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自動智能除塵機電設備的製作方法
2023-09-17 23:35:40 1

本實用新型涉及除塵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自動智能除塵機電設備。
背景技術:
把粉塵從煙氣中分離出來的設備叫除塵器或除塵設備。除塵器的性能用可處理的氣體量、氣體通過除塵器時的阻力損失和除塵效率來表達。同時,除塵器的價格、運行和維護費用、使用壽命長短和操作管理的難易也是考慮其性能的重要因素。除塵器是鍋爐及工業生產中常用的設施。顆粒層除塵器具有結構簡單、維修方便、耐高溫、耐腐蝕、效率高、佔地面積小、投資省等優點。我國使用的顆粒層除塵器有塔式旋風顆粒層除塵器和沸騰床顆粒層除塵器。對於前者,含塵氣體經旋風除塵器預淨化後引入帶梳耙的顆粒層,使細粉塵被阻留在填料表面活顆粒層空隙中。填料層厚度一般為100-150mm,濾料常用粒徑2-4.5mm石英砂,過濾氣速為30-40m/min,清灰時反吹空氣以45-50m/min的氣速按相反方向鼓進顆粒層,使顆粒層處於活動狀態,同時旋轉梳耙攪動顆粒層。反吹時間15min,反吹周期為30-40min,總壓力損失為1700-2000Pa,總除塵效率在95%以上。反吹清灰的含塵氣流在返迴旋風除塵器。這類除塵器常採用3-20個筒的多筒結構,排列成單行或雙行。每個單筒可連續運行1-4小時。沸騰顆粒層除塵器不設梳耙清灰,反吹清灰風速較大(50-70m/min),使顆粒層處於沸騰狀態。
然而現有的除塵設備在進行使用過程沒有一個很好的操作便利,不能夠很好的對外界灰塵進行有效的清除處理,使得使用者在使用過程沒有一個很好的便利性,導致使用者在使用過程沒有一個很好的便利性,給使用者帶來不便。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點,而提出的一種自動智能除塵機電設備。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了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自動智能除塵機電設備,包括裝置主體,所述裝置主體的上端兩側均安裝有連接穩固裝置,所述裝置主體的下端安裝有吸塵裝置,且吸塵裝置的內腔安裝有靜電過濾裝置,所述吸塵裝置的外側設有連接杆,所述連接杆的一端設有檢測裝置,所述連接杆的下端設有轉動裝置,所述轉動裝置的另一端安裝有清掃裝置,所述裝置主體的內腔安裝有控制裝置,所述控制裝置分別與檢測裝置、轉動裝置、吸塵裝置和靜電過濾裝置電性連接。
優選的,所述裝置主體的內腔安裝有微型蓄電裝置,且裝置主體的外端一側設有外接電源連接裝置,所述外接電源連接裝置與微型蓄電裝置電性連接。
優選的,所述裝置主體的外端設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與控制裝置電性連接。
優選的,所述裝置主體的外端設有安裝固定裝置,所述安裝固定裝置的一側設有固定螺紋。
本實用新型中,通過採用雙吸塵結合的方式,使得該裝置在使用過程能夠更加有效的對外界灰塵進行有效的清除,使得使用者在使用過程有一個很好的使用效果,該裝置在使用過程能夠自動對外界灰塵進行檢測,實現了自動智能除塵的效果,有效的節約了使用者的時間,具有一個很好的操作性,使得使用者在使用過程能夠有一個很好的智能化,有效的節約了使用者的時間和精力。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提出的一種自動智能除塵機電設備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
參照圖1,一種自動智能除塵機電設備,包括裝置主體1,裝置主體1的上端兩側均安裝有連接穩固裝置4,裝置主體1的下端安裝有吸塵裝置2,且吸塵裝置2的內腔安裝有靜電過濾裝置3,吸塵裝置2的外側設有連接杆5,連接杆5的一端設有檢測裝置6,連接杆5的下端設有轉動裝置7,轉動裝置7的另一端安裝有清掃裝置8,裝置主體1的內腔安裝有控制裝置,控制裝置分別與檢測裝置6、轉動裝置7、吸塵裝置2和靜電過濾裝置3電性連接,裝置主體1的內腔安裝有微型蓄電裝置,且裝置主體1的外端一側設有外接電源連接裝置,外接電源連接裝置與微型蓄電裝置電性連接,裝置主體1的外端設有控制面板,控制面板與控制裝置電性連接,裝置主體1的外端設有安裝固定裝置,安裝固定裝置的一側設有固定螺紋。本實用新型使用簡單,安裝便捷,方便使用者進行使用,使得使用者在使用過程有一個很好的便利性。
本實用新型通過採用雙吸塵結合的方式,使得該裝置在使用過程能夠更加有效的對外界灰塵進行有效的清除,使得使用者在使用過程有一個很好的使用效果,該裝置在使用過程能夠自動對外界灰塵進行檢測,實現了自動智能除塵的效果,有效的節約了使用者的時間,具有一個很好的操作性,使得使用者在使用過程能夠有一個很好的智能化,有效的節約了使用者的時間和精力。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並不局限於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揭露的技術範圍內,根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及其實用新型構思加以等同替換或改變,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