終止在切 削部之前。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與鑽頭一起使用的深度計,其包括被構造為承接鑽頭的本體;聯結至本體並被構造為可脫開地將本體聯結至鑽頭的緊固機構;和被構造為在相對於本體的第一位置和相對於本體的第二位置中的一個位置處可脫開地聯結至本體的蓋,在第一位置,該蓋接觸工件表面以防止鑽頭鑽入工件的量超過第一深度,在第二位置,該蓋接觸工件表面以防止鑽頭鑽入工件的量超過與第一深度不同的第二深度。此外,還涉及與鑽頭一起使用的成套用具和與深度計一起使用的鑽頭。本深度計可與多種尺寸的鑽頭一起使用,以形成用於多種尺寸的錨固件的孔。而且不用附加工具就能將深度計附聯於鑽頭上和使深度計與鑽頭脫開。
文檔編號E21B47/04GK201705334SQ20102021038
公開日2011年1月12日 申請日期2010年2月24日 優先權日2009年2月24日
發明者克雷格·A·謝爾, 戴維·B·李, 斯科特·米爾貝爾, 約瑟夫·凱萊赫, 羅伯特·S·格雷特, 達倫·B·莫斯, 麥可·彼得斯, 裡基·J·託馬斯, 阿蘭·桑塔馬裡納, 馬克·E·布倫森 申請人:布萊克和戴克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