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電蝕軸承的製作方法
2023-09-18 07:50:05 4
專利名稱:防電蝕軸承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軸承,尤指防電蝕軸承。
背景技術:
電蝕是指轉動軸承的內圈和外圈之間產生電位差,並在軸承內部通過轉動體流過電流時產生,由於電流的衝擊,使軸承流過電流的面產生凹凸不平,從而使得軸承使用壽命下降。傳統的防電蝕防止措施,已知有在軸承的外圈和外圈上形成一定厚度的絕緣層,絕緣層所用材料有樹脂和陶瓷等有絕緣性能的材料,形成絕緣層的樹脂材料和陶瓷材料與金屬相比,熱傳導率低,形成的絕緣層的防電蝕軸承內部產生的熱量難以相外部釋放,特別是高速旋轉和急加速運轉情況下,軸承內部發熱量會變大,因此,對樹脂和陶瓷材料及加工工藝的要求必然提高,從而導致軸承的價格成倍上升。同時,由於使用了樹脂材料和陶瓷材料, 軸承使用時需要考慮其使用時的耐衝擊性和耐負荷性,軸承使用場合受很大限制。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和提出的技術任務是對現有技術方案進行完善與改進,提供一種防電蝕軸承,以達到防電蝕、成本低、運行安全可靠的目的。為此,本實用新型採取以下技術方案。防電蝕軸承,包括內圈、外圈、位於內圈與外圈之間的滾動體,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外圈和內圈之間設有導電的彈性環,彈性環與外圈和內圈觸接,軸承上設有用於彈性環定位的限位部。彈性環依靠彈性力與外圈和內圈保持觸接狀態;結構簡單,容易製作,故成本低,適用於大批量生產;且可靠性好,能使軸承內圈與外圈的電壓差降為零,增加軸承的使用壽命。作為對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完善和補充,本實用新型還包括以下附加技術特徵。所述的彈性環包括與外圈相配的圓弧邊及與圓弧邊兩端連接的向內彎折的兩直邊,所述的兩直邊與內圈觸接。在彈性環在自然狀態下,其圓弧邊的曲率小於外圈內孔曲率,當其位於軸承的內、外圈之間時,彈性環受壓變形,使彈性環圓弧邊與外圈的內孔相貼、 兩直邊與內圈相牴觸。工作時,軸承的內圈處於轉動狀態,直邊與內圈之間的接觸面小,使摩擦力小,不影響軸承的正常工作,而圓弧邊與外圈之間接觸面大,摩擦力大,彈性環定位可靠,防止其跟隨內圈轉動。由於彈性環與內圈之間存在摩擦,彈性環的材料應選擇耐磨材料。所述的彈性環的圓弧邊的弧長大於外圈內孔的半圓周長。彈性環定位可靠,直邊能很好地與內圈觸接,且兩直邊與內圈的觸接點距離較大,內圈受力理想,軸承轉動噪音小。所述的彈性環的圓弧邊的弧長為外圈內孔圓周長的1/2 2/3。圓弧邊長度過長帶來安裝困難,材料浪費的問題,且對導電性起不到更好的效果。[0009]所述的限位部包括設於內圈左右兩端部的內圈止口及設於外圈的內孔壁左右兩端部的用於容納彈性環圓弧邊的外圈凹槽,彈性環卡在內圈止口和外圈凹槽中以限制其軸向移動。採用兩彈性環,導電的可靠性更高,安全性更好,避免軸承的電蝕發生。在內圈及外圈設限制部,使彈性環可靠定位,防止其內移而對軸承的滾動體發生幹涉。所述的圓弧邊和直邊之間通過圓弧過渡連接。防止應力集中,使彈性環能提供足夠的彈性力。彈性環外側的外圈和內圈之間設有防塵蓋。避免灰塵等進入。所述的滾動體為球體,其上設有滾動體保持架。有益效果彈性環依靠彈性力與外圈和內圈保持觸接狀態;結構簡單,容易製作, 故成本低,適用於大批量生產;且可靠性好,能使軸承內圈與外圈的電壓差降為零,增加軸承的使用壽命。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的剖面圖。圖3是彈性環的示意圖。圖中1.彈性環;2.內圈;3.外圈;4.滾動體;5.滾動體保持架;6.外圈凹槽;7.內圈止口 ; 8.防塵蓋;9.圓弧邊;10.直邊;Rl.彈性環外圓弧;R2.內圈止口外圓弧;R3.彈性環回彈角。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說明書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做進一步的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包括內圈2、外圈3、位於內圈2與外圈3之間的滾動體4,所述的外圈 3和內圈2之間設有導電的彈性環1,彈性環1與外圈3和內圈2觸接。彈性環1包括與外圈3相配的圓弧邊9及與圓弧邊9兩端連接的向內彎折的兩直邊10,所述的兩直邊 10與內圈2觸接。彈性環1的圓弧邊9的弧長為外圈3內孔圓周長的1/2 2/3。內圈 2左右兩端部分別設有高於外端的內圈止口 7,外圈3的內孔壁左右兩端部分別設有對應的用於容納彈性環1圓弧邊9的外圈凹槽6,彈性環1卡在內圈止口 7和外圈凹槽6中以限制其軸向移動。所述的圓弧邊9和直邊10之間通過圓弧過渡連接。為更好防塵,在彈性環1外側的外圈3和內圈2之間設有防塵蓋8。