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弧爐集束氧槍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09-18 09:38:25 1
專利名稱:電弧爐集束氧槍結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電弧爐集束氧槍結構。
背景技術:
供氧是煉鋼工藝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它是保證雜質去除速度與熔池升溫速度、控制噴濺與造渣、去除鋼中氣體的關鍵操作步驟,關係到鋼水的質量和爐襯的壽命。傳統的超音速射流氧槍射流長度短、穿透力差,僅使鋼液表面形成凹坑、氧氣流不能有效地攪拌鋼液,其射流的能量只有約20%用於熔池的攪拌。 因此需要一種射流長度長、對熔池的穿透力強、降低熔池混勻時間、氧氣流量較低、能減少爐內噴濺、能以較低的供氧量得到更高的脫碳速率、氧氣利用率高的氧槍。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就在於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電弧爐集束氧槍結構,它射流長度長,對熔池的穿透力強,降低熔池混勻時間,氧氣流量較低,能減少爐內噴濺,能以較低的供氧量得到更高的脫碳速率,氧氣利用率高。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採用如下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電弧爐集束氧槍結構,包括集束氧槍,所述集束氧槍由集束氧槍中心到外沿開設有三組孔,第一組孔為設置於集束氧槍中心的拉瓦爾噴頭,接主氧氣管道;第二組孔為以集束氧槍中心為中心環形均布的12個小孔,接助燃氧氣管道;第三組孔為以集束氧槍中心為中心環形均布的12個小孔,接燃氣管道。三組孔為銅質材料製作。本實用新型電弧爐集束氧槍開設有三組孔,分別接主氧氣,助燃氧氣和燃氣,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對熔池的穿透深度比常規射流大出約80%;噴出的氧氣流量低於傳統氧槍,因此爐內噴濺明顯減少,爐襯侵蝕也隨之減低;能以較低的供氧量得到更高的脫碳速率,氧氣利用率提高。本實用新型射流長度長,對熔池的穿透力強,降低熔池混勻時間,氧氣流量較低,能減少爐內噴濺,能以較低的供氧量得到更高的脫碳速率,氧氣利用率高。
圖I為本實用新型電爐集束氧槍的徑向截面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電爐集束氧槍的端面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I、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電爐集束氧槍10,在傳統氧槍上加上伴隨流系統,所述材質為純銅製成。由集束氧槍中心到外開設有三組孔,第一組孔I為喉口直徑18. 5mm的拉瓦爾噴頭,它設置於集束氧槍中心,接主氧氣管道4 ;第二種孔2為口徑2_的12個孔,12個孔以集束氧槍中心為中心環形均布,接助燃氧氣管道5 ;第三種孔3為口徑2mm的12個孔,12個孔以集束氧槍中心為中心環型均布,接燃氣管道6。助燃氧氣和燃氣燃燒後在主氧流外加一層高溫低密度的燃氣流對主氧氣流形成封套,使其難以吸卷周圍的空氣,使噴射的主氧氣流不會擴散,從而減緩氧氣射流的衰減速度。本實用新型射流長度長,對熔池的穿透力強,降低熔池混勻時間,氧氣流量較低,能減少爐內噴濺,能以較低的供氧量得到更高的脫碳速率,氧氣利用率高。最後應說明的是顯然,上述實施例僅僅是為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所作的舉例,而並非對實施方式的限定。對於所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上述說明的基礎上還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變化或變動。這裡無需也無法對所有的實施方式予以窮舉。而由此 所引申出的顯而易見的變化或變動仍處於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中。
權利要求1.一種電弧爐集束氧槍結構,其特徵在於包括集束氧槍,所述集束氧槍由集束氧槍中心到外沿開設有三組孔,第一組孔為設置於集束氧槍中心的拉瓦爾噴頭,接主氧氣管道;第二組孔為以集束氧槍中心為中心環形均布的12個小孔,接助燃氧氣管道;第三組孔為以集束氧槍中心為中心環形均布的12個小孔,接燃氣管道。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電弧爐集束氧槍結構,其特徵在於三組孔為銅質材料製作。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電弧爐集束氧槍結構,包括集束氧槍,所述集束氧槍由集束氧槍中心到外沿開設有三組孔,第一組孔為設置於集束氧槍中心的拉瓦爾噴頭,接主氧氣管道;第二組孔為以集束氧槍中心為中心環形均布的12個小孔,接助燃氧氣管道;第三組孔為以集束氧槍中心為中心環形均布的12個小孔,接燃氣管道。本實用新型射流長度長,對熔池的穿透力強,降低熔池混勻時間,氧氣流量較低,能減少爐內噴濺,能以較低的供氧量得到更高的脫碳速率,氧氣利用率高。
文檔編號C21C5/52GK202380031SQ20112055322
公開日2012年8月15日 申請日期2011年12月27日 優先權日2011年12月27日
發明者劉健鋒, 孫斌偉, 楊明淵, 袁保寧, 高建華 申請人:無錫東雄重型電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