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置吸氣劑的真空玻璃的製作方法
2023-09-18 04:51:50
專利名稱:內置吸氣劑的真空玻璃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透明、隔熱保溫、隔音的真空玻璃,尤其涉及一種內置吸氣劑的真空玻璃,屬於玻璃深加工領域。
背景技術:
真空玻璃本質上為一靜態真空器件,器件內部的真空度高低是決定器件性能與壽命的關鍵因素。真空玻璃在長期的使用過程中,經受日照、溫差、壓差的反覆作用,真空腔內的表面放氣,擴散出氣及其它滲漏等將始終存在最終導致真空玻璃性能下降乃至失效。
在真空玻璃內置放吸氣劑,相當於置放一永久性的化學真空泵,可長期保持真空腔內的壓強低於0.1Pa,即保持真空玻璃的優異性能長期不變或變化極小。
目前國內外已有多項專利提出各种放置吸氣劑的結構及方法。例如中國專利號02253930.1和專利號01275879.5分別公開了帶吸氣劑的真空玻璃和吸氣劑,是在上下兩片玻璃上設有平底起直角的凹槽,這樣直角凹槽內的角部會產生應力集中,致使玻璃的強度削弱,在凹槽中放置吸氣劑,當吸氣劑高溫激活時由於玻璃局部過熱造成的損害很大,以致使玻璃炸裂,或者產生微裂紋。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種吸氣劑可瞬間高頻激活,對玻璃的熱衝擊小的內置吸氣劑的真空玻璃。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一種內置吸氣劑的真空玻璃,在構成真空玻璃上下兩片或一片玻璃的內表面開設球面或連續曲面的凹槽,在凹槽內置放吸氣劑。
凹槽的深度小於玻璃厚度的1/2。
凹槽可開設在抽氣口的下面。
吸氣劑在凹槽內與玻璃表面為點接觸或線接觸。
所述的吸氣劑為帶孔的薄片狀,薄片的周邊形狀為圓形或多邊形,孔的數量為一個或多個,孔徑不限。
所述的吸氣劑亦可為環狀。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吸氣劑與玻璃表面為點接觸或線接觸傳熱阻最大,多孔形狀易於高頻激活,數秒內即可完成,可確保真空玻璃在激活溫度下(850℃-900℃)受到的熱衝擊最小,不會產生微裂紋,更不會產生熱炸裂。
2、開設的凹槽為曲面,消除有角凹槽的角部應力集中,儘量減輕凹槽對玻璃強度的削弱。
3、吸氣劑依靠表面吸附氣體,曲面凹槽對吸氣劑表面的遮蔽最小,氣體的擴散通道更為通暢。
4、曲面凹槽布置在抽氣口的下面,將有助於降低抽真空的流阻,縮短抽真空時間。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圖2為吸氣劑結構示意圖;圖3為吸氣劑結構示意圖;圖4為吸氣劑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描述,但不作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定。
如圖1所示,內置吸氣劑的真空玻璃,包括上片玻璃5、下片玻璃6、凹槽1和吸氣劑2,在上下兩片玻璃的內表面開設連續曲面的凹槽1,在凹槽1內置放帶孔的薄片狀吸氣劑2,吸氣劑2薄片的周邊形狀為圓形或多邊形,兩片玻璃之間還分布有小支柱7,上片玻璃5上開有抽氣孔10,抽氣孔10上裝有抽氣管3,抽氣管3與上片玻璃之間用低熔點玻璃粉4封住。在抽氣孔10對應的下片玻璃6上開設有曲面凹槽1,凹槽1內放置有吸氣劑2,吸氣劑2在凹槽1內與玻璃表面為點接觸或線接觸。
如圖2所示,吸氣劑2為圓形薄片,是將吸氣劑2壓制在圓形金屬載體8上,在薄片上開有孔9。
如圖3所示,吸氣劑2為圓環狀,是將吸氣劑2壓制在圓環狀金屬載體8的環形槽內。
如圖4所示,吸氣劑2為多邊形薄片,將吸氣劑2壓制在多邊形金屬載體8上,在薄片上開有孔9。
權利要求1.內置吸氣劑的真空玻璃,在構成真空玻璃上下兩片或一片玻璃的內表面開設球面或連續曲面的凹槽,在凹槽內置放吸氣劑。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內置吸氣劑的真空玻璃,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凹槽的深度小於玻璃厚度的1/2。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內置吸氣劑的真空玻璃,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凹槽開設在抽氣口的下面。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內置吸氣劑的真空玻璃,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吸氣劑在凹槽內與玻璃表面為點接觸或線接觸。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內置吸氣劑的真空玻璃,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吸氣劑為帶孔的薄片狀,薄片的周邊形狀為圓形或多邊形。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內置吸氣劑的真空玻璃,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吸氣劑為環狀。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內置吸氣劑的真空玻璃,在真空玻璃上下兩片玻璃的內表面開設球面或連續曲面的凹槽,在凹槽內置放吸氣劑,吸氣劑與玻璃表面為點接觸或線接觸,吸氣劑為帶孔的薄片狀或環狀,本實用新型的吸氣劑易於高頻激活,可確保真空玻璃在激活溫度下受到的熱衝擊最小,不會產生微裂紋,更不會產生熱炸裂,開設的凹槽為曲面,消除有角凹槽的角部應力集中,減輕凹槽對玻璃強度的削弱。
文檔編號C03C27/06GK2890046SQ20062000407
公開日2007年4月18日 申請日期2006年2月20日 優先權日2006年2月20日
發明者何世廉, 劉嘉, 董鏞 申請人:何世廉