滾動體4為球體,其上設有滾動體保持架5。防電蝕軸承內圈2與外圈3之間由彈性環1連接,使內圈2與外圈3的電壓降為零,提高軸承的使用壽命。彈性環1在安裝時,必須安裝於外圈凹槽6與內圈止口中, 使彈性環1不與滾動體4摩擦,再安裝前防塵蓋8與後防塵蓋9,使彈性環1不脫落。在軸承工作時,內圈止口 7與彈性環1中的內圈止口外圓弧R2處於摩擦中,故對彈性環1 需有一定的要求一方面要有超耐磨性;另一方面,彈性環回彈角R3需有持續而穩定的彈力,使電流能從外圈3通過彈性環1流過內圈2。彈性環1質量較輕,對軸承主體不會造影響。防電蝕軸承的組裝過程如下將滾動體4安裝於滾動體保持架5上,再將滾動體4及保持架5安裝於內圈2與外圈3之間,並加注專用軸承油脂,再將彈性環1安裝於外圈凹槽6與內圈止口 7臺階之間,最後將兩防塵蓋8安裝於外圈凹槽6與內圈止口 7兩側,即完成一個防電蝕軸承的裝配。 以上圖1 一 3所示的防電蝕軸承是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已經體現出本實用新型實質性特點和進步,可根據實際的使用需要,在本實用新型的啟示下,對其進行形狀、 結構等方面的等同修改,均在本方案的保護範圍之列。
權利要求1.防電蝕軸承,包括內圈(2)、外圈(3)、位於內圈(2)與外圈(3)之間的滾動體(4),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外圈(3)和內圈(2)之間設有導電的彈性環(1),彈性環(1)與外圈(3)和內圈(2)觸接,軸承上設有用於彈性環(1)定位的限位部。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防電蝕軸承,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彈性環(1)包括與外圈(3) 相配的圓弧邊(9)及與圓弧邊(9)兩端連接的向內彎折的兩直邊(10),所述的兩直邊(10) 與內圈(2)觸接。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防電蝕軸承,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彈性環(1)的圓弧邊(9)的弧長大於或等於外圈(3)內孔的半圓周長。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防電蝕軸承,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彈性環(1)的圓弧邊(9)的弧長為外圈(3)內孔圓周長的1/2 2/3。
5.根據權利要求2 4任一權利要求所述的防電蝕軸承,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限位部包括設於內圈(2)左右兩端部的內圈止口(7)及設於外圈(3)的內孔壁左右兩端部的用於容納彈性環(1)圓弧邊(9)的外圈凹槽(6),彈性環(1)卡在內圈止口(7)和外圈凹槽(6) 中以限制其軸向移動。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防電蝕軸承,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圓弧邊(9)和直邊(10)之間通過圓弧過渡連接。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防電蝕軸承,其特徵在於彈性環(1)外側的外圈(3)和內圈 (2)之間設有防塵蓋(8)。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防電蝕軸承,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滾動體(4)為球體,其上設有滾動體保持架(5)。
專利摘要防電蝕軸承,涉及一種軸承。轉動軸承的內圈和外圈之間存在電位差易產生電蝕,使軸承流過電流的面產生凹凸不平,從而使得軸承使用壽命下降。本實用新型包括內圈、外圈、位於內圈與外圈之間的滾動體,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外圈和內圈之間設有導電的彈性環,彈性環與外圈和內圈觸接,軸承上設有用於彈性環定位的限位部。彈性環依靠彈性力與外圈和內圈保持觸接狀態;結構簡單,容易製作,故成本低,適用於大批量生產;且可靠性好,能使軸承內圈與外圈的電壓差降為零,增加軸承的使用壽命。
文檔編號F16C33/58GK201963720SQ201020685199
公開日2011年9月7日 申請日期2010年12月30日 優先權日2010年12月30日
發明者杜榮法, 王建華, 翟德虎 申請人:臥龍電氣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臥龍家用電機